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读《母曰•子成》学养成“学霸孩子”的育儿经,学做变身妈妈 - 草

2020-04-06  本文已影响0人  快乐甜蜜

一直以来,我坚持尊重孩子的天性,着意塑造孩子的人格,用心培养孩子的品质,我愿做个给孩子打灯的妈妈——颜翠英

每一个怀孕妈妈对新生命都充满期待,踌躇满志,坚信自己将来是孩子最完美的妈妈,对孩子的成长充满了无比美妙的憧憬,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竟发现教育孩子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期,每一天,每一个阶段都有新问题出现,孩子不听话、不学习、开始顶嘴……等等,看教育书籍,咨询老师,找家长交流……所有的办法都尝试过了,都发力无效,只剩下满腹抱怨、困惑、感叹和失落,找不到正确方向,有劲使不上,迷茫无助。

上交作业对比

这些也是我深深的体会,就在前几天老师在群里还发了儿子的作业,上面差的是儿子写的,老师让写读一本书的感想,别说写自己的感受,就连书上最基本的意思都懒得写一下,被老师放在家长群当做反面教材展示警示。

爸爸回来气的大发雷霆,一进门对着儿子大吼:“来来来,看看你写的作业,写的什么?你不愿上学就滚!离开这个家,快走吧!……”一顿发泄。

儿子是怕爸爸的,赶紧看群里嘴里说着:“怎么啦?怎么啦?《平凡世界》我是看过的……”

爸爸的火气正旺,对着儿子一顿发射,儿子虽然知道自己做错了,但也忿忿,明显心里抵触,怀着情绪灰溜溜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这期间,我忍着老公对儿子刺耳的言语,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对儿子发火,不当面质问,我给儿子发了一条信息:

给儿子发的信息截图

我能这样对待儿子这件事,完全归功于我读的这本书《母曰子成》,我是借鉴里面妈妈对儿子的方式方法。

真的很庆幸自己读到这本妈妈陪孩子成长的书。

里面写的是作者从怀孕到把儿子一步步培养成现在纽约大学的风云人物!

这本书作者颜翠英, 是河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担任家庭教育和婚姻亲子关系指导师和学生成长规划指导顾问,是一位有很多奇思妙想的妈妈。

作者把很多生活中的游戏和小事件都变成了教育和引导孩子的有趣案例,书中的故事分享来源于作者和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真知灼见。

这位漂亮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或游戏或活动,或面聊或书信,一改传统母亲一味刻板说教的模式,与孩子的平等对话沟通中,引导孩子多方面发展,对教育孩子苦无良方,迷茫的父母有很大的帮助。

《母曰子成》的封面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母曰

1)这一部分作者提出了一些妈妈常见的问题,以及家庭的育儿观。怎么做一个好妈妈?好妈妈的教育观是什么?以及家庭成员怎么定位?

作者提出好父母应该全面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发展情况 ,应具备科学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理念,不带孩子走弯路,不跑偏。

举个例子: “摔倒了,爬起来”。如果孩子本身生性坚强泼辣,勇敢大方,在他摔倒的时候,我们当然应该鼓励他积极面对,勇敢爬起来。

如果这个孩子生性胆怯,内向,腼腆,或者缺乏安全感,当他摔倒在地,如果你再让他自己爬起来,他听不到关怀,感受不到爱意。

看到爸爸妈妈袖手旁观,冲自己喊着“自己爬起来”,孩子就会认为,即使最亲的爸爸妈妈都不在乎她,没有人马上跑过来安慰关心她,她感受到的是无助和凄凉,长大后受小时候原生家庭的影响,可能也会漠视他的影响,可能也会漠视他人的困难。

所以,当胆小的孩子摔倒的时候,家长应该第一时间跑过去,抱起孩子告诉他“宝贝别怕,有妈妈呢”,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孩子的胆小和懦弱,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强大孩子的内心,还会潜移默化地培养他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个性。

2)这部分是作者育儿的满满干货,给出了十个“教育锦囊”。

利用《小水坑》的游戏,培养孩子的大胸怀,让孩子体会到“海纳百川,博取众长”的道理;用《切西红柿》的小事情,培养孩子尊重别人的情感,体会“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利用《擦地板》的事情,培养了孩子阳光心态,让孩子体验立马行动的快乐……

作者有段时间感觉儿子做事不利索,又用《沙袋的故事》培养了孩子利索做事,懂得了今天的事情今天做的道理。

学校开运动会,儿子参加跑步比赛,妈妈问他:“要是在赛跑时,别人轻装上阵,而让你背一个沙袋,你答应吗?”

“我才不答应呢,那太不公平了”。儿子理直气壮地回答,“别人轻装上阵,让我背个沙袋和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肯定不行,起步就不一样,我怎么可能跑过他们?”

妈妈拉过孩子语重心长地说:“自己背着沙袋和别人去赛跑,一眼就感觉到不公平,你想过没有?目前的这个不公平,是你自己造成的?

同样是崭新的一天,你没有把昨天的事做好,早晨起来找红领巾,找铅笔,找作业等,这都需要消耗今天的精力和时间,这些事情像一个包袱被你留到了今天,就像背着沙袋的选手,和同学开始新一天的较量。

如果你能当日事当日毕不给明天添负担,不管能否跑赢别人,至少不用背着沙袋,先给自己一个沉重的负担啊!”

让孩子从身边的事情开始,自己悟明白了,就会主动去改正了。里面一个个心思巧妙的故事都是我们平时苦于,对孩子无良方的家长很好的帮助。

3)利用“天外来信”唤醒孩子内心动力利用给孩子写信的方式,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小大人,也有了自己的信件,既避免了面对面沟通的平淡,又可以轻易走进孩子的内心。

这部分作者讲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都是平时家长在对付孩子方面束手无策的情况,作者花招百出,一招招把儿子培养成坚强,勇敢,自信,阳光,宽容的小男子汉。

(二)子成

这一部分作者从怀孕时积极准备,到宝宝出生时的惊喜,以及幼儿园前期如何的陪伴,到孩子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以及走向世界,这期间孩子出现的各种状况的应对,以及妈妈们如何在孩子踏入下一步时,如何提前积极的做好准备。

从出生—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纽约大学,六个阶段都分别进行了问题的描写和方法策略。孩子如何交朋友和朋友相处?家长如何和老师对话更能具体的了解孩子 ,得到老师的喜欢?……书里面都能找到答案。

作者提出,父母要把自己变成孩子,抛开大人世界的功名利禄,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懂得如何“富养”孩子,带孩子多出去旅游,让孩子增长见识,拓宽眼界,培养孩子的国际范。

适时做孩子的“合伙人”,为孩子出谋划策,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不是陪他“折腾”。

宽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让孩子享受制造问题的快乐,孩子一个人走的那段行程,如何规划和自理,关键在孩子独自前行的过程中,不怕辛苦和努力,就怕迷茫和泄气。

这让我想到一个小故事:一位妈妈告诉刚会走路的孩子,烧红的炉子不能碰,不然会烫的很疼很疼!妈妈怕儿子不明白,还用手指碰下炉子上,做出烫的很疼的样子,嘴里发出哎呦哎呦的痛疼声,这下妈妈相信儿子明白了,就安心的去做事了。

谁知妈妈刚走,儿子就把手指放在炉子上,听得吱一声,一股肉的烧焦味 ,接着传来儿子哇哇的大哭声………

孩子对描述的事情和看到的事情是很好奇的,他需要去探索和感知。有时候看上去是为孩子花了一些“额外的钱”,但其实这是精神投资,培养孩子的气场,心胸和气质。

(三)共赢

这一部分主要写儿子申请国外大学时所做的努力和奋斗过程,期间的一幕幕令人感动落泪。

儿子的那种“敢谋其上,乐得其中”的精神,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勇敢向前,从容前行,肯付出努力,又能善待结果的平常心。

所有孩子的这些,就因为小时候养成了良好的品格,为以后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成就了现在,不仅是“模联”的学术总监还兼主席,还取得同时被世界八大名校同时录取的骄人成绩。

所以,作为父母,只有教育孩子成功了,才能说明自己的人生是真正成功的。

整本书读下来令人受益匪浅,里面很多办法技巧 ,立马随手都可以拿来用,都是平时父母教育孩子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出人头地,父母就要不断进步提升自己,要根据孩子的需求而变换自己的身份,正确的来引导孩子,做好孩子的导航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