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那一定是爱情(1)
让蜡烛代替所有灯
让音乐代替话语声
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首歌再次被我朋友推荐时,才想起几年前也曾在某时听过。
突然很喜欢曾轶可这首歌的歌词,不禁让我想起了X先生与Q女士的故事。
他们是A好友的父母,A好友每逢见面必会对我抱怨说,她可能是爸妈充话费买一赠一送的吧。而且恰恰不巧,那时因为正值独生子女政策执行期间,A好友就真的在家里一点地位也没有了。更重要的事,没有“同伙”可以一起商量共事,也没有其他人可以与她一起被“秀恩爱”。她常常开玩笑道:“我终于找到自己孤家寡人的原因了,大多是被我父母害了。”
01
X先生是当时的大学生,在他们年轻的时候能够考上一本大学,按现在话来说还是个“211”,实属不易。本应该觉得那是个一本正经的读书人,应该像个教授一般刚正不阿,古板严肃,但仿佛又不像似那样一个人。
A好友告诉我,X先生是儿童节那天出生的,但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活像个孩子。小时候就与她抢玩具,抢风筝,抢妈妈,不,应该是他抢媳妇儿。
02
A好友大约5岁时,X先生带着她非要抄近道去接Q女士。
当时A好友哭着说:“那条路不好走,有土坡,太高了······,不好走。”
X先生倒是不听,一个激灵便跳下去,比上学翻墙还快,留下A好友一人在“悬崖”边上大哭。
X先生当时便说:“这哪里高了,你要再不跳下来,你妈妈就是我一人的了,我自己去接她了啊。”
A好友一听,吓得立即跳了下去,这一跳把自己摔得个血淋淋的,膝盖至今还留有一块小疤痕,她把这原因归咎于X先生。
因为,X先生把Q女士照顾得好好的,若有几个过高的台阶,X先生都是扶着抱着把她接过去。
03
A好友不到5岁,X先生便让她开始洗碗,原因是“你妈都洗了菜还上了一天班,而我又做了饭,你不洗碗谁洗?”
于是,A好友只能乖乖地搬上一个小板凳站上去在洗碗池前洗碗(当时洗碗池有点高,A好友身高还够不着)。
长大后,A好友依旧在谁洗碗这个问题上与X先生争论不休。
X先生总是说:“你都这么大了,还不洗碗?到时候碗都不会洗?”
A好友回复到:“我亲爱的老爸,您忘了我洗碗洗到大了吗?您说我会不会洗碗呢?”但X先生一直坚持。
这时,A好友往往会向Q女士撒娇,因为她知道Q女士肯定会妥协,然后说:“那算了,我来洗吧。”
X先生立马夺过洗洁精,“别别别,还是我来吧!”
所以,结果还是X先生洗碗。
A好友说到这,总是笑道:“只怪年轻不懂事,早知道这招这么好用,早就该拿出来试试,还屡试不爽。”
04
前段时间,A好友微信我说:“我真的怀疑我是捡来的。”
我笑道:“哪能啊?你可不就是嘛!”
A好友说,X先生总是将Q女士的身高体重,鞋码手指尺寸记得清清楚楚,生日不管阴历阳历,都要送祝福,买礼物,发红包啥的。去年送个戒指,今年生日又送了个金猪手链(因为Q女士属猪)。
我说:“这不挺好的嘛。”
A好友:“是挺好的,我只当我爸是记忆好,结果我发现我错了。我那时住院,因为打着吊瓶,护士便要我爸帮我填一下病历本。”
X先生便开始连连发问:“哎?你是哪一年的?你是94,95,96还是97?”
A好友耐心告诉了他。过了一会儿,“你生日是?几月来着?10月11月还是12月?几号啊?是4号还是14号还是24号?”
A好友见护士姐姐在一旁笑得不行,她只当没看见,“把笔给我吧,我自己写。”于是A好友用左手歪歪扭扭的写完了,还不是抱怨说“你除了我名字还知道个啥?”
A好友的名字是X先生的姓与Q女士的姓组合的,据说是X先生随口而出的。Q女士一直觉得不好,后来才将A好友的名字重新起了个文雅的。
原来只有真正在乎,才会去关注,才能记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