居家日记(22)之4月16日
今天的天气很好。天是蔚蓝的,草是嫩绿的,风是轻柔的,温度是宜人的,空气是干净的,鸟儿是欢唱的,松鼠是闲不住的,鹿是继续招人烦的,我这样写日记是拉仇恨的。今晚和两个同学老友聊天,谈到我的日记,一个哥们儿给了差评,他说:“你写的日记,既没有芳芳的杀伤力,也缺少鸡汤的温情。”为了帮我提高,他的建议是:“要么骂美国抗疫不利,赞扬伟大祖国。要么赞扬美国,纠正国内的看法。要么灌鸡汤可劲儿煽情。”还没等我回答,他继续批评我:“结果你啥都没干,就是唠家常。”因此,他给我下的定论是“油腻中年男”。我的答复是这样的:“我写日记就是在拉仇恨。让你们看看,就算是隔离,我们仍然岁月静好。”我反问他:“为啥一定要过打打杀杀的日子呢?”朋友明白了我的心思,答道:“有道理。美国人过了革命的时代了,我们还处于这个初级阶段。”
新冠疫情是史无前例的,的确对美国的社会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很多人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需要每天上班才能赚钱养家的人。我常年在家工作,住在“书房”里。当我坐起来的时候,书房就是办公室;当我躺下的时候,书房就是卧室。所以,我是个足不出户就能养家糊口的宅男,新冠疫情对我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对于宅男而言,有吃有喝,有阳光有水分,看着花花草草,逗着猫猫狗狗,有网络可以办公,有手机可以聊天,这就是岁月静好了。好日子过久了,人的戾气就被消磨殆尽,因而少了争强好胜的冲动,记录生活的时候,想起的开心事儿总是比闹心的事儿多一些。田园居家生活写得太美好,必然会把很多朋友招来度假。考虑到我的接待能力有限,以后还是低调一点儿,自己在家里偷着乐就行了,把美丽的教堂山藏起来。
既然国内的老友批评我不深刻,那今天咱就挑一个深刻的话题聊。网上都说,对抗新冠疫情,中国打了上半场,外国打了下半场,而海外华人打了全场。对于我们教堂山的华人,不管是上半场,还是下半场,口罩都是一个重要的热点话题。在疫情爆发之前,我从来没想到口罩是西方文化中的“禁忌”之一。我对花粉过敏,每年春天都戴着口罩在院子里干活,甚至戴着口罩在社区里跑步。据说西方人有这样的看法,只有病人和坏人才需要戴口罩。我长得面善,就算戴上口罩也不像银行劫匪,所以戴口罩并没有给我招致什么麻烦。不过,真的有邻居看见我戴口罩,非常关切地跑过来问我,是不是有了健康问题。
疫情在武汉爆发后,教堂山的华人出钱出力,买了很多医疗防护物资支援武汉。除了为国内筹集物资,大部分华人也为自家存储了一些口罩,以备不时之需。由于华人的购买,美国市场上大部分口罩都售罄。出于对武汉同胞的关切,海外华人都很热心,在筹集物资时不遗余力。这时候,也有一些华人提出要不要给美国留一些口罩呢?华人把美国的口罩买光了,那疫情传到美国就糟糕了。更何况,还有很多美国人也需要口罩呢,比如病人和接触粉尘的工人。很遗憾,这样的呼声被救灾的热情淹没,从未听说哪个华人组织或者华侨领袖有过回复。那时候华人社区唯一的主题就是捐口罩,救武汉。
当捐助武汉的行动告一段落后,接二连三地传出美国出现确诊病例。华人的微信群里开始热论要不要戴口罩,有人说要,有人说不要。支持者认为戴口罩是自己的权利,不需要怕这怕那,毕竟美国是个民主自由的国家,崇尚自我价值。我认同这种观点。反对戴口罩的人理由很多。首先就是戴口罩会引发种族歧视,导致华人受到攻击。此点我不懂,为什么这些华人不去反对种族歧视,反而要求自己人不要戴口罩呢?难道我们在美国生活,还得宽于待人,严于律己?这太有违美国人人平等的社会风尚了吧。
第二个理由就是美国的CDC主张口罩对于新冠病毒没有防护作用。直觉告诉我,口罩就算拦不住病毒,也能拦住唾沫星子吧。后来又有人说,就算口罩多少有些防护能力,但是大部分人不会戴口罩,所以戴了也没用。额滴个神呀,这样说也太小瞧美国人民的智商了吧。戴口罩的难度,总比戴避孕套低吧。避孕套都能套上,难道口罩就不能戴好?此外,还有其它理由,比如说戴口罩违反北卡罗来纳州的反蒙面法。很快这种说法就被证明是以讹传讹,引做笑谈了。为了该不该戴口罩,很多熟人撕破了脸皮,甚至成了仇人。
在美国疫情大爆发之后,口罩的争论终于尘埃落定。可是,在CDC建议老百姓戴口罩的时候,美国市场上已经买不到口罩了。这时候,美国华人又掀起了新一轮口罩捐赠活动。好多华人社团和社区领袖,在华人中征集口罩来帮助医院、养老院和其它亟需防护的部门。这一轮募捐,我没有参与。原因很简单,我没有那么多富余的口罩。我家里的确存了百十个普通医疗口罩,还有十来个防尘的N95口罩。医疗口罩是为了应对花粉的。我对花粉过敏,女儿又有哮喘,不存一些口罩,我实在不放心。作为业余的建筑工,N95口罩是用来搅拌水泥的。水泥活可以不干,这几个N95留在家里可以应急。
看到有人捐出几十个、几百个口罩,我只能为他们的大爱点赞,却一点儿也帮不上忙。即便如此,当一家邻居有家人在纽约出了状况,需口罩救急的时候,还是给他家送了20个。我能做的,也只是这些了。这个关头,想高尚是需要实力的。我没啥实力,高尚不起来。
疫情越来越严重,口罩成了人们的定心丸。看着口罩越用越少,我也开始担心,原来我们都低估了疫情的严重性。后来,在中科院读书时候的导师给我邮寄了一包口罩救急,我才安心下来。说实话,这些口罩我真舍不得捐出去。为了节约口罩,我都打算出门的时候罩上一个袜子了。疫情什么时候结束,谁也不知道。虽说可以从“口罩群”里买口罩,但是多少有点不放心产品质量。新冠病毒肆虐,多一个口罩,就多一分平安。我原谅了自己的小小私心。
随着中国的复工,大量生产口罩和其它防护物资。前几天新闻上常常报道大量口罩从中国运抵美国的消息。这几天,医院口罩供应渠道应该已经打通了,所以从中国买口罩的事情,已经上不了美国的新闻了。今天,我看到本地中文学校的微信群里,仍然在有人募捐口罩,说是要支援本地的老人院。的确,这边老人院已经成了疫情爆发的热点,帮助老人院是件大善事。不过,我也多少有点吃惊,为什么老人院自己没有打通渠道来购买口罩。时至今日,这些企业化运营的养老院,如果必须通过华人社区支持才能筹集到口罩,那么真的让人匪夷所思了。再说了,CDC指出,戴口罩主要是防止自己的飞沫污染空气,只要是用布蒙住口鼻,就能达到这个目的了。这样的简易口罩,老人院发动家属就能轻松做到,那给他们捐赠口罩到底价值何在?再者,我也很好奇。那些动辄就能捐赠几百口罩的人,他们的口罩是哪里获得的。如果他们能买到口罩,为什么养老院买不到呢?太费解了。
和朋友聊了一下捐口罩的事情。朋友告诉我,这很简单。除了大爱,还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搞募捐攒人气,将来出来竞选;二是华人社区担心老美迁怒,希望通过捐助社区来提升人气,买个平安。大爱值得大赞,为竞选攒人气也不错,利人利己。至于通过捐助社区来避免老美迁怒,好像也有道理。本地的电视媒体有过报道,感谢华人社区捐赠的医疗防护物资。类似的新闻,更是没少出现在华人的微信自媒体上。看起来华人的善意,已经赢得了老美的感激。朋友却没有我这样乐观。他认为,华人社区的善举肯定是好的,但是善举未必就一定赢得善意的回报。老美拿到口罩的时候肯定脸上笑出花儿,满口称谢,可是他们心里怎么想,谁又能知道。有人会真心真意地感谢,有人则会发问:“为什么我们买不到口罩,你们却能买到?”还有更糟糕的情形,难免有人这样琢磨:“华人这么积极,莫非有什么亏心事?”
朋友的顾虑也不无道理。他的话让我想起了祖父的一个故事。我的祖父出生于1895年,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已经年近50岁,是电影里乡绅的形象。当年,冀东地区被日本人占领,八路军包森领导游击队和日本人周旋。由于在当地有些影响和人脉,我祖父常常帮助游击队筹集粮饷。因缘际会,驻扎我们县的日军小头目,居然认我爷爷作义父。基于这一层关系,我爷爷从日本人手里救出很多的中国人。有一次,日本人围剿八路军游击队,被八路军打了埋伏,死了不少人。八路军打了胜仗就撤走了。为了报复,日本人抓了当地上百名青壮男子,圈在一个地主家的大院里,周围加上机枪,打算全部杀死,用他们的话,叫做“机枪点名”。我祖父得知后,跑去和日本人交涉。他到底和日本人怎么谈的,已经无从得知。总之,结果就是日本人把实弹换成了演习用的空包弹,哒哒哒打了一阵子空枪,吓唬了一下村民,就然他们回去了。
冀东人民自发抗日,是真刀真枪实干。日本人吃亏后,会以屠村作为报复,丰润县的潘家峪惨案就是这样发生的。如果没有我爷爷出面,我们玉田县也会有一个类似的惨案。那些被我爷爷救命的人,自然是感激涕零。逢年过节不少人来家里送礼拜谢,路上碰到会作揖诚谢。但是,人心赶不上时事。解放后,因为家里多种了几亩地,我爷爷就成了阶级敌人,虽然侥幸没有丢了性命,但是也坐了将近20年的大牢。监狱放他回乡时,祖父已经是将近80岁的老翁。到家后,文化大革命仍然如火如荼,他没躲开批斗大会。
受到时代影响,当年被他从日本兵枪口下救出来的人,已然用阶级仇恨取代了救命之恩。有些人用我祖父的枣木拐棍儿从后打他的膝关节,为的是让他下跪反省。枣木拐棍儿都打断了,我祖父依然站着,因为他坚信自己做的是善事。批斗他的人质问:“为什么日本人认你作干爹?”祖父回答:“因为我和他的日本爸爸长得像。”这话自然不能让人满意。批斗者坚信,是他出卖了国家民族利益,才换得日本人放过了那些村民。祖父苦笑:“他一个农民,有多大本事能卖国呢?”这样的辩解,自然又换回一阵毒打。
回想到这个故事,多少是觉得有时候做好事未必就能被人认同。你明明是好心,别人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当大环境鼓动舆论的时候,大部分人的观点都会受到影响。看一看今天的Fox新闻,好几则猜测体的新闻剑指中国。如今,很多中国老百姓相信美国投毒论,未来也会有很多美国老百姓,相信中国泄露论。对于这些人,华人的捐助善举,很可能被当做实锤佐证他们的想法。
我们没有双重国籍,却做到了口罩双捐。华人捐口罩给中国的义举,顶不住几个精致利己主义者的破坏。现在海外华人在中国,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受欢迎了。华人捐口罩给美国社区,还得提防着被人误解。看来做好事也不容易,除了好的动机,还要把握好尺度。
华人捐了两轮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