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思维
什么是管理?
官方解释就是: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乍一看好似明白这句话在说什么但再品味品味却发现对于管理依旧茫然无措~为什么?因为这个解释没有场景感,什么是场景感,场是场合,景是情景,感是感觉,场景感就是指在某个特定场合某种特定情景下给你带来的不同的情绪感受,比如你去逛宜家,你会觉得自己逛得仅仅只是一个家具城吗?又比如看到江小白瓶身上的各种鸡汤话,你会觉得自己喝得仅仅是一瓶酒吗?由此及彼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商品广告几乎都是类似于“懂生活更懂你的热爱”这样的话语,目的就是把你拉入一个场景赋予你一个特定的身份,让你在某个品牌中发现自己。
当然从很火的场景式营销到最近全网热谈的“沉浸式追剧”;其实都在变相的说,提供产品或服务要有场景感氛围感,要让客户主动融进提前设置好的故事架构要触发他们的真实感受。由此回看自己所涉及的培训工作,其实最好的培训就是没有培训。这也是为什么在所有培训的开展前,首先要做的不是马上安排讲师讲课学员听课而是要耐心的去做调研和分析,调研分析一方面是了解真实的需求痛点另一方面更是精准掌握学员的培训偏好,比如Ta们喜欢怎样的学习方式?喜欢在什么时间段学习?更喜欢团队一起学习还是个人单独学习?这些看似简单的因素却会关系到最后的学习效果。
正如梁宁老师所有,要把你做的工作当做产品进行设计。那具体怎么设计呢?梁老师提到产品设计有五层,分别是:第一层、感知层,是指一个产品的外观、美感和一个人的身材相貌、穿衣搭配、说话口音、待人接物等等。类比到培训就是各类视觉设计,各类logo之类。
第二层,角色框架层,即每个人的角色,比如医生、护士、白领、警察,这也就是大多数人都处于的一种关系是比较浅层次的;类比到培训就是讲师、学员、伙伴、班主任等这些在既定框架类的角色定义
第三层,资源结构层,是指一个人的精神资源、财富资源、人脉资源等等;这一层类比到培训就是各类培训资源,培训资源决定了人们对于培训活动的参与度和兴趣投入。
第四层,能力圈,指一个人的能力,比如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日程处事的能力,这一层就是“我”在培训中能获得什么样的能力,能掌握能些技能
第五层,存在感,也就是为什么而存在,到底是怎样感知的,什么状态下一个人存在感得到了满足?什么时候让自己感到不爽和烦躁?存在感之于人就好像生存之余动物一样,是触发情绪和推动行动的开关。这一层也是非常关键的一层,这一层就是要回答“我”为什么要来参加培训?“我”要在培训中获得什么?由此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所有培训最开始做的就是要达成共识,与学员与伙伴与讲师共识学习目标学习行为学习意义,只有达成共识才能为培训的顺畅开展打下信任基础。
当然很多知识理解了还不足以展示出知识的魅力,要通过不断反复的实践才能get其中精髓,正如毛主席所说,实践和理论要双管齐下不能高谈阔论脱离具体场景~所以,实践出真知!
加油吧,拼命努力的小仙女,生活值得,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