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婚姻育儿

新父母必修课:着眼未来,预习童年

2016-11-14  本文已影响66人  shaniade

     童年(6.7岁-12.13岁)

                          ——Shaniade

你上学了,学会了很多知识,

那么多东西你轻松地记,

背诵、组织、系统与巧妙编织。

你开始深沉思考,物质有守恒之美,

胖矮与高瘦的容器可以盛下同样的水,

你喜欢上推理,演绎与归纳之类,

从每一个到所有,从宏观到细微,

日新月异也描绘不尽你成长的思维。

你用空间位置判断你和他人眼中的世界,

可我知道,你将拥有正确认知的视野,

八岁的你正处于一个转折的关键。

你不再急于品尝棉花糖,

你懂得甜蜜需要等待与酝酿,

你心中的规则一天天变强,

你明白一个好人也会偶尔犯错,

重要的是好坏标准有动机和意向。

你划开友谊的小船,

从玩伴到朋友的转变,

你是孩子王,整天都很忙,

我知道那是因为——

你热情、善良、独立又有主见。

你长大了,

有了自己的思想、心事和秘密,

你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拿主意,

可是宝贝啊,

妈妈要做你的安全基地,

你远航吧,

累了,别忘了,回家休息。


新父母需要了解的儿童心理学

                <童年篇>


一、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复诵策略,组织策略,系统化策略,巧妙加工策略。

二、童年期思维的发展

1、童年期思维的本质特征:

(1)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

(2)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9-10岁是转折期。

(3)概括能力、词语概念、推理能力(演绎、归纳、类比)

2、掌握守恒

八岁是脱自我中心化的转折时期。

三、童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评价:

其高低依赖于社会支持和情感因素,评价内容包括多个方面,与学业、同伴、自信心有密切关系。

2、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主要体现在“延迟满足”,这与儿童的认知策略、榜样、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如何提高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学会等待
1、儿童如果能将注意力从奖品上移开去做其他感兴趣的事情,将是儿童的等待变得轻松容易。
2、如果在他面前有一个榜样,他选择延迟得到更大的满足,而不是选择即时得到微小的满足,前一种榜样的观察者多倾向于等待。
3、如果父母注重培养儿童独立,是自主、宽松、民主的教育类型,可使儿童容易抗拒诱惑,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四、儿童的道德发展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4-5岁)

属于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儿童只能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4.5-8.9岁)

儿童认为规则规范是由权威人物制定的,不能改变必须严格遵守,对行为好坏的评定只根据后果,而不是根据行为者的动机。

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8.9岁以后)

儿童的道德判断,其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外在的道德标准内化于己。

1、认识到规则具有相对性是可以改变的,可以按照多数人的意愿进行修改。

2、对行为好坏的判断依据着重于主观动机或意图,而不只是结果。

五、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际特点:

1、受欢迎的儿童:学习好、有主见、独立活动能力强、热情、乐于助人、善于交往、易于合作。

2、不受欢迎的儿童:有攻击性、不友好、不尊重同伴、缺乏合作精神、出一些馊主意、恶作剧。

3、受忽视的儿童:退缩、安静、依赖、顺从、既不为同伴喜欢,也不被同伴讨厌。

*童年期友谊的发展
第一阶段(3到5岁):短期游戏伙伴。
尚未形成友谊概念,认为和自己一起玩儿的就是好朋友。
第二阶段(6到9岁):单向帮助关系
朋友的活动行为与自己一致或对自己有帮助,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9到12岁):双向帮助关系
相互性,双向帮助,有功利性特点,被称为“顺利时的合作”,但不能“共患难”。
第四阶段(约十二岁以后):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信任忠诚,分享帮助,兴趣一致,相互倾听。共同解决问题和困难,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排他性。

六、家庭人际关系对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亲子关系发展变化

1、直接交往时间明显减少

2、父母教养关注重点的转移

3、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消长变化:

6岁前由父母控制为主,6到12岁是共同控制,12岁以后主要是由儿童自己控制。

儿童人际交往的发展变化趋势

儿童与父母的交往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与同龄伙伴的交往随年龄增长而快速上升,与教师的交往在小学中年级以前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之后一直维持在交往比例20%左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