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
因为疫情&娃太小,去年过年没有回家。今年暗暗下定决心:多回老家陪陪妈妈。无论如何,至少要回家一次。但是内心不自主的设置重重障碍(放假时间太短、孩子在路上不安全、按旧俗要住公婆家,初一十五不能回娘家等等),回家大计迟迟没有付诸行动。今年国庆节,在老公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全家终于踏上了回家的旅程。更给力的是,我和娃全程吃住在娘家。圆了回家心无旁骛的做个无忧无虑闺女的私念。
回家前几天,我就抑制不住激动地心情,兴高采烈的跟同事“炫耀”。他们满脸不解的看着我:不就是回家吗?至于这么激动嘛?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到了回家的那一天。刚下火车,就见到了迎接的哥哥,他一如既往地亲切关怀,让我的心里暖暖的。回到家里,热乎乎的饭菜已经备好,虽然没有大鱼大肉,但是却十分可口。原本在外读书的小侄女和外甥女也专程回家见面。一顿酒足饭饱之后,妈妈、爸爸乐不可支的围着娃团团转。我随意放松的跟家人唠唠嗑。轻松愉快、笑容满面、没心没肺的那个我回来了。在如此其乐融融的场景中,我的内心一片安详。这是一种久违了的踏踏实实的安心。夜深了,家里渐渐安静下来,我准备洗漱睡觉了。蓦然间瞥见放在角落的脸盆和水缸,它们的样子、位置一如我十几年前离家时。恍惚间,我觉得这十几年间如同一场梦:物件不曾变化,疼爱也未曾变化。家还是那个家,我还是那个我。洗漱完毕,躺在陪了我几十年的老床上,看着身边熟睡的娃和妈妈,我不自觉地扬起嘴角,带着一抹会心的微笑进入梦乡。欢聚时光总是短暂的,临走前的晚上,妈妈紧紧的抱住我,哽咽的说:时间好快,明天就走了。那份依依的不舍,那个有力的拥抱,我至今记在心里。
如今已经回上海一月有余,我仍时不时想起回家的那段日子。回家于我意义重大。在我内心里,这是属于我的家。无论离开多久,无论走得多远,只要我需要,只要我愿意,这里永远是最温馨的港湾。从上大学到结婚前:一个人在外漂泊,凡是遇到难以克服的难题,我会选择回到家里“躲一躲”。在最舒服的状态下,给自己积蓄一点能量,然后勇敢的冲去出劈风斩浪。从结婚、生娃、养家以来:我的生活“闯入”了一个人、继而一家人,如何从容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冲击,我不得其法,目前仍在挣扎适应中。暂时逃离这种鸡飞狗跳的生活,回到“世外桃源”的娘家吸口仙气,然后再冲进生活接受挑战。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如此恋家。三十多岁的人如此恋家是否正常。但是看到“亲子依恋中的安全环路”理念后,我释然了。亲子之间的安全环路,英文名叫circle of security,实际上是每个孩子从父母出发——探索——再回到父母身边的路径。从下图中可以看到:左边的两个手,上边出发的手是安全基地,环路上半部分表示是孩子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孩子为主导,支持他、观察他、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和他一起享受探索游戏的乐趣,必要的时候提供适度的帮助。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孩子需要时不时回到父母身边,有的时候是因为他们受伤了,难过了,害怕了,疲倦了,有的时候纯粹是他们需要回到父母身边来说句话依偎一下。在这个过程里就是环路的下半部分即孩子回到安全港湾的过程。在这个港湾里,父母给孩子提供陪伴、倾听、安抚、保护,孩子的情感之杯、勇气之杯、自信之杯都在港湾里被续满,然后他们就可以重新再次出发去探索。
当亲子关系足够好的时候,孩子会带着这份自信和笃定向外走,他知道自己是有价值的、是被爱的,也值得被爱。他的弧线越长,探索的范围就会更广阔。当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孩子向外发展的自信和勇气就会受到影响。但是,可能有朋友会说,觉得这个模型应该是适合小宝宝吧,虽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向外探索的时间更长,但其实这个安全环路是持续存在的,那比如说孩子去上学,他在学校里遇到霸凌或其他问题时,他还是一样会回到安全港湾寻求父母的安慰、建议和帮助,完整良好的安全环路对孩子任何阶段还是很重要的。
这种从父母出发——探索——再回到父母身边的路径不就是我的生活写照嘛?感恩这份安全环路的存在,期待它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