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论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书的功用培根同志已经很好的论述过了,这里就不再讨论。
记得小时候很喜欢读书,手里被塞一本书,常常一坐就是一下午,其他什么也不做,大人看管起来很省心。年幼时读书总是一字不落,最关注的就是故事的结局,像童话里王子和公主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总算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少年时喜欢模仿,模仿书中那些人物的行为和性格,读书也只关注故事的主干和心中的主角。青年时读书喜欢思考和诘问,批判作者这里或者那里写的不对。现在读书,只看作者的闪光点。
少年时读书应注重规则,种什么因得什么果,然后去想怎么做人,青年人读书应注重方法,什么是解决问题的最简单途径,然后去想怎样更有效率的去做事,老年人读书应注重思想,去思考怎样更好的引导晚辈做人做事。
读书时千万不要去诘问作者,要关注书中最重要的闪光点,因为“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哭泣,你也会同样错过辰星”。只有这样读书,自己才能成长的最快,这也是成功的捷径。
读书要静心,否则读书便是一件苦差,终将一无所得,不要在乎别人读什么,读自己最想读的才能静心,一本书拿过来,开始自是云里雾里,看不清作者的想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渐渐的,作者的思路渐渐清晰,好比“但闻人语响,云深不知处”。仿佛得知其中必有个宝地必反复的来寻。读着读着,继而“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如孙猴一头扎进水帘洞,方知其中别有洞天。至全书读完,则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者想表达什么,哪里出彩,哪里不好,在心中已有个分明。好比成了个山大王,山中一切尽皆知悉,对重点部分反复研读几遍,方好把猴群里的重要人物做到了如指掌,全书精要,尽在掌握。
而这只是读书的第一步,读书须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树个齐天大圣的名号,可不是在山门口树个大旗就行,还得有真本事,苏秦学成出山数次游说均被拒绝,皆因学不符实,言不中用,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世人皆知前句,人生历练后方知,后句实为精要,有所历练,方知孰轻孰重,才能持枢执要,经过一番锤炼摔打,再捧回书本,所重非前,所悟非浅,自是经历一番浩劫,收了齐天大圣的旗号,踏踏实实取经来换得个正果。
取经为什么非得走路去,古语有云: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缘何行千里路,抵得过读万卷书,那是因为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一部书,而且是经过时间检验的一部书。儿童是一部童话,少年是一部历险记,青年是一部百科全书,老年则是一本资治通鉴,古时行路不易,行千里路,见万千人物,天南海北,上下千年,聊个天翻地覆,论个天昏地暗,这比读书有趣的多,也生动的多。
然而书里强调千遍不如他人绘声绘色的说一遍,他人声泪俱下的陈述千遍,不如自己亲身的经历一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年轻人读到此句大概只能读出其中的精致和巧妙,但有一番人生经历的人就能读出其中的感慨和悲凉,有如大海拘在心里,巫山压在身上。人生历练后在回头来观书,那感觉自是,“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论读书,书有很多种不限于纸面,也可以是人是物是大地是天空。论读书,读也有很多种不限于玩味文字,也可以是色是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意,如此读世界读人生,那自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