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你真的想逃离“北上广”?
1. 引言
李豹新世相策划一场很出名的活动,叫“逃离北上广”,活动很成功,成为了2016年最热营销事件之一,要不要离开北上广也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高考成绩出来了,又要到报志愿的时候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又面临这个问题:要不要去北上广?
但自从我离职以来,越来越坚定了去北上广的决心,因为对于创业者来说,北上广才是天堂。我下面从创业这个角度来说一下我的观点,为什么要去北上广。
2. 身体是诚实的
那么多人嚷嚷着要逃离北上广,那么,大家真的“逃离北上广”了吗?
赤裸裸的逃避每年春节过后,仍然有数以千万计的年轻人再踏上了北上广深的列车,回到了“万人如海一身藏”的超级都市,所谓的“逃离北上广深”,其实更多只是大都市年轻人的一种情绪宣泄。
有专家预判,按照目前的速度,2020年左右,上海就将拥有3000万人口,北京也将突破2500万人口,广州和深圳将分别突破1500万和1300万人口。
所以说,尽管嘴上说着“逃离”,小伙伴们行动上对北上广深仍“相当忠诚”。
3.易中天:北京为什么那么多“外来人口”?
对于为什么北京会有这么多“外来人口”,易中天有过一个比较精辟的总结归纳:
辛亥革命前,北京的移民主要是冲着皇帝来的。
他们是新科进士和升迁官员,以及为皇帝和官员们服务的太监、宫女和仆人。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北平的移民主要是冲着大学来的。
当时全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云集北平,吸引了天南地北的莘莘学子。
新中国成立后,加入北京人行列的主要是两种人:调进北京的干部(多半是中高级的)和分进北京的大学毕业生(多半是较优秀的)。
总之,北京的移民,总是围绕着‘政治’这个中心,或‘学术’这个次中心;而北京的吸收,则总是以是否‘优秀’、是不是‘精英’为尺度。
不过,易中天这个结论过时了。你如果问问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要跑到这个雾霾严重、堵车严重、房租死贵的一线城市来?他们会告诉你,不是为了当官也不是为了求学来到这里,而是这里的“机会”让他们离不开,这些城市是互联网时代的“创业生态圈” 。
4.北上广方便协作
资源区域配额高现在的创业团队已经没有单打独斗的了,大家越来越强调是协作创业,把自己不擅长的工作外包给其他团队。这么做的好处有:
成本低:每个人或者每个团队做自己最为擅长的领域,不必花费精力和成本去重新发明轮子;
效率高:多人同时合作,并且都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效率怎么能不高?
收益高:做完这个项目,继续跟其他人合作,做另外的项目,多方收入。
北上广有这方面的优势,人口密度大,创业团队多,大家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创业生态网络,你可以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找到各种细分领域的牛人和团队。有团队专门负责写文案,有团队专门负责财务报账,有团队专门负责人力培训,也有团队专门负责市场调研……你只需要开发你的APP。
众创空间
遇到问题时,大家约个地方,碰头沟通一下想法,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所以北上广深有那么多的创业空间,有可能这几家创业团队都在一个创业空间里面,都不用出大楼。
多个创业者或者创业团队,相互合作,以利他为基础,以共赢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以分享为理念,相互支持、互通有无、相互依存、共享利益而形成的经济生态链,或者叫作利益共同体。
北上广正是聚集了大批量这样有创业梦想的人、有创业精神的人及各种创业资源,这是创业者的孵化温床。
5.高校与科技的影响
科技创业的过程是将科技知识产品化的过程,而大多数科技诞生于高校。高校里的专家、教授懂得科技,但是却缺乏市场经验,他们需要一个创业者将科技推向市场,包装成为产品,运用合适的商业模式盈利。同时,创业者也需要教授,需要科技。
北上广大量的优质高校也吸引了大批的优秀学子和创业者,很多学子毕业后加入到创业者的团队,留在了北上广。
6.城市大,市场就大
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人口流动性大,人口基数大,直白说来就是市场大。
随着九零后和零零后的崛起,消费者越来越细分,人们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在一些小城市,小众群体规模太小,无法满足企业生存。在大城市,人口形成一定规模后,小众化的需求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另一方面,小城市企业招人的怪圈。小城市中的互联网企业,总是招不到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人才在小城市也难以找到满足期望的工作。企业认为在大城市能够找到优秀的人,求职者认为在大城市能够找到好工作。
比如,在保定要找一个优秀的程序员或者新媒体运营总监很困难,在北京,很多很多,尽管北京和保定之间只有150公里。
7.其他
比如,在大城市注册公司更有说服力;
比如,在大城市更有法律保障;
比如,在大城市政府办事更“规矩”,有政策资源的倾斜,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会高很多;
比如,在大城市能够认识更多优秀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