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想买房的人都有了房子
出生在苏北最农村的农村,9岁之前最大的记忆就是饿,16岁之前没有穿过不补的衣服,20公里以外的城市感觉遥不可及像在天边。
10岁那年哥哥定亲到城里买衣服拍照片。原计划肯定不带我,我用死皮赖脸+呼天抢地+各种威胁(类似于不上学了等等)终于获得了名额人生第一次翘课进城。那时候城市其实很小,只有一条街,但于我来说还是实在太大了,大到我不能理解无法接受,晕头转向,紧紧的拉着父亲的衣角害怕一不小心就永远找不到家人。
20岁来到城里,坚决不走了。城市本不属于我,办法还是赖。当时有一个新建万户新村(事实上最多也就三四千户)带来的震撼是致命的,我浑身的骨头都碎了,那就是我能想象的人间天堂。人是站在新村的门口,但我知道自己与这个新村的距离十万八千里,因为下一顿抵抗饥饿的稀饭在哪里还没有着落。照理说,我看完了应该对这样的地方充满向往才对,但事实的是从那以后很多年再也没有想过自己和商品房的关系,因为自觉绝对没有希望——绝望。
后来的生活比较漂泊,去过好多城市,总是找不到归属。虽然买房子不是那么宽裕,但要想买房子勉强也可以买成。后来在上海有过希望,但在生意上受到挫折,又失去了希望。
一转眼50岁了,虽然有了房但和自己想要的不一样,是生活的需要不是理想的追求。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其实犯了错误,当初目标明确一定要买房子,几乎在飘过的城市都可以买成,积聚起来的房子价值比这么多年赚的钱还要多很多,房子的升值大大超过我赚钱能力。
因为有30年的观察周期,除了自己还可以观察很多的人,这个事情看得就更清楚了。那些曾经比我还困难,能力也远不如的,他们老老实实就为了在城市有个落脚的地方而努力,都早于我买了房子,享受着有房的幸福生活,变成了真正的城里人。买的早的经过几轮拆迁,当初非常勉强的住所居然变成了好几套大房子,而做小生意几十年辛辛苦苦的积累还不如其中一套房子。这么说吧,凡是把房子作为头等目标的人,现在过得都很不错。反而是那些喜欢折腾,看起来能力比较强,弄来弄去的,没几个修成正果。
感慨就是,越是具体的目标就越容易实现。10年前在老家为父母建个小别墅,当时父母亲都快80了,突然间觉得他们没有住过好房子心里有点对不住,像是良心发现。说建就建起来了,仅仅几个月而已。我还记得见到房子时的那种感慨,要是早有这种想法,起码可以提前10年实现,爸爸妈妈有质量的老年生活大大延长。但为什么10年之前没有这样想呢?这个事情折磨过我很久,原来,当初并非没有想过,只是觉得有一些困难要克服,愿望不是那么强烈,只是目标并不具体清晰罢了。
下决心做一件事情,哪怕这个事在你当时看来有多么的不可能,真的下了决心,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机会总是在你下定决心以后赶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