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情缘
第一十八章 唐僧修行白马寺
船至名叫月儿潭的地方,王长贵指着对面的山上说:这边叫月儿沟,沟长有三里,就像一个弯弯的月牙儿,横亘在那里,月牙儿的一头正对着月儿潭。
森林茂密,人迹罕至,沟陡如峡,路陡如崖,流水潺潺,野兽成群。这样的地方本以为无人可住,可谁知道里面却住了几十户人家,整日里与野兽为伍。
每天吃着山珍海味,想吃肉了就一群人拿着钢叉长矛,上山去钗几条野兽,想吃鱼了就从陡峭的山崖上爬下来,在汉江河里钗几条鱼,想喝酒就用柿子自己酿,整天里炊烟袅袅,云雾缭绕,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原来他们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和北周时期的官员乐广的后裔,为了躲避战争,长期隐居于此,那儿易守难攻,十分的隐秘。
古人给地方取名时是十分形象的,月儿潭就像一个弯弯的月牙儿,水从上游下来到此需要聚一聚,打一个圆环,才肯流出去。
在月儿潭的上方,一里处有个大石湾,不知是哪朝哪代从山上滚下来一个大石头,足足有四五间房子那么大,一半沉在水里,一半露在水面上。四四方方,平平展展,向一个大戏台,能容得下几十人在上面唱歌跳舞,或摆上十席八席,可是又没有人敢在那玩,那里很孤单。若大白天从那里走,也会浑身起鸡皮疙瘩,大白天里曾有人看见,一个妇人抱着孩子披头散发看不到脸,那里哭泣,哭得很伤心,再仔细看时就不见了。
那是一个回水湾的地方,水走向那里又折向另一个点,朝另一个方向转折而去。那是一个前人留下很多故事的地方。
在大石湾的右上方,有一个很高石崖,石崖的上方有一个小山丘,小山丘背后是一个非常漂亮,一个像圈椅一样的大山围着。小山丘上有个寺庙,叫白马寺,规模很大,红墙绿瓦,古树参天,寺内住着九十九个和尚,每天诵经拜佛,练功求仙。
每天天不亮,就有和尚下到河里,到大石湾里洗菜。一来就是十几个人,挑上好几大挑子菜,把一天的菜都洗了。
一天,众和尚挑着菜,下河来洗,天亮时菜已经洗好了,大家见天色还早,就在大石头上玩起了游戏,大家你争我斗,好不开心,不觉已近巳时,主持见大家还没回来,就亲自下河来找。
见大家正玩得开心,也不便责备,因平时诵经练功辛苦,难得一时欢乐。
大家见了主持,准备挑起菜篮子往回走时,一个小和尚尖叫一声“大家快看!”大家扭头向他手指的地方看去,不远处有一群乌鸦围着一个什么东西,正向他们流来。奇怪的是,乌鸦们个个用翅膀遮着刺眼的阳光,那个也东西不偏不倚地向他们漂来,待近前一看是一个洗脚用的木盆,木盆里用丝绸襁褓包着一个婴儿,在流水的荡漾中睡得正香,盆中还放着一串钱币和一封封信。
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他捞起,抱给主持,主持持过婴儿和信,掐指一算,就抱回了白马寺摆起了香案,做起了神坛,拜了天地。
从此,他们精心地护育着儿童,取名“玄状”。
多年后,唐王命尉迟恭打失了土匪刘洪后,接回了殷氏,殷氏父母抱头痛哭。殷氏的母亲知道女儿和女婿,上任走的时候已身怀六甲,就问明了情况,就上奏朝廷,唐王李世民就派人沿汉江寻找殷氏儿子的下落。
派出的人回去说:月儿潭,白马寺的和尚当年在大石湾洗菜时,在水里捞起一个木盆,木盆里装着一个婴儿,抱回了白马寺。殷氏一听,与自己的情况暗合,殷氏和父母喜出望外。
又说:“白马寺里有一百个和尚”殷氏就赶忙做了一百双布鞋。以进香拜佛为名,来到了白马寺,见了主持方丈,说自己为了感谢寺庙多年的功德,自己许下了愿,给每位僧人做了一双鞋子,为了使鞋子穿着合脚,自己必须亲自给他们试穿,方显得自己的诚意。方丈和主持表示同意,殷氏给每位和尚穿鞋时特别留意,左脚的小趾头,当穿到一百个时,殷氏突然抱着玄壮:我的“儿呀!”大哭起来。
原来,段氏在生产完儿子之后,为能给丈夫留下后代,殷氏就重金给了自己身边的一个贴奴卜,那奴卜也非常怜惜殷氏的遭遇,连夜从刘红寨的后山下河,用殷氏的洗脚盆把孩儿放入江中,经过几个时辰的流动,赶天亮已流出了危险区域。
聪明的殷氏,为了自己日后好便认儿子,就狠心地咬下儿子左脚的小趾头,
殷氏向儿子玄壮讲明了自己的身世之后,就发誓要为父亲报仇,为父亲超度生灵。玄壮拜别了主持多年的养育之恩和悉心的照护,随外公和母亲来到了乌江渡祭奠了父亲回到了长安,拜见了唐王李世民,李世民封他法号唐僧,又派他到国家大型寺院修身养性,讲经诵佛,博览群书,把经书讲得是出神入化,无人能敌。
一天李世民突发奇想,想长命百岁,想永远统治唐朝的江山,听说西方天竺国有不死地经书,就派了当时国内最有水平,经讲得最好的僧人去西天取经。也正合了唐僧为父报仇,超度亡灵的想法,也感动了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