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故事节|一位被拐卖少女的福源
原创申明:本文参加“423简书故事节”,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
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违背天理,理应受到全社会的谴责与法律的制裁!
在安徽省的东部地区,有一个人口众多、风景秀丽的小村庄。
时值1986年,村里住着一户姓胡的人家,男主人因为在头年不幸遭遇意外、车祸身亡,所以家里现在只有妻子胡婶和四个孩子:胡玉虎、胡艳玲、胡亚玲和胡歌。胡婶的身体不太好,已有多年不能下地做活了;好在儿子胡玉虎已经成年,女儿胡艳玲也已经十五六岁了,他们两人早已双双辍学,一直在家打理着农活和家务;而老三老四年龄尚小,目前正在上着小学。
在物质贫乏的农耕年代,村里的乡亲们极其善良,互帮互助的风气更是源远流长。如今面对这一家人的生活现状,大家总是积极地予以帮衬和照顾,然而尽管如此,他们一家人才能勉强维持着温饱的生活。
五月的中旬,天气已经有些燥热,但在夜晚的时刻还有着些许的寒意。一天深夜,睡梦中的胡婶,忽然被一种异样的声音惊醒:房子隔壁的牛棚里,牛似乎有些不老实,或是发出不安分地叫声、或是不停地走来走去;细听,还有草堆稻草的呲呲响声…
胡婶心疑有人偷牛,要知牛可是农村人的宝贝;于是她披衣下床,急急叫醒儿子胡玉虎;两人拿上钢叉、木棍和手电,匆匆开门直奔牛棚而去。
因为人声和亮光,牛棚边上的草堆里迅速蹦出一人,大家都是骇了一大跳。胡玉虎大声吼道:“什么人?”
只见对方噗通一声跪下,哭说:“救救我!”
但见对方是一位年轻的姑娘,浑身上下哆哆嗦嗦;衣服破旧,且头发、身上粘有不少的稻草…
胡婶母子见状连忙扶起小姑娘,语气缓和问道:“听姑娘的声音,好像不是本地人。你有什么难处,且进屋里说话,外面太冷。”
一行人进屋,胡玉虎拉开灯火,胡婶找来一件外套与姑娘披上。或许动静有些大,胡艳玲也已经醒来,她匆匆穿好衣服,还给姑娘递上了一杯热水。
姑娘很是感动,连说:“谢谢,您们一家都是好心的人。”
于是,姑娘开始了细细地诉说:“我叫孙幺妹,是贵州人,今年十七岁。因为老家住在大山深处,而且家里太穷,从小没有读过书;又因弟弟妹妹多,自己从记事起,便是照顾他们,或是帮忙家里做事。在去年底,有几位妇女到我们老家做生意,她们数说外面世界的好;并说自己的生意很忙,非常需要几个帮手;若是有人愿意跟随,她们会给不错的酬劳…当时村里很多的大人们都是动心了,于是央求几位妇女带走自己的孩子;她们开始还故意挑三拣四,只说要长相好的、口齿伶俐的;后来她们付了一些钱给了我们的父母,说是预付的工钱,于是就把我和五六位姐妹给带了出来。”
许是话多有些口渴,但见那位姑娘喝了一口水之后,又说:“我和那些姐妹们,从来没有出过大山,外面的世界真的让我们感到新奇。一路上,那几位妇女开始对我们还算友好,只是嘀嘀咕咕的说着听不懂的方言。谁知到了这里,我们竟被一一分开…”
说到这里,姑娘不停的哽咽流泪,无比气愤地说:“其实,那几位妇女根本不是做什么生意,她们都是人贩子!去年春节前,我就被卖给了一位四十多岁的老光棍;我死也不从,甚至打他、咬他;当然,他也打我,还有他那厉害的老娘也一旁打我;自打进入他的家门,我都随身携带一把剪刀,每到这时,我都以自杀相威胁方才作罢。中间,我曾多次试图逃跑,可他们一家看得太紧;还有那些村里的人,也帮他盯着我的一举一动;每次逃跑不成,都是惨遭毒打…”
言毕,姑娘撩起四肢,但见血肉淤青、疤痕累累,同时她又泣不成声地喃喃轻语:“还有全身的伤…”
姑娘的悲惨经历,她的伤痕,她的眼泪,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胡婶的心化了,眼泪流了下来,她心疼的说:“好孩子,苦命的孩子…”
胡玉虎感觉心中有一股气,涨得厉害,只是紧紧地捂着拳头——他同情眼前的姑娘,更恨那些该死的人贩子!
胡艳玲的心有些发抖、发紧,脸上似有什么东西在爬,伸手一摸竟是眼泪…
姑娘眼见大家的情形,竟有些不好意思了,强颜笑道:“对不起,让你们见笑了、也跟着伤心了。不过今天,我总算逃出来了!”
胡婶抹了一把眼泪说:“对,逃出来就好。今晚先说到这里,姑娘跟着我睡,你们两个也各自歇了吧。”
几个月以来,孙幺妹基本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夜里常常惊醒;但今天晚上,她却睡得很是踏实和安稳。
第二日天还没亮,孙幺妹就早早醒起。待大家都已起床,就闻见清香的粥味。胡婶眼见姑娘勤快,模样也还周正;于是心里有些喜欢,连连夸她懂事。
起床的胡亚玲和胡歌,乍见家里多了一人,有些奇怪;悄悄问及母亲,胡婶只是笑说:“小孩子不要问得太多,只管叫姐姐便是。”
饭后的孙幺妹,和胡艳玲抢着洗刷锅碗;稍后,她给胡婶跪下称谢,说自己要走了。
胡婶扶起可怜的姑娘,有些不放心的问道:“知道要去哪吗?”
摇头。
又问:“口袋里有钱吗?”
还是摇头。
胡婶似有些为难,却是语气诚恳地说道:“姑娘,你既是口袋没钱,又没有要去的地方;我看不如先在我家住上一些日子,待有了要去的地方或是想回家,我们到时再给你一些路费。怎样?”
一听这话,孙幺妹重又跪下了,连连点头说:“好的好的,我是何时修来的缘分,竟能遇见你们这么一家子的好人!谢谢,谢谢!”
孙幺妹就这样留在了胡家,她白天和胡玉虎、胡艳玲一起下地干活,回家就抢着洗衣做饭。胡家人打心眼里有些喜欢她,而且对她也很好;孙幺妹的感觉更是不错,清瘦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渴望爱情和幸福,希翼生活与美好,是每个人的理想和追求!然而,如何落实和面对,却是需要慎重和思考!
可是好景不长,这种亲如家人的生活,很快几近于毁灭。
原来,当初花钱买下孙幺妹的人叫赵大牛。他的家就住在几十公里外的一个小村庄,他们家只有孤儿寡母;因为家里太穷、人又丑,所以一直娶不上老婆;直到去年底,听说花钱就能买到老婆;于是他的老娘四处托人打听,并借下不少的钱,才把孙幺妹买了回家;谁知那丫头竟死活不从,至今的他还是一名老处男;最烦的是那丫头总想逃走,害得他连睡觉都得睁着一只眼睛;虽说也不想打她,可心里憋屈、窝火;想找根绳子把她捆起来,可毕竟是个大活人;想打她,又不能下狠手,一来村里人看到埋怨,二来打死人可是要抵命的…反正他花钱买老婆,没有得到一丝的好处,倒是徒增烦恼不少!
现在好了,一个不留神,人却跑了。
单单就人跑了,也还清爽;可跑的不仅是人,更是钱哪!现在人跑了,钱就没了;关键是那借来的钱,何时才能还清哪!
人财两空的赵大牛要疯了,他的老娘也要疯了!于是,不停地打听,不停地寻找!
人,在关键时刻,总要做出一些不同凡响地举动;因为这些举动的后果,可能会影响当事人一生的幸福和生活!
在孙幺妹逃跑后的十多天里,赵大牛和他老娘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县城,甚至还在向周边的邻县辐射;他们不但自己寻找,还发动众多的亲戚朋友参与进来。
最终,由于一位远方亲戚的消息提供,他们确定了孙幺妹的现居地址。赵大牛先是提前一天,在附近打探相关消息,并亲眼远远看到了她的身影。第二天,一部手扶拖拉机载着十几位亲戚朋友,浩浩荡荡地来到胡家要人。
胡家所在的村庄,是个大村,总共人口约有三四百人。面对对方的凶狠,胡婶没有胆怯:因为她了解事情的原委;因为所有的事情解决,都要合情合理;因为这是在她的地盘,她不容许伤天害理的事情发生!
也许胆怯胡婶的正气凛然,也许更怕大村人群的聚集;赵大牛一伙人开始气势汹汹,急想抢人跑路。胡婶一看不好,赶忙大喊一声“不好啦,快来人啦!”
但见声响之后,四面八方的人不断涌来;不多会,便聚集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上百人,而且人员还在继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