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杨凤池—与孩子有效沟通的原则和态度

2022-06-06  本文已影响0人  ChrisCChris

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个各位都会很感兴趣的问题,就是我们怎样跟孩子有效的沟通。所有的父母,所有的家长的人都特别希望自己这个孩子能够成长,成为一个健康的快乐的成功的孩子,所以我们家长对他们寄托了很大的希望,通常我们会有很多的想法,希望告诉我们的孩子,那么怎样和孩子沟通会更有效呢,在现实生活当中,在我的工作实践当中,经常会看到有些家长,他们是满腔的热情,对孩子是一片的关爱,他们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最好的想法给孩子,但是沟通的结果是,孩子不能够领会家长的这份爱心和他们沟通的有效信息,反过来呢孩子倒是坚决的拒绝了家长给他们的这些信息,所以很多家长很困惑,怎么我们对孩子那样的投入爱那样的关心爱护孩子,怎么惹来孩子的激烈的反抗呢?所以我想有好多孩子的问题,可能恰恰表现了他们的家通当中的问题,所以我估计各位可能很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今天的讲述,能够学到一些我们跟孩子沟通的态度原则技巧和方法,那我想就这些问题呢,今天跟大家一起来讨论来分享,在我的学习。以及工作实践当中,从我们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的角度出发,看一看怎样有效的跟孩子沟通。

那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可能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的,就是我们家长在和孩子的沟通当中是一个主导方,那么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其实当我们还和孩子有沟通的时候,我们已经把沟通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抓到了我们的手里,如果我们牢牢的抓住我们的主导权不放的话,孩子就处于被动状态,而好的沟通往往是两个平等的信息沟通者,完全顺畅的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认真的倾听对方的观点,而且跟对方进行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讨论,这样的沟通才是有效的。那么在孩子和家长的沟通关系当中,家长可能会在不知不觉当中,在有意无意之间处在某一种误区里,就是家长觉得自己是什么都懂的人,孩子是什么都不懂的人,孩子就被动的接受家长给你的信息才是好孩子,所以这样一来呢,家长经常在不自觉的状态下都变成了孩子的批评者,教育者训导者,这时就特别容易激发孩子的反抗。

孩子特别小的时候,孩子对世界会充满了好奇,他们可能看看家里头的各种摆设,他们会要动一动,看了有趣的玩具,他们要看一看,要拆一拆,这时候可能家长就觉得孩子这些行为都是无效行为,可能就会批评或者指责或者否定,他说不要乱动不要乱动的时候,就让孩子觉得自己可能随意的做一些什么事情,或者按照自己意愿做一些什么事情,就会遭到家长的批评和指责。所以就在跟家长的沟通当中,孩子可能就陷入某种不情愿的状态里,当孩子在长大一点的时候,在学校里可能有一些过于活泼,过于好动过于调皮的行为,这时候老师看上去就觉得很不适应,然后就会跟家长说,然后就告诉家长说孩子在学校也表现不好,你回去要好好教育,当孩子回到家的时候,孩子可能会遭到家长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和限制,那么当孩子再大一点,比如说孩子上中学了,到了青春期了,这时候青春期的孩子,就是有一种强烈的反抗,就是要表现他的独立意志,不能事事听老师的听家长的,最好能表现出点不同意见,才有他自己的个性可言。

而在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比如迷恋流行歌曲啊,迷恋明星啊,或者是有同龄人之间的这种交往过密的情况,同龄人交往当中会有一些问题让家长看不惯啊,尤其是同龄当中的异性交往,可能家人会很敏感,这时候孩子可能会遇到家长更多的指责,比如说你都不把精力放在主要的事情上,不干正事,有的时候可能有一些家长就对孩子内心世界窥探的这个欲望特别强烈,因为常态的情况下,家长要跟孩子说话,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可能会遭到孩子的拒绝,这时家长就更觉得孩子有问题,如果你不能跟我进行口头的言语的交流,我就要想办法去窥视你,比如偷看孩子的日记啊,偷听孩子打电话恋爱的情况,会使得孩子跟家长的沟通愿望就更加减弱,乃至于消失,以至于完全变成了相互封闭不能交流的状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看到有很多孩子会出现行为的问题和心理问题,在我做临床心理工作的这20多年的时间里,我发现孩子跟家长之间不能相互认同,不能相互接受,不能很好的交流和沟通,是孩子心理问题乃至心理障碍的重要根源,我们可以设想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当中,他如何学习跟人交往,如何学习跟人沟通,其中很重要的一课是在家庭完成的,最重要的老师就是家长,所以孩子如果在他学校里头,跟同学不能很好地交往,走到社会跟同事朋友不能很好的交往,实际上我们去观察这样的交往障碍的人,我们回过去回溯他以前在家庭里头和父母交往的状况,我们就会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在和家长交往当中就有障碍,所以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不是一个小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那么在家长和孩子有效沟通这方面,家长不要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是主导着和孩子交往的人,还是要看到,如果孩子和我交往不好,后来我们和孩子交往不顺畅,这其中可能有相当多的问题是我们跟孩子沟通的态度乃至于方法都有问题。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当我们的孩子在他以后的生活里遇到了很多障碍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到是我们做家长的在教育这个孩子的过程当中形成了孩子的这些障碍,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障碍就是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方面的障碍,那么我们应该看到孩子的很多行为问题,比如说挑食啊,马虎啊,依赖性强啊,性格的暴躁啊,不良的情绪状态,往往跟我们家长跟孩子的沟通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经常看到的是现在有很多父母在对孩子的关心照顾方面有不均衡的现象,按照心理学的原理,一个小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可能按照生活常识,我们大家会觉得一个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就是父母可以教育他的时候,比如说这孩子上了学了,比如说这孩子到了青春期了,这时候特别值得家长注意。而在学龄前或者乃至更小的那那个年龄,家长倒是可以不必太费心,我提醒各位同志注意这是非专业的观点。

专业的观点是怎么样的呢?就是孩子对家长的需要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需要家长的教育管理,而是越来越不需要家长的教育管理,那么最需要家长关心爱护呵护照顾是什么时候?新生儿阶段,学前儿童阶段,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话如果大家相信这是中国人观察人的成长,上千年或者几千年的经验之谈的话,我觉得一点都不为过,因为从健康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的一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言语交流的模式,表达的模式,沟通的模式是在很小的时候建立和形成的。

而且在人生以后的很多年,几乎没有专业的干预,就没有太多的变化,所以中国古话说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相当有道理的一种科学观察,那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正好把这个事情做倒了,他生出来小孩以后,觉得这小孩就是一小肉团,放在哪里只要渴不着饿不着,拉了尿了都有人管就没问题,实际上是大大的误区,所以我们有时候在现实生活当中,在朋友圈子当中,在我们人际圈子里头会经常看到那样的年轻夫妇,比如说先生是山西人,太太是四川人,这小两口在北京打拼工作,工作的压力和人际的竞争还挺激烈,结婚以后生了一小孩,如果他们要花很大的精力来带这个小孩就会影响个人事业发展,于是乎,这个孩子有可能会送到山西的老人那里,也有可能送到四川的老人那里,这种送的假设就是这孩子反正小他什么都不知道,搁在哪儿谁看着都行,看多久呢,一直要看到这孩子上小学。

这孩子等回到北京的时候,跟家长的沟通就会出现障碍,我们有一个荒唐的假设,是这个小孩生出来以后就像一个小动物那样,甚至连小动物都不如,谁养着他都行,但是在新生儿阶段很重要的一个连接叫mother baby connect ion,母婴连接是建立这个小孩亲密和依赖的最重要的情感的基础,那在这个阶段里头,孩子是跟他姥姥或者跟他奶奶建立的这个情感连接,那相当于从心理学从心理动力学的分析,相当于这个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母亲就抛弃了她,然后送到奶奶家或者姥姥家,这个小孩必须得接受新的母亲,这是一个挺痛苦的过程,因为新生儿都面临着一种严重的分离焦虑,就是说从母体里出来以后,他一下从天堂掉到地狱,他要恢复这种连接要靠妈妈的爱抚,哺乳,尤其是毋乳的喂养来恢复这种母婴的联系,毋婴的亲密的联系,让他产生他跟母亲还有亲密感,有紧密的情感联系,来大幅度的降低分离性焦虑。

如果孩子被送到山西或者四川,那就是他刚刚能够恢复的,或者刚刚能够建立的亲密依恋关系,刚刚大幅度减轻的焦虑又陡然增长,拯救了他的是谁,是他的姥姥或者奶奶,通过这个老人特别的关心和爱抚,重新带给孩子,跟这个老人建立起亲情的连接,在精神世界里,这个姥姥或者奶奶,实际上就成了这个孩子的母亲,而且是被母亲抛弃以后的孩子,重新接纳和认同了一个新的母亲,这个孩子全部情感就会投注到这个新的母亲,这个满头白发一脸皱纹的新的母亲身上,等到这孩子要上学的时候,这孩子要重新被这个满头白发一脸皱纹,母亲再次抛弃,回到完全陌生的母亲那里,别人告诉他这是你的亲生母亲,但这孩子眼前这个母亲只是一个符号,没有实际内容,这时候这个母亲还要教育和管理他,还要劝导和说服他,还要跟他沟通,这个孩子内心里就会有很大的拒绝。

现在我们的孩子有一些是自己直接由父母带大的,即便是自己带孩子的家长,有的时候也往往忽略了,在小的时候要多抱这个孩子,多爱抚这个孩子,多跟着孩子说话,多逗这个孩子,这也是一种交流,就是可能是非言语的交流占主导的地位,言语的交流是在很次要的位置上,如果父亲和母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很好的交流和沟通状态,以后跟孩子沟通就不会有太大的障碍,那么现在我们的父母在跟孩子交流,尤其是小孩子交流当中存在着另外一个现象就是生活照顾多精神交流少,这个孩子觉得爸爸或者是妈妈尤其是妈妈,就是一个自己生活的照顾者,不是一个精神交流的对象,那么当妈妈觉得有必要教育这个孩子的时候,需要跟这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的时候,发现相当的无力无奈,原因就是我们从孩子一出生开始去抚养和教育,往往忽略了跟他精神上的交流,没有这方面的基础,所以以后交流起来沟通起来就会出现困难。

当孩子再长大的时候,家长因为跟孩子的无效的沟通和交流,使得家长感觉十分愤怒,尤其是孩子的行为,越来越不符合家长的期望的时候,家长可能就会对孩子发脾气,这样的家长在孩子的这个经验里头留下了很多家长脾气暴躁,家长可能动不动就要暴怒,就要愤怒要攻击自己这样的经验,可能孩子以后也会形成动不动就爱生气,动不动就爱发火这样的不良的行为,所以家长跟孩子的沟通可能一开始就是以相互指责开始,最后也发生激烈的冲突结束,这个家长就反而会指责孩子不懂事,不听大人的话,不明事理,不孝顺等等,这样的指责,使得孩子跟家长沟通的欲望就更降低了,那么当孩子心理是健康成长的时候,跟家长的沟通就没有困难,当孩子的心理不太健康的时候,家长和他沟通就会出现相当大的困难,而我们经常看见家长指责孩子心理有问题,心理不健康,甚至说神经有问题,精神有问题。我们好多家长可能往往忘记了,本来生活给了我们一个很健康的孩子,很纯真的很天真无邪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现在心理有问题,这孩子心理有不健康,有心理障碍,他是怎么产生的,实际上是以我们家长为主导的不良的沟通方式造成的。

那么心理健康的孩子什么样,心理健康的孩子,我个人认为是父母心理就健康,父母之间就有健康的交流和沟通的关系,父母和孩子也有健康的交流和沟通的关系,那么孩子会是什么样呢?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可能有下列四大特点,第一个是喜欢自己接纳自己,第二个是能够用言语情绪在内的多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第三个是能够和人正常交往,第四个是能够适应规则和适应环境,那么这四个特点可能来自于家长跟孩子沟通,有效的沟通的结果。

比如我说孩子喜欢自己和接纳自己,如果一个孩子喜欢自己和接纳自己,他的家长是怎么对待他的?比如家长说儿子我爱你。这个孩子就容易喜欢自己,接纳自己,因为他知道家长爱自己,自己是值得人爱的人,是可爱的人,所以自己应该认同和接受自己。如果家长经常指责孩子,经常指出孩子的缺点错误,毛病和不足,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孩子,那么孩子在内心里就会有分裂成两个很大差异的两个人,一个是自己应该做好孩子的那个样子,另外一个是现在家长说自己不好的那个样子。孩子没办法没办法整合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自己,没有办法整合自己就没办法喜欢自己。

第二个特点就是说,那孩子现在有什么想法,他可以用口头语言加以表达。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孩子能形成这样的特点呢,其实家长允许孩子表达,家长看起来不太合乎理性,甚至有几分荒唐的想法,而且不加以指责批评,这样孩子就会认为不管我自己有什么想法,不管它是对是错,自己只要讲出来,家长就能够容忍,就能够理解,就能够接纳,这样孩子就倾向于和善于表达,另外他有可能不仅仅用言语还用情绪状态和身体动作来表达内心。第三能够与人交往。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呢,能够与人交往,这个交往的技术从哪里来,这个技术往往来自于父母和孩子的交往的经验,当双方有不同的看法的时候能够达成一致,当双方各自有想法的时候,能够顺畅的表达。一个人的愿望,可以经由表达变成大家的共同意志,这样的事情如果在家里经常发生的话,这个孩子就能够学会人际交往的技术,而且也可以用于指导他将来在幼儿园跟阿姨跟小朋友的交往,也可以指导他将来在小学中学乃至大学跟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也可以用于他将来工作以后,跟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交往。那么我们心理学家在做临床心理学工作的时候,当我们看如果一个人有沟通和交流方面的障碍,有交往的障碍的时候,我们更感兴趣的是这个人跟他的父母是怎么交往,我们不是特别感兴趣的,是这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交往遇到什么困难。在心理咨询门诊里头一个求助者最喜欢说的是昨天我跟某一个同事说什么,没想到他没理解我的意思,反过来还批评指责了我,前天我跟领导说了什么话,我以为领导会高兴,没想到领导勃然大怒,这使自己很烦躁,但是我们对这个兴趣并不大,因为这是刚刚发生的事件,问题在于你为什么跟领导这么说话,你为什么跟同事说这句,让同事批评指责你,这是怎么发生的?那么我们只要去调查一下,在早年生活当中他跟家长的交流方式,我们就会发现,噢,这个人这么多年来一直是这样跟人交往,所以他眼前出现的障碍一点也不奇怪,所以家长和孩子的交往,对这个孩子他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是有很大的影响。

那么如果一个孩子心理健康,第四点就是能够适应规则和适应环境,这也是在和家长的交流沟通和交往当中形成的一种品质,就在家长和孩子交流沟通当中,家长和孩子应该相互认真倾听对方的想法,但同时家长作为主要的教育者和监护人应该给孩子制定出一些规则,因为孩子是通过适应家庭来学习适应环境的,那么家长要制定一些规则,让孩子来服从就练习孩子适应规则和环境的能力,家长不是无原则的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这样对孩子形成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状态和好的心理品质是有帮助的。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简要的做一点归纳就是如果我们想跟孩子有效的沟通,我们首先要注意到家长不要做绝对的主导者,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我们怎么样理解孩子怎么样跟孩子沟通,这是我们跟孩子有效沟通的重要的第一步,技巧问题可能是具体问题,而总的态度和原则是我们要搞清楚的,搞清楚了这些基本的态度和原则,我们就能够做到最有效的跟孩子沟通。

我们这一讲主要是要让家长能够以一种协调理性的态度和比较好的一种原则,来指导我们去跟孩子的交往,然后才是技巧的问题,有很多家长更关注的是技巧,但是如果我们前面讲到的家长跟孩子交流的那些基础,从孩子婴幼儿时代到幼年到学前那样一段时间时间里,我们家长忽略掉了跟孩子有效交流和沟通的那些原则和态度,那么我们破坏了跟孩子交往的基础,我们谈多少交流和沟通的技巧交流和沟通的效果也不会好,这一节我们就讲到,这后面我们可以更具体的来讲沟通和交流的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