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苦学”与“乐学”
论“苦学”与“乐学”
苦学与乐学的关系问题自古就有,而且人们为此一直讨论不休,这确实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仁的问题,不同阶段、角度去理解所产生的结论亦不同,在我看来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先苦后乐,苦中有乐乐中有苦。
受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影响,很多人想起学习就觉得是苦的,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十年寒窗”以及“头悬梁锥刺股”等等,不胜枚举。我们先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理解苦学的含义:一是不爱学习,而偏偏还要学,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苦,还有一种是学习的过程或方式的苦。例如宋濂的名篇《送东阳马生序中》记载:“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这是一种身体上的苦,而这些只是站在我们的角度去看的,那么要是站在宋濂的角度去看呢?在《送东阳马生序》的后部分,给出了答案,“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因为知识的浸润而感到快乐,忽视了求学方式,艰苦给他带来的痛苦,那么是苦是乐自见分晓。
像宋濂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战国时的苏秦锥刺股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励志故事。促使苏秦做出如此刻苦举动的是他对理想的追求,再说的现实一点就是他要摆脱一种贫穷的生活状态,果然他做到了,佩六国相印成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的纵横家,在欧苏贝尔学习理论中,这属于自我提高内驱力,大凡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皆属此类,他们将学习知识作为一种实现理想的途径,对他们来说学习的过程可能是痛苦,但是享受知识能力所带给他的荣誉和成就却是快乐的,这样看来他们的学习明显是先苦后乐的。
了解完苦学再来看看乐学,乐学也是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理解的,一是快乐学习,这是一种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即能体会快乐,更注重的是学习本身,而这般学习的也不乏其人,孔子一生求学不耻下问,废寝忘食终“不知老之将至”,陶渊明读书“欣然忘食”,很显然对于孔子和陶渊明来说,学习是世间最快乐之事,自然可以乐学。另一种是乐于学习,注重的是一种结果,可以是一种形而上的结果,也可以是一种形而下的结果。当读完一本书书中的某个思想,某句话深深影响了你,让你对世界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的,境界提高促使你学习。这便是乐于学习了,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新旧知识观点的冲突,对立可能会一段时间对你造成痛苦,而且知识能否良好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孔子是乐于学习快乐学习,但他也为所学不能实现而痛苦。此为乐中有苦也。
乐学与苦学往往总是体现反映在一个人身上,这就要考虑到学习的内容及阶段等方面,每一个人不可能一生的学习都是苦的,如果那样的话实在是太可悲了,同样也不可能一生都是快乐的学习,对于现代人来说尤是时代的不断进步,使得我们要接受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而对于自己不喜爱的知识学起来定然是痛苦的,臧克家是有名的现代作家,当年他的国文极好,但是数学却只考了0分,让臧克家去学习文学那定然是乐学,如果让他去学习数学,毫无疑问是苦学。苦与乐,伴随着学习方式的不同,也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让一个小学生去算1+1是多少之类的问题可能他会觉得枯燥,但如果稍微改变一下变成他最爱的水果比如苹果,问她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是几个苹果,他就会兴趣盎然的给出回答。伴随年龄段和认知水平不同,苦与乐亦不同,故而苦与乐常常是辩证统一转化的,他们之间没有明确的划分界限,对于教育者们来说认清苦与乐,能更好的教育学生。
从方法论角度来对待,苦学与乐学对教育者来说更有意义,对于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现在很多学生苦学的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要根据学科特点去挖掘乐学因素,培养乐学。就拿语文学科来说,编入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文辞优美,意境深远,而要做到培养学生兴趣,就要树立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领会道理,慢慢体会情感与作者同喜同悲,进到文中去,其实就是改进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促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谈到这里似乎一直忽略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学习?我们一直将学习狭义的定性为学习教科书上的内容,广义上的学习应当是一切是自身知识和经验有所提升,并能指导行为的活动,都是学习,这一点需要认清,苦学与乐学的关系就像人性善恶的关系一样,孟子荀子各持己见,但又都归于教育,苦学乐学也应当最后同归于勤学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