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亭巢湖文海天涯简书共风流

文革(中)丨庐山会议(11—46)

2018-06-25  本文已影响655人  甄玺

第四十六回  庐山会议:张春桥秀才遭围攻  陈伯达落败入秦城

一、九届二中全会

 1、毛泽东提议不设国家主席

文革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打倒,国家元首的职位出缺。1970年3月,在长沙休养的毛泽东收到周恩来送来的《宪法修改草案》提要后,他在与汪东兴谈话时突然提出,"改变国家体制,不设国家主席。宪法中不要写国家主席这一章,我也不当国家主席。"

3月8日晚,汪东兴在周恩来主持的政治局会议上传达了毛泽东的这一指示。

 3月17日至20日,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召开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的问题。周恩来委托叶群将有关情况向正在苏州养病的林彪通报后,4月11日,林彪向秘书口述了他的意见:

一、关于这次人大国家主席的问题,林彪同志仍然建议由毛主席兼任。这样做对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人民的心理状态适合。否则,不适合人民的心理状态。

二、关于副主席问题,林彪同志认为可设可不设,可多设可少设,关系都不大。

三、林彪同志认为,他自己不宜担任副主席的职务。

 4月12日,周恩来主持中央政治局讨论了林彪的意见。结果,多数政治局成员同意仍由毛泽东担任国家主席。但毛泽东再一次批示:"我不能再作此事,此议不妥。"

他在4月下旬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第三次提出,不当国家主席,也不设国家主席。这次,他借用《三国演义》中的典故隐晦地解说了他的理由:"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曹操说,孙权是要把他放在炉火上烤。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你们也不要当孙权。"

7月中旬,在中央修改宪法的起草委员会开会期间,毛泽东得知党内仍有坚持设国家主席的意见时,第四次提出不同意设国家主席。他说,设国家主席,那是形式,不要因人设事。

2、九届二中全会

8月23日下午,九届二中全会开幕。毛泽东主持开幕式,周恩来宣布全会讨论修改宪法等三项议程后,问主席台上的其他几位常委:“现在还是请哪一位讲呀?”这时,事前并没有正式打过招呼的林彪拿出讲稿,发表了长篇讲话。

他说:“这次宪法修改草案,就是要突出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在全国的领导地位。肯定毛主席的伟大领袖、国家元首、最高统帅的这种地位。”

林彪还着重地强调:“我们说毛主席是天才,我还是坚持这个观点。”林彪发言后,康生表示:“完全同意,完全拥护。”

 8月24日下午,全会收听林彪23日讲话录音后,各小组进行分组讨论。陈伯达和汪东兴来到了华北组。主持会议的李雪峰说:“欢迎政治局的领导同志到华北组参加讨论,我们先请陈伯达同志讲讲吧。”

 陈伯达是闽南人,他的闽南方言大部分代表听不懂。会场上,李雪峰和能听懂闽南话的代表轮流给陈伯达当翻译。

   陈伯达说:“有的反革命分子听说毛主席不当国家主席,欢喜得跳起来了。”说到此处,他手舞足蹈,生动地形容“有些人”跳起来的样子。

  陈伯达富有煽动性的讲话,实质上是将会议争论的矛头引向修改宪法工作小组的张春桥。陈伯达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革小组组长,又直接分管华北地区的“文化大革命”运动。

  陈伯达慷慨陈词后,接着是汪东兴发言。汪东兴讲话口齿清楚,声音洪亮,逻辑严密,主旨明确,他完全赞成林副主席的讲话,谁反对毛主席我们就跟他斗争到底。他还说,我要澄清两个事实,有人说不设国家主席是毛主席的伟大、谦虚,我就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毛主席是从来不让步的。

汪东兴的弦外之音是说,毛主席当国家主席是重大原则问题,他肯定也不会让步。代表们开始相信确实有人要反对毛主席当国家主席。在当时,是否捍卫毛主席的领袖地位是对人们的一种考验。代表们情绪激动,纷纷要求发言。当天,华北组出了简报,刊发陈伯达、汪东兴在小组会议上的发言,在全体中央委员中散发。

3、深夜召见

早在九大期间,毛泽东就“接班人”的问题,对林彪谈到,你年纪大了以后谁来接班时,曾提到张春桥的名字,这显然是林彪所不能接受的。于是,张春桥在庐山几成千夫所指,以林彪为首的四大干将对张春桥群起而攻,张春桥四面楚歌。

“主席,不得了哇!他们要揪人。”8月25日中午,江青带着张春桥、姚文元向毛泽东反映了大会的情况,令毛泽东感到事态严重。于是,毛泽东立即召开了政治局常委扩大会,宣布分组会休会、停止讨论林彪讲话、收回"华北组简报"。

毛泽东保了张春桥,要黄永胜等人写检讨。当晚,周恩来主持召开各大组召集人会议,传达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决定。8月26日,周恩来、康生找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谈话,并要吴法宪作检讨。吴法宪报告了林彪。林彪反而鼓动说:“你没有错,不要作检讨。”   

 26日到30日,全会各小组一直休会。休会期间,毛泽东、周恩来不停地找人谈话。8月30日,毛泽东突然召见叶剑英。

 毛泽东看到叶剑英进来,站了起来,问他近来身体可好,湘潭习惯不习惯?叶剑英没有讲下放湘潭的种种苦衷,只是笑着说,去年11月他和曾山等一起从湘潭去了韶山。

毛泽东说:“你一去再去韶山,不要把我搞成什么天才哦!”

“不,您是我们的领袖和导师。”叶剑英回答。

毛泽东认真地说:“还是那句话,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林彪和陈伯达说我是天才,其实发现天才的人,才是天才。我多次说过不设国家主席,别人偏偏要设国家主席。这个国家主席,哪个想当就当,他们想设国家主席嘛,搞突然袭击。“

这次深夜召见,应该是毛泽东即将重新对叶剑英付以重任的一个信号。

二、“理论家”之争

 第二天,毛泽东在陈伯达会前摘录的“称天才”的材料上即作了批示,这就是著名的《我的一点意见》。这篇700多字的文章宣告了陈伯达政治生命的终结。   

 陈伯达从延安时起,就做过毛泽东的秘书。特别是“文革”中,更是丰富了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学说。因此,在“中央文革小组”成立时,钦点陈伯达为组长。但在“中央文革小组”内部,随着陈伯达的手下大将王力、关锋、戚本禹等人相继被关押。其地位日渐被张春桥取代。

陈伯达与张春桥等所谓“理论家”之间的争斗,实际上从九大闭幕以后就开始了。当时,为纪念“八一”建军节,中央两报一刊准备发表一篇社论。在政治局会议上,陈伯达同张春桥对社论稿的提法发生了争论。陈伯达主张将原稿中“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缔造和领导的、毛主席和林副主席直接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语中的“毛主席和”4个字去掉,而张春桥坚持要保留这4个字。争来争去,主持会议的周恩来说要请示主席。

在林彪、江青明争暗斗的时刻,陈伯达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公开倒向林彪一边。会议之前,他就接到叶群的电话,要他准备有关“称天才”方面的语录。1969年4月,中共“九大”上,陈伯达以中央文革组长的“功臣身份”,进入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仅次于毛主席、林彪、周恩来之后,位居第四。

当时,由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陈伯达、康生组成的中央常委,被称为最革命最强大的无产阶级司令部,而这个“司令部”将要领导中国人民若干年,以早日使中国进入共产主义。然而,仅仅一年多时间,陈伯达就从这个最革命最强大的“司令部”中被剔除出来。九届二中全会后,做了毛泽东31年的专职秘书的陈伯达,获刑18年,被投入秦城监狱,出狱就病逝了。

而张春桥的提升,与柯庆施不无关系。张春桥曾任上海《解放日报》社长兼总编辑。柯庆施1954年调任上海时,张春桥因未经请示,就在报上点名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当时主持上海工作的陈毅和谭震林,拟将他调离。柯庆施到任后,立即留下了张春桥。让他协助江青在上海搞现代京剧改编。

张春桥平时不苟言笑,遇到重大问题从不先表态,总要察颜观色,掌握火候和时机。一旦事情出现了波折,他很快就能把态度调整好,把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城府很深。

张春桥成名是在1958年“大跃进”期间,他根据毛泽东的讲话精神,写出《破除资产阶级的法权思想》,发表在半月刊《解放》杂志上。张春桥这篇文章受到毛赞赏,指令《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并亲自撰写了编者按。

张的文章被《人民日报》转载后的第六天,毛泽东下令调一架专机,送张春桥和陈伯达去河南遂平碴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考察,为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郑州会议作准备。这年年底,张春桥被提拔为上海市委常委。

当时,有人提出,张春桥妻子文静的问题,被柯庆施当场打断,说此事不要再提。张春桥的老婆文静,原名李淑芳。她常给《晋察冀日报》投稿,由此认识了张春桥。1943年被日寇俘虏,自首叛变。

张春桥1964年接任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兼任市委宣传部长。1966年5月任中共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文革”开始不久,他伙同姚文元、、王洪文制造上海“一月风暴”,在全国刮起夺权风。没多久,他就平步青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