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

那些年,我们曾经邂逅的“傻子”

2019-03-18  本文已影响0人  职场闻达

以前,每个村几乎都有一两个“名头“特别响的“傻子”,现在少见了。一是近亲远亲结婚的几乎没有了,二是地方政府也有一些收容政策。


那些年,我们曾经邂逅的“傻子”

我的童年是在姥姥家度过的。村里有两个傻子,一个叫杨淑成,一个叫杨年。​杨淑成有两大嗜好:一是说快板,夏天纳凉的时候,他的快板一打,大家立刻聚拢而来,快板词记不清了,但即兴而作、朗朗上口,有时我很怀疑他是不是真的精神有问题。他的另一个嗜好有点“龌龊”,四乡八里的疯女人一进村,就被他迎进自己的家,几天后,他会站在大街上破口大骂村干部,把他的女人用拖拉机拉走了。有一件事我确认他真的脑子有问题,过年的时候,我们跑进他家里,黑咕隆咚的墙壁上贴着喜气洋洋的红贴,赫然四个斗大的毛笔字:肥猪满圈!杨淑成活到61岁,是摔倒在路边的水沟里死掉的…

那些年,我们曾经邂逅的“傻子”

杨年的故事不多,人很老实本分,有点好吃懒做。那会村里经常有死掉的瘟猪被埋掉,杨年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挖出来,运回家,腌起来,慢慢吃…有过两次食物中毒,都挺过来了!后来听人说,他做饭的时候,灶房起火,被烧死了。

那些年,我们曾经邂逅的“傻子”

社会文明快速发展,昔日的“傻子”少了,但一些所谓正常人,同样患上了精神贫瘠、理念丧失的现代“傻子”病,是不是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呢?

那些年,我们曾经邂逅的“傻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