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专家”蔡元培: 以告退形式维护人格尊严
蔡元培先生被认为是近代中国教育的奠基人,只要提到先生,很多人都会不自觉的想到他与北大的故事。然而,蔡元培先生与中国近代教育的渊源,远比任职北大要早。
辛亥革命后,1912年1月,蔡元培先生出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但半年后,1912年7月,因不满袁世凯称帝,辞去了教育总长职务,再次赴法国从事学术研究。
三年多后,1916年底,蔡元培先生再次回国,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随后十年不到的时间里(1916年12月-1927年7月),先生曾7次请辞北大校长之职。这10年间,北洋政府的总统就换了5次,还有临时执政1人,摄政2人,内阁总理换了30次,而北大校长一直是蔡元培。其中因由始末,颇能体验元培先生的学者风骨。
从51岁出任北大校长到61岁最后卸任,蔡元培在任一共10年,但实际上在校时间不足5年。八辞北大校长,但七次辞职,因由却各不相同,有对当权者滥用权力的不满,有对政府软弱无能的失望,也有与学生之间的争端。但结果都差不多,那就是事情一结束就被请回来。
1917年7月3日,因为张勋拥宣统废帝复辟,蔡元培先生离京到了天津,提出辞去北大校长,这是他第一次请辞北大校长之职,不过复辟闹剧仅12天就结束了,蔡先生也于当月23日回到北大。
1918年5月21日,因冯国璋政府秘密与日本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北大学生要到北洋政府请愿,蔡先生他劝说不成,第二次请辞北大校长。
蔡先生第三次请辞北大校长职,便是五四运动。1919年的5月4日,因为反对北洋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北京大学学生上街游行,北洋政府抓了许多北大学生。蔡先生多方奔走,以北大校长的名义营救被捕者,甚至以身家作保要求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当局迫于压力于5月7日释放被捕学生后,蔡先生于5月8日提交辞呈,并于5月9日离京南下,以辞职表示和北洋政府的不合作。当年6月15日,发布《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其中说到:“我绝对不能再作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同年9月,在北大师生和各方人士的强烈请求之下,蔡元培返回北京,重新主持北大校务。
蔡先生的第四次请辞是一次“集体行动”,辞职时间在1919年12月31日。因为政府欠薪,北京市小学以上学校教职工不信任当时的教育部而要求政府以现金发薪,教育部没有及时回应,故而发起罢课行动,蔡元培与北京其他各大专院校校长联名辞职。直至1920年1月12日教育部及北京政府对教职工所提要求完全答应,才又复职。
蔡元培先生第五次请辞北大校长职的原因颇有点狗血味道!起因是因为政府拖欠北大的经费,北大决定向学生收取讲义费,学生对此事不满并发起闹事,蔡元培愤怒地冲进闹事的人群,对学生说:“我跟你们决斗!”事后觉得觉得自己的行为失当而于1922年10月19日请辞,10月25日,经胡适调停后返校复职。
1923年1月17日,蔡校长第六次提出辞职,这次是抗议教育部门的行政干预司法。当时担任财政总长的罗文干被冤枉逮捕,本来司法机关查无证据将罗放了,不料教育总长彭允彝竟然在国务院会议上提案将罗再抓起来。为了抗议彭允彝这种行径,蔡先生向当时的总统黎元洪和教育部提出辞职,1月8日,在北京《晨报》发表声明:
蔡元培为保持人格起见,不能与主张干涉司法独立、人权之教育当局再生关系,业已呈请总统辞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之职,自本日起,不再到校办事,特此声明。
还在当时全国影响最广泛的媒体《申报》发飙了一篇题为《关于不合作宣言》的文章。这次辞职的社会反响非常之大,彭允彝因此下台,当时的总统黎元洪亲自出面挽留,蔡先生的辞职并没有获准,但他自此不再到校,而是到欧洲潜心从事研究和著述,并参与要求英、法等国退还庚子赔款兴办教育事项。
蔡元培先生第七次辞北大校长职实际上是第六次的延续。1923年的辞职没有获准,但蔡先生并没返校,而是直接去了欧洲,这期间虽然人不在,但北洋政府一直没有免去他的校长职务,而是另外任命代理校长。1926年6月28日,蔡元培从欧洲回国,北大师生对其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带领北大再续繁荣。但7月8日,蔡元培再次提出辞职,引发了北大师生和北京教育界的激烈反响并联名挽留。这次仍没有获准,但蔡先生也没回北大,而是采取断绝联系的方式坚持辞职。
直到1927年7月,国奉战争中奉直联军获胜,张作霖控制北京,把改北大等国立学校合并改为国立京师大学,蔡元培的校长之职实际上被解除,但这并不是蔡先生辞任北大校长的终点!
1928年6月,国民党军队击败张作霖的奉军重新入主北京,在大学院大学委员会会议上,蔡元培建议恢复北京大学校名并再次请辞北大校长,6月19,国民党政府批准了蔡的请辞,但蔡这一生“辞任北大校长之路”依旧没有走完!
1929年9月16日,国民政府再次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他在一年后的1930年9月24再次辞职并获准,至此,蔡先生终于“圆满结束”了他“辞任北大校长之路”!
蔡元培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近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毛泽东称之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但是据统计,他的一生共辞职24次,除了在北大的六进八退,还辞任过许多政府的职务,堪称任性的“辞职专家”!尤其是北洋政府期间的“10年7辞”,践行了大师在《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中提到的的原则: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学校长。
蔡元培先生的辞职,不是消极的躲避,而是以告退形式维护人格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