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杨老师20多年的从教经验,告诉您一个学好数学的硬核方法

2020-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杨乾尧老师

每次和家长们聊起孩子学数学的话题,总感觉家长们都很无奈。

不管吧,眼看着孩子的数学成绩直往下掉,而中考、高考又步步紧迫,那种焦虑感油然而生;管吧,又不知从何下手,自己的数学基础又不好,交给培训机构往往金钱与时间两空。

对此,杨老师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在这段因为疫情宅家的时间,进行了深入思考,并结合二十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写了两篇指导性文章,希望能对家长指导孩子学习数学有所帮助。

第一篇文章《13岁还是数学敏感期,家长这样开展启蒙教育,孩子会爱上数学》,主要是针对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家长,如何协助学校做好孩子的数学启蒙教育。

这一篇是第二篇,主要针对的是孩子在中学阶段学习数学时,家长如何指导孩子学好数学,希望能帮到您。

我们知道,语文、英语是一种社会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工具;而数学则是一种科学语言,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工具。社会语言会根据地区的不同,国家的不同会有所不同,但科学语言不会,它是世界语,是国际上统一的科学研究工具。

也正由于如此,数学才会高度抽象、逻辑严谨、计算复杂,学习数学的难度相比其他学科就要大一些。对此我们家长要有所认识。

但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正是由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其应用的极端广泛性,也正是由于数学的逻辑严谨性决定了其结论的充分可靠性。

因此,数学对孩子的一生意义重大,孩子们应该学好,也必须学好。我们可以略微回想一下,从小学到大学,数学一路陪伴着我们的成长轨迹就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那么怎么解决“数学重要”与“数学难学”这对矛盾呢?

我们的孩子之中不乏有些孩子,对数学高度敏感,学起来得心应手,这说明孩子的数理逻辑智能是优势智能,数学是孩子的长项,家长可以重点关注与培养。

但这样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大量的孩子对数学的敏感度不高,有的甚至是短板。此时,如果我们家长还是按照优势智能来进行开发培养,势必造成孩子学得辛苦吃力,家长内心焦虑着急,怎么办?

放平心态,接受现实!

但这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为此,今天杨老师想邀您一起作一次探究,共同来探索“怎样让孩子学好数学?”

杨老师认为,要想让孩子学好数学,除了孩子在心理上要有必胜的信心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方法。方法对则事半功倍。

对此,杨老师有一句话要送给家长们,这句话是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说的:“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以此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寻找方法。

第一,用“战略上藐视它”来调整好孩子的心态,树立必胜的信念。

我们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探讨一些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学数学?数学难吗?难在什么地方?学好数学靠的是天赋还是后天的努力?我努力了吗?我努力的方向对吗?方法合适吗?

面对这些问题,家长的正面引导非常重要,要不断强化一些观念。

譬如: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看你的努力程度;天赋没法改变,但能力可以培养;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一定能行!让孩子逐渐养成成长型的思维模式,这就叫战略上藐视它

这一步很重要!一些孩子常常由于数学不好,在学校里抬不起头来。这种现象家长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可以通过孩子的其他长项(如体育,画画等)来提升信心,并辐射到学数学,引导孩子攻坚克难。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还要有耐心、恒心,以及无条件的信任

第二,用“战术上重视它”来让孩子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努力做到事半功倍。

学数学是有方法可循的,有一般方法特殊方法(或叫个性化方法)两种,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把这两种方法学到手,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数学学好。

那么一般方法是什么?特殊方法又是什么?

一般方法我将在下面进行详细介绍,先来说一下特殊方法。

特殊方法是在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而采用的方法。

譬如:有的孩子晚上学数学效率高,有的孩子则不然;有的孩子对某个数学知识点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而有的孩子专挑没有做过的数学问题进行研究;有的孩子上课需要做笔记,有的孩子不需要做笔记;有的孩子有数学问题喜欢问老师,喜欢与同学讨论,甚至争论,而有的孩子则喜欢自己查阅资料,独自思考解决等等。

需要提醒的是:这些特殊的做法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的差别。家长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

下面,杨老师来介绍一下一般方法。

一般方法说来也简单,就是让孩子经常问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

①对于“为什么”,类似以下这些问题需要孩子想明白:“我为什么要学数学?”“数学有那么重要吗?”“数学有趣吗?”“我为什么要学这个数学内容?”“这个数学内容有什么用?”“对我有什么帮助?”等等。只有想明白了这些问题,就解决了孩子学数学的目的问题。

②对于“是什么”,需要孩子做到“四认真”:认真听讲、认真看书、认真查资料、认真练习。做到了这“四认真”,“是什么”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在中学阶段,“是什么”相对简单,“四认真”可用于“怎么办”上)

③对于“怎么办”,需要孩子在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是重点,也是难点。但一旦找到,孩子学数学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下面以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一章内容“一元二次方程”为例,对一般方法作一个具体的讲解示范。

①“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一元二次方程?”它有多重要?

②“是什么”:“一元二次方程”是什么?它长什么样?

③“怎么办”:“一元二次方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我们的探索从第一个问题开始为什么要学“一元二次方程”?

家长先让孩子树立一个观念:数学的概念和公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一元二次方程也一样的。

看两个实际问题:

【例1】:学校体育俱乐部想组织一次篮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问体育俱乐部应该邀请多少队参赛?

【例2】: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cm,宽50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容器。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 平方厘米,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我们在许多实际问题中会经常碰到类似(I)(II)这样的表达式,这样的表达式有以下特点:一是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未知量,其它都是常数;二是未知量的最高次数都是2;三是等式左边是未知量的表达式,按未知量的幂有高到低排列,右边为0。

我们称这样的表达式为“一元二次方程”。

这就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使孩子们看到:一元二次方程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数学家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

孩子知道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来路,那么对于“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这个问题,孩子也已经看到了结果。显然,孩子对这个概念也就不难理解了,同时迫切想知道两例中的结果,从而引出了第三个问题: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对此,我们结合前两个例子,不难看出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怎样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在方程中找到未知量 的具体值!

如果我们的家长将孩子的学习引导到这里,就已经成功了。此时,孩子一般都会抱着极大的兴趣去主动看书,去听课,看书和听课的效率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四认真”会得到很好的呈现,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逐渐探索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实现“事半功倍”。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结合教材和老师的讲解,找到求解方程的三种方法:公式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这三种方法。

下面,我们把例1、例2作一个完整的解答,让孩子看到一元二次方程理论的应用。

因此,我们无论采用哪一中求解方法,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体育俱乐部应该邀请8支球队参赛。

因此,上述三种求解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即铁皮各角应切去5 cm的正方形,才能使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平方厘米 。

以上就是对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就“一元二次方程”作了一个示范,由此构成了一条完整的知识体系链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并通过多种方法解答这个数学问题(也可以借助于计算机求解),从而形成一套数学理论,最后将这套理论知识再应用到实际问题之中,可以对许多实际问题得到完整解决。

可以说,每一个数学内容都有这样一个知识体系链,只要孩子沿着这样的思路去学习,都会有一个完整的结果,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在这样的学习中得到培养。

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一旦养成了这样一种学习习惯,那么无论是学习数学还是学习其它学科内容,都将受用不尽。

同时,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良好习惯,在此基础上的拓展,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譬如:各个知识点的相关性问题,每个知识点的应用问题,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问题等等。

“战术上重视它”这种学习法又叫做“3W”学习法:Why?What?How?。其基本思路是从宏观到微观,从背景起源到内容本身,再从内容本身到应用,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如此硬核的“3W”学习法,您还不赶紧试一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