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炳哲《倦怠社会》读后感//皮囊,骨架,血肉架构上的疲软与内容轻
2020年8月4日20:26
《倦怠社会》依旧延续了韩炳哲一再重申论调、老生常谈,对前辈观点的或点评或否定的叙述风格。毫不夸张,只消略微费力阅读过他的一本书,就能直接推导出他其他著作的内容。但韩炳哲轻哲学书的最大价值在于,我们能够借由他的书作为一个起跳板,去发掘更多优秀的哲学家及其观点,并当即学到一些精简而深刻的词汇。
先来讲讲其著作中的缺憾之处。
首先是逻辑上偶发性的矛盾与片面。在《爱欲之死》读后感中,我已经很详细的列举了多出此方面矛盾,这里就不再赘述。
该书主要围绕“自我剥削”与“倦怠社会”一次展开叙述,意指过度的积极性使得个体丧失自由,获得自我-倦怠与各式精神病症。
但于《爱欲之死》一书中,作者显然将所有“自由意志”都简单划归为了“自我剥削”,并由此认为自我剥削必然导致自我-倦怠。而这个观点是薄弱,经不起推敲的。事实上,我们知道,很多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正是由于其作者的辛苦付出,“自我剥削”,才最终成就了不朽的永恒价值。
如果作者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时,能够有意识地充分加以限制,或许其观点将更具有说服力。譬如此书中,“自我剥削”其实是意指过量肯定导致的“自我-倦怠”现象及连锁反应,而不应该泛化的理解为‘自我是主人与奴仆,看守与犯人,施暴者与受害者’的统一。
如果仅是如此,我们尚且可以安慰自己,这或许是作者偶然性的疏漏,误以为自己的读者理应明白自己所想要表达清楚的意思。又或许,这本就是一场有意为之的高高在上的传播。而在逻辑学上,这显然是不合规矩的。
但是接下来,更令我失望的是作者逻辑结构上的疲软无力。可以这么断言,作者根本不是在用逻辑证明自己的观点,而是在用谬误,口水化的表达自己的看法。
譬如出现于此的“稻草人谬误”:
我们先来看看书中所摘录的鲍德里亚的暴力理论节选:
它是一种病毒性暴力,一种网络的、虚拟的暴力。一种温和却具有毁灭性的、遗传学的交流式的暴力;一种对立双方共识的暴力.......这种暴力是病毒性的,因为他并不正面作战,而是通过传染、连锁反映或消除一切免疫力来侧面进攻。和否定性的、历史上的暴力不同。这种暴力通过过量的肯定性发挥作用,如同无止境的蔓延生长和转移的癌细胞,在虚拟世界和病毒传播之间存在隐秘的关联。
我们单独看这一段话,可以明白鲍德里亚是借用病毒传播与虚拟世界传播的相似性展开论述的,可以说是借用了打比方的方式帮助读者能更好的理解他的观点。
而韩炳哲这样点评道:
由过量肯定性引发的排斥反应不等同于免疫反应,而是一种消化神经上的功能异常和阻碍。由于过量导致的疲乏、困倦、和秩序感也并非免疫反应,它们都是神经暴力引发的现象,由于他们不是由免疫学的他者所致,因此是非病毒性的。鲍德里亚的暴力理论中,充满了论证上的偏差和混乱,因为这种理论试图用免疫学方式描述肯定信或同类的暴力,尽管没有他者参与其中。
可以明显看出,这段话中根本不存在逻辑论证,有的只是断言,循环,稻草人谬误而已。这一段糟糕的“论证”中一次性汇集了多个谬误/非形式逻辑。显然,作者是针对鲍德里亚的“病毒性”三个字提出了异议,他这样直接杠道(我们可以将他的上述段落简化为以下短句,便于分析):
这不是免疫反应(病毒性)的,而是神经性的。这并非是免疫反应的后果,而是神经性的后果。因为他们不是免疫学的他者(陌生者)所致,因此不是免疫反应的的。
简单说来,作者的“论证结构”就是来来回回这么一句“因为不是...,所以是...”。
最后,还不忘高高在上的贬损鲍德里亚的暴力理论节选。
这种略有所高高在上,自我中心的姿态略有所引起了我读者的不快。作为真理的共同探讨者,任何一个作者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有义务也理应当出于对自己与对观者的尊重,谨慎的下断言并进行充分的论证。
再举一例循环论证(属于谬误之一)的例子:
作者反反复复,颠来倒去,就是在始终围绕着这么一个被自己说烂了的话题:
如何解决当代人注意力不足的病症?方法就是深度专注。
原句是这样说:
只有深度专注力才能约束“飘忽不定的双眼”,由此产生一种“聚精会神”。(p26)
一个观点表述不清楚的确不如不表述。在《倦怠社会》的前几篇文章中都充斥着太多太多此类的谬误,不忍卒读,几欲弃卷。事实上,在本书接近文末的部分(以及一小部分竟然暗藏在最不起眼的一堆批注中),我们终于惊喜的看到作者给出了较为清晰的说理(但是还是借用前辈的话,诸如亚里士多德之类,而不不能够做到自己清晰的论证),说明真正的相对自由应该是拥抱美的,拥护正义的,享受沉思生活并从此回归行动生活的。由此观之,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此外,有些地方的论据运用的并不太恰当。
如果说一个好的论点相当于你外在的皮囊,那么论证的结构是否严谨坚实则充当起了骨架的作用,血肉则由论据充盈。一个再吸引众人视线的皮囊,却没有坚实挺拔的骨架,亦没有丰满壮实的血肉感,这只能归类为一个失败的创造物,令人惋惜。
譬如,作者认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多工作业能力(多任务处理能力)本质上一种技能的倒退。
刚看到该观点的时候,你或许会以为这是一个比较新颖,令人惊喜的观点,于是乎满怀欣喜地期待作者接下来进行的论证。但在看到论据的瞬间,我却毫不费力的发觉这个观点有多么不懈一击。
作者给出的论据是,动物的荒野求生必备技能则是同时处理御敌,进食,生存,守护后代及伴侣。因此人类的多工作业能力也是人类技能的退化。
这种简单粗暴的断言看得观者简直有要吐血的生理反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出问题来?这就是一个极其蛮横的类比推理,强加因果。
举一个逻辑学中的例子就是,水是透明的,玻璃是透明的,水能喝,所以玻璃也能喝。
实在是很可笑、失败、疲软的“论证”。
自我保护,守护爱人与后代,这恰恰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技能。如果以这个动物的例子进行进一步推理的话,人类的技能不仅没有退化,反而是在优化。人类在注意力上逐渐超越了动物的单一化,陈规化,向多样化,抽象化、数字化发展,这难道不是一种进步吗?人类正在发展出越来越多动物无法模仿、也不能模仿的高级能力。
像这样类似的例子,还有太多太多。说了以上三点,从“皮囊”,到“骨架”,再到“血肉”,可以看出作者自身并不存在什么逻辑论证能力,仅仅依靠自身根本没有办法建构一个结构严谨,强大的论证令观者充分信服,故唯一的办法就只有不断地摘抄与点评前辈的观点,试图掩饰自己的不足与空洞。
所以正如我最开始所说,韩炳哲的书籍只是一个起跳板,帮助我们发掘更多优秀的哲学家以及深刻的,足以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惊奇观点。而韩炳哲书籍本身的内容并不是我们接触哲学的优先选择,根本达不到部分读者赞誉的“批判性”“深刻”等赞誉。而对于此类能够轻易被他人观点所说服的群体,动辄摆出“深刻批判性”“改变我的人生”“震惊我的价值观”“哲学界一颗新星”此类轻率发言的群体,我也不知作何点评。
逻辑学的宝贵价值一直被大众所轻视,冷落,误以为哲学离我们很远,不实用,不值得花费心思专门去学习。
而学习逻辑学的最大意义,其实就是为我们提供了检验观点可信度的工具。清楚的逻辑能力能够让我们明白什么权威是真正值得我们信服的,值得我们借鉴参考的。你会发现世上充斥着太多看似权威的观点陈述,都只是一种利用了人类的主观判断,惯性思维误区进行华丽但浅薄的说服鼓动,但永远经不起逻辑工具的审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不应当忽视“骨架”与“血肉”的价值。在此类论述类文章中,但凡有一处失败的论证,都将整本书的公信力产生极大的损毁,令观者大为失望、恼火、质疑,否定你的所有观点,使得你的著作将如一锅好汤进了一颗老鼠屎般顿时失去了价值。谁也不希望自己花了时间花了力气买来品读的书竟然只是噱头掩饰下的垃圾。(当然,出于某种强迫症,往往在通读一遍后也能在沙粒中发掘出几粒金子来。关键在于,你是如何判断与看待它的价值。韩炳哲的书籍尽管论证疲软,却无法忽视起一定的起跳板的功用;而有的伪学者,则通篇找不出一点观点的论据,有的只是主观推测孕育的失败断言,不值得再多花一点心思勉强自己接受此类观点灌输。)
除非是些并不挑剔或是低能的读者。
不仅如此,他们甚至可以愚蠢的一昧拥护着自己心中的那个虚无的“偶像”,对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以理服人的群体投以情绪化的破口大骂。这实在是糟糕的体验。
要知道,越是严谨的论证,越应该有一个非常复杂又强大的论证结构在内支撑。这也是我们检验作者逻辑论证是否可信、是否能够说服他人的重要标准。
除却上述所言,论证方面的三大缺憾(论点,论证,论据)之外,还有一处缺憾在于内容上的轻浮。昧的表层批判,循环论证,但是没有从根本性的提出改进措施,或是可供参考的方向、意见。陈述表层,始终围绕着几个又抽象又宏大的概念展开叙述,没有触及到很深刻的内部。
当然,说了这么多其缺憾,其价值也同样不可忽视,后者我将放在下一篇读后感中具体说明(如果我还有时间的话)。该书同样存有几个令人惊喜的小细节,譬如,从词汇的语源出发,证明“节日”、人、艺术,与神性的联结,以及对亚里士多德所言三种自由生活方式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