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老刘正幸福着呢
很少看到老刘发朋友圈,昨天她发了,在朋友圈里晒她那一对龙凤胎外孙的满月宴,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老刘的喜悦之情,已经溢出屏幕了。
老刘是我们小区的一位大姐 ,也是我以前的同事,前年退休了。闲不住的人退休后,在一家煎饼果子铺打工。
女儿去年结婚,今年怀孕,现在生了一对龙凤胎宝宝。由于亲家是做生意的,忙,没时间带孙子,于是老刘辞职,幸福的回家带外孙了。
这个老刘是典型的先苦后甜型人物。老刘娘家是四川的,年轻时的老刘受尽了人间的苦痛折磨。
先是中年丧子,后又经历丈夫的背叛,无休止的争吵打骂后离婚。独自带着还没上幼儿园的女儿生活。
五十多年前,老刘出生在四川一个穷乡僻壤的山区里,长大后经人介绍,嫁到安徽省某一偏僻的小村子里。
刚嫁进来,丈夫家也穷的叮当响,但是一家人都对她挺好的,并没有因为她是远乡人而欺负她。
婚后没几年,她先后为夫家生下了一儿一女,平时丈夫出去打工,她在家一边带孩子一边养老母猪。夫妻同心协力,小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就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自从儿子三岁那年生病开始,一切都变了。儿子得了一种疑难杂症,再加上几十年前,医疗水平有限。
夫妻俩带着孩子到处看病,前前后后看了好几家大医院,可是都没有看好,不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借了不少外债,最终人财两空,孩子还是夭折了。
可怜的老刘悲痛欲绝,整天以泪洗面,幸好还有个女儿牵挂着。后来她跟我们说,要不是舍不得那么小的女儿,不然那时她就陪儿子一道去了。
可万万让她没想到的是,还没从丧子的悲痛中走出来,她的那个极度重男轻女的丈夫,突然有一天跟她说:在我们这里没有男孩不行!我想要一个儿子!可是你已经结扎,不能生育了,我想从外面找个人给我生一个儿子。
老刘闻听此言,差点没晕倒,还有这样的人吗?从此争吵打骂成为家常便饭了。就在这期间,那个渣人丈夫还是在外面与人有了私情,人家果真就给他生了个男孩。
原先老刘以为她的男人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他真的付诸行动,现在事情真的发生了。伤透心的老刘知道后,彻底的心灰意冷了,毅然决然的跟他离婚,带着年幼的女儿离开了。
一个女人带着孩子生活,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没过多长时间,有好心人给她介绍了一个同样带着一个儿子生活的陈姓男人。
这个男人比老刘大十几岁,妻子前几年病死了,从此他一个人带着儿子,又做爹来又做娘的,生活也着实的不容易。
都经历过生活磨难的两个同病相怜的人,很快带着各自的孩子重组成一个家庭了。
本来重组的家庭事情就多,更何况还是一个双方都有孩子的重组家庭。
继父继母的角色不好当,可以想象得到,想要一个和谐家庭的氛围,是多么的不容易。
由于陈老头前几年为了给妻子看病,花掉不少钱,不仅花光所有的积蓄,还从亲戚朋友处借了不少,现在又多了个孩子,生活压力更大了。
贫穷夫妻百事哀。生活压力的增大,再加上各自双方都想维护自己的孩子,还有双方间脾气性格的不甚了解,才开始俩人为了琐碎,经常争吵。
吵归吵,但是俩人还是能相互理解,毕竟都经历过苦痛。陈老头岁数大,脾气好点,老刘性格有点内向,脾气倔强点,每次吵架,都是陈老头让着她。
日子就这样,在争争吵吵,磕磕绊绊中按部就班的过着。
后来,他们家所在的地方被政府征收了,分了三套房子。陈老头卖了一套房,还清了之前欠下的所有的债务。
无债一身轻,没有了债务这个压力,人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再加上街道为民着想,设立了一个个便民服务站,其中就有一个自行车维修点。
刚好陈老头会修理自行车,还会配钥匙之类的。这样街道就提供一间铺面,外加一个月再贴补几百块钱,就让他去干了。
这下一切都好起来了,孩子们也长大了,也不需要他们为了孩子而互相争吵,影响感情了。
本来他们还偷偷的合计着,想要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们来个亲上加亲,成为一对。可惜两孩子不愿意,他们俩只好遵从孩子们的意愿,遗憾的作罢。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几年,儿子女儿结婚的结婚,出嫁的出嫁,陆续的完成了人生大事。无忧无虑的老两口,感情是越来越好了。
常言道:一大一节,有疼有热。陈老头比老刘大那么多,也经历过丧妻之痛,现在当然更知道心疼爱护老伴了。
只要老刘上晚班,不管刮风下雨,天晴天阴,一年四季,每次准能在下班时看到陈老头骑个三轮车,准时出现在员工通道门口接老刘下班。
恩恩爱爱的一对老夫老妻,羡煞旁人。知道他们情况的,都说老刘后半生找到了真爱!每每说到此,老刘都笑靥如花。
苦尽甘来的老刘现在正幸福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