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猫爸,我们来聊聊教育这件事婚姻育儿

“严父慈母”与“慈母多败儿”是否互相矛盾?

2016-10-17  本文已影响81人  顽颜瞳

在海外进修过教育学专业的人士表示:不管是传统的中国教育,还是开放式的西方教育,更鼓励“严父慈母”的教育方针。可是古人亦有云:慈母多败儿。

这两句话到底是否相互矛盾?

>>>>从理智上讲

如果父亲和儿子针尖对麦芒会造成内耗,缺少父子间的良性互动。

父亲的智慧很大程度上决定儿子的高度。

>>>>从情感上讲

如果父亲对儿子用鞭策的教育方式,而把母亲的地位定为“儿子受了委屈后跑去求安慰的人”,那么就容易造就儿子的懦弱、缺乏管教的倾向。

严父慈母,慈母多败儿,共通点是有个“好榜样”

而父亲的榜样作用更大

“严父慈母”说的是:父亲要百炼钢、是榜样,要有威信。而母亲哪怕是棉,也要做棉里针,要拿出明确的态度。

“慈母多败儿”说的是:没有任何立场或主见、一味顺从的母亲,只会教出来白眼狼。

父亲教的是气度,母亲教的是教养

我们现在的家庭角色,大部分已经父母角色换位。

之所以“慈父严母”的情况居多,一方面是由于父亲角色的缺失,另一方面是社会问题。

但通过观察来看,父母对孩子的成长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一方天平的失衡,很难依靠另一方来弥补。

>>>>以养育男孩的家庭为例

成长过程中缺少父亲参与的家庭,孩子因为完全依赖于母亲。母亲一人分饰父母(男女)两种社会角色势必顾此失彼,导致儿子成年后什么事情都“妈妈抱”,哪怕结婚后还是会把这一套模式带入自己的婚姻状态中,恶性循环。

>>>>以养育女儿的家庭为例

照理说女儿跟爸爸会比较亲、跟妈妈相处各方面也比较方便。但是如果父亲长期缺少陪伴女儿的时间,而用其他方式去弥补的话,女儿长大后会缺少对男性的信任、对婚姻的信任,还会出现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问题。

父母角色平衡得比较好的家庭,一般孩子心理发育比较健康、性格也会阳光一些。

因为当父母的一些价值观相冲突时,孩子会从中选择一个、并作为补偿向没有被选择的另一个进行二次学习。这是潜意识世界里的活动,不受主观意识支配的。这个时候,如果少了一方,孩子就会不知所措、会通过其他途径。这时候,就出现了学校、社会环境影响的部分。

但这些都不如父母的影响大。更有趣的是,有些在社会上学来的竟然也是在父母身上已经学到的,只是在社会上得到了认证而已。

可是,现代父母确实有很多身不由己的地方。如果父母的存在感都低,孩子就会转移到带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而老一辈的人,正是把我们(父母)养大的。

换句话说,我们的孩子最后变成了我们父母教育的成果。

原本社会是在进步的,可是我们的教育依然停留在上一代的人身上。其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孩子长大后,“败不败”与整个家庭三代人的品质都有直接关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