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哲思想法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书法与人生并行不悖

2019-06-24  本文已影响4人  闻道深般若

“书谱”是唐朝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其中阐述的“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书法境界,令人心驰神迷。

“通”,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相互的沟通、相互的理解、相互的成全,并且没有障碍,甚至没有损耗。

“会”指沟通、理解、成全的那个结果,即人和书两者互为表里。

林散之《读书真事业,磨墨静功夫》

在学习书法的初期,你哪怕对书法有很深的理解和认识,可是手对毛笔的控制一定很幼稚,你不可能完全按照你的意志,去操纵这支毛笔写出理想的作品。只有不断的去学习、训练某些技法,从而达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艺术追求和艺术性格,就可以说到了“通会”之际,但也就仅仅是通汇,并不能说到了某种很高的境界,那么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呢?

这种最高的境界,孙过庭也给出了解释:“人书俱老”。老是什么意思呢?成熟!也是人生境界和书法经界走到最顶峰的意思。

林散之《书如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

中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把人生的境界分为4个台阶,从低到高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在天地境界中,天、地、人化而为一,按老子的话说,就是处于一种极其自然的自由、平和、虚静状态。

林散之《无春风花瓣半面,有情春水燕双飞》

对书法境界的分类和描述,最为著名的是清代的书法理论家包世丞著作《艺舟双楫》中,把书法境界区分为神品、妙品、能品、逸品、佳品五类。

由此可以看出,人的境界的分类和书法境界的分类,有某些契合之处,颇奈玩味。

林散之《升天成佛谢灵运,旷世知音钟子期》

可以发现,做人达到了最高境界-天地境界;创作书法也同时达到了最高境界-神品境界之后,即孙过庭所说的“人书俱老”。

在这个境界中,最典型的特点,无论是人,还是人操纵的那只毛笔,都可以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最自然、最洒脱的状态。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人生和书法并行不悖,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