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品乡土故事茶点微小说

真实故事丨快乐的看闸人

2018-08-08  本文已影响573人  江苏阿康

雨后,天气凉爽,又有空闲,忽然想起了我那位看守灌溉套闸的老友。

他姓刘,是我到技校后,招录的一个学生的家长。他比我大个七八岁,已经快到退休年龄了,一双儿女都去了城里工作,然而他和老伴却不愿调往城里,而宁愿留在他们看守了三十多年的那座套闸。

自从我家开饭店后,我便时不时会去老刘那儿买鱼,倒不是想揩他的油,而是因为他在套闸那里张网捕的或钓的都是新鲜的野鱼,而因为他是我的熟人,他能为我留下来。有时我不去,他还会主动给我打电话,问我要不要,或骑个电动车主动给我送来。

一来二往,我与老刘就在熟人的基础上成了好朋友,彼此也不怎么客气,他少收我一些鱼钱,我会送他两瓶自已卖的酒。有时我消闲了,或者他想喝酒了,就会互相打个电话问一下,我拎上两瓶酒,他让嫂子用草锅煮上一锅鲜美的野鱼,贴上一锅我最爱吃的死面锅贴,溜到他那里喝两杯。

在他那里喝酒总觉得是一件很放松很惬意的事,往往我们两个人加上嫂子,我带的两瓶白酒不知不觉就见底了。酒是好酒,是我收藏下来的厂家用来品鉴的精品老郎光瓶酒,53度的,与国窖茅台一样的酱香酒。

菜也是好菜,绝对绿色无污染的。如果老刘约我去喝酒,基本上都是他肯定捞着了宝贝似的有品位的鱼,或是野生的滚圆螺丝混(大青鱼),或是五六斤以上的湖里长大的大头花鲢子,有时也可能是二三斤重的翘嘴脖,当然也有吃小鱼的时候,那小鱼有半斤左右的桂鱼,手指长的条丁,油菜开花时的黄花鱼等。

有好鱼,关键是刘家嫂子还会烧,他家有儿女为他们买的煤气灶,但他们很少用,平时烧的都是老刘用石块、水泥和泥巴亲手砌的土灶。烧鱼,刘家嫂子在那土灶上浸淫了数十年,即使没有我带去的我家饭店大厨们烧鱼的那么多调料,她烧出的鱼那也绝对顶呱呱的,更不用说那贴在鱼锅边的棒头面饼子了,那个香呀脆呀,加上野生的鲜鱼汤,那不知多美了。

当然,在老刘那里,鱼固然总是主菜,但也不是沒有其他菜肴。下酒还有他们自已在堆边长的不施化肥不喷农药的各种蔬菜,还有他们散养的鸡鸭鹅,除了烧鱼和炒菜,刘家嫂子涨蛋的水平那也是一流的,特别是留在那里等贵客去了才涨的鹅蛋,又嫩而且皮又脆,里面又被镶入了又白又嫩的新鲜的小银鱼,让我尝了总在夜里梦到。

如果说嫂子做的菜中还有买的话,那就是炒菜中的肉丝了,但我去时,那肉丝肯定是黑猪的通脊肉,要么就没有肉,因为嫂子知道我不喜欢吃白猪肉,而且喜欢吃在锅里急火一炒就能吃的那种。

有好酒,有好菜,主人又那么熟悉和热心,酒当然就好下了,往往嫂子把菜置办停当了,我和老刘一瓶酒已经下去了。

嫂子上席前,一般我都会给嫂子的酒提前倒好。嫂子有时担心老刘喝多后要人照应,她便会推辞,那时我便会说,只喝两瓶,多了也沒带。说说闹闹,嫂子似乎要减轻我们兄弟两个的负担,她便也会端杯与我们一起开怀畅饮。

嫂子的酒量我是见识过的,有一次,我们两瓶喝完了,老刘不让,他又从他们床底下摸出了一瓶他女婿过年时送给他的赖茅,那瓶好酒后来主要是嫂子陪我喝的,结果喝完了后,我趴下了,嫂子却一点没有事,弄得后来我去了只敢喝两瓶。

老刘酒量没我大,但却比我还好酒,他一般半斤烈性酒下了肚,话就特别多,仿佛要把平日里没处说的话和心里的那份痛快都说给我听。

老刘说,他在这守闸三十多年了,当年自已从部队转业回来,分到了水利局,因朝里没有人,自已一个志愿兵回来只能办事员,而且经常被安排到乡下去带人修水利。

经过两三年的摸爬滚打,自已成了设计和建套闸的能手。然而修的闸多了,从自已科室支出的钱也就多了。那时他就爱喝个酒,又没有成家,因此领导有公务时也会带上他,常让他在结帐时签个字,许多帐都从他们修闸费用上走。后来遇到省里水利帐目审计,查出水利设施建设上帐目有很大出入,因那些票据上大多有他作为经手人的签字,于是在法办了有关领导后,他也受到了牵连,受到了批评。

新的领导来了后,他厌倦了那种官场,坚决不肯再经手钱财。日子久了,领导说他不识抬举,甚至批评他小小年纪不服从管理,于是安排他来这里看他以前修的套闸。

老刘说这些话的时候,常会骂娘,有时还会掉两滴委屈的眼泪,那时候是他酒最好下的时候。看老刘委屈伤心的样子,我一般也会陪他骂人,看他端杯,我也便陪他端杯,两人举杯相碰后,彼此一干而尽。

几杯知已酒喝过,老刘心情也就得到了安慰,他大多数又会开心起来,话锋一转,他又会说起他快活逍遥的惬意来。

那最让他惬意的就是陪伴他的嫂子了。

在老刘发配来这里看闸前,他以前谈的那个对象跟他吹了。那段时间,他一个人守着这么一座孤立于苏北灌溉总渠边上的套闸,整日借酒浇愁。有一次喝多了,自已到河边拎水,头重脚轻跌到了苏北灌溉总渠里,怎么也扒不上岸,幸好有一艘运沙的驳船从这里经过,有个年轻女子不顾河宽水急,闸边危险,从驳船上解下了小划子,划到岸边,帮他爬上了岸。

经过那次落水事件,老刘与那艘开船的一家人认识了,后来他与嫂子有了意,再后来嫂子在一次与家里哥嫂发生争执后,一气之下就跑到老刘这里住了,后来生米煮成了熟饭,有了娃,成了家。

自从有了嫂子,老刘的日子就逍遥滋润了起来。

原先套闸上有一个机房,另有一间住房,老刘成了家后,他们买了些砖瓦,自已动手,在紧靠闸边的堆上又砌了两间小瓦房,并用局里佩发下来的钢丝网把套闸和那两间房子围成了一个院落,养上了鸡鹅鸭,还养了两三条土狗。

他们又在荒芜的堆坡上开肯了几块田地,种了菜,还种上了不少山芋、花生和芝麻等农作物。还在庭院四周养了不少花,种了数株桃树、梨树、苹果树,还有柿子树,弄得小庭院一年四季都有花开。春天来时,他那小院花红柳绿,美极了。

特别是渔民出生的大嫂还善于织网捕鱼,她看套闸这个地方捕鱼的条件得天独厚,于是她买来了尼龙线,用竹片刻了梭子,自已动手织了鱼网,在套闸下游张了一张网。

在开闸放灌溉水时,他们张的鱼网往往收获颇丰。不放水时,大嫂还为老刘买来了鱼杆,让老刘在套闸入水口处用垂钓来打发时光,寻找乐趣。

那套闸入口处水面尚算开阔,水又深,常有一些大鱼在这里潜伏。老刘垂钓久了,自然养成了一套垂钓的绝技,总能有令人叹服的收获,那大的螺丝混和翘嘴脖大多数是老刘垂钓来的。

老刘每次谈起他这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总是眉飞色舞,弄得我羡慕不已。

近来,因公务和一些烦人的事,关了饭店,虽然去老刘处买鱼次数少了,但与他喝酒的次数却多了。

酒在哪里都能喝,但哪里能有老刘和大嫂那样快乐的人?哪里能有他们那种令我艳羡的环境?

真实故事丨快乐的看闸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