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文:伟大的工业革命《罗辑思维》

2018-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遂安然

策划人:李南南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在人文学科里面,最有魅力的课题是啥?可能就是“工业革命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了。

首先,这个课题太重要了。

就在两百多年前,从英国开始,怎么就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生产形态,然后带动社会形态的变革,然后一步步地扩展到全球,让整个人类都进入了现代社会?今天我们身处在现代社会,对身边的一切见怪不怪。但是回到两百多年前,这个变化太魔幻了。

这个课题有魅力的原因,还在于它永远没有标准答案。有人说因为英国的技术,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也有人说是因为思想,亚当·斯密提出了自由主义经济学说。还有人归功于天时地利,说英国有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还有政治制度,等等。

但是这些答案似乎还没到究竟。最简单的一个标准就是,如果英国是因为这些条件爆发了工业革命,那我们可以推论,今天如果一个国家凑齐了这些条件,是不是也能爆发工业化和现代化呢?不是啊,日本没有什么煤炭资源,照样现代化,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有很多至今也没有完成现代化。

所以啊,就像经济学家克拉克说的,“解释工业革命,仍是经济史上的终极大奖,它已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学者终其一生,但都无果而终”。

我今天要跟你讲的,是我最近看到的一个解释,一本书,名叫《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它的作者是清华大学的文一教授。这本书的核心,就是分析工业革命的逻辑到底是什么。里面很多观点,非常新颖。

今天我们先说其中的一个问题。

文一教授也是在回答为什么英国能够率先引爆工业革命。他的研究方法很有意思,他挑选了一个对比的样本国家,荷兰。

在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和荷兰一共打了四场仗,前三场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荷兰二比一,暂时领先。直到第四场,工业革命之后,一局定胜负,荷兰输了。

跟英国比起来,荷兰最大的特点,就是起得早。英国18世纪工业革命的条件,荷兰17世纪就已经大体具备了。

你说工业革命需要武力,打开海外市场,那17世纪的荷兰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舰队,当时欧洲一共两万艘船,其中一万五千艘是荷兰的,荷兰也因此得了个绰号“海上马车夫”。而且从欧洲、亚洲,到非洲的主要通商港口和贸易聚集区,几乎全在荷兰的控制下。

比技术,荷兰几乎是全世界的技术中心。比如俄国的彼得大帝,要去学西方,上哪学,上荷兰,学习造船术。意大利的威尼斯,那可是世界毛纺织业的发源地,他也得从荷兰引进设备。日本人想升级海上力量,也得跟荷兰学航海术,而且他们当时还给西方的科技文化起了一个名字,叫“兰学”,也就荷兰人的学问。

有人可能说了,工业革命离不开亚当·斯密提出的自由经济思想,可是你知道,荷兰人虽然没有提出什么思想,但是他当时自由经济的程度是非常高的。他的国民总收入,比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个地方加起来还要高30%。要知道,荷兰的国土还不到这三个地方的六分之一。而且世界上最早的期货市场,也出现在荷兰。

总之,17世纪的荷兰,经济、技术、军事都是世界一流,当时的荷兰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

但是,奇怪的地方就在这,这个世界中心,怎么就偏偏没能开启工业革命,后来还被英国给反超了呢?

这个问题,文一教授给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角度,他认为,荷兰可惜就可惜在,选错了支柱产业。

荷兰的支柱产业是渔业,海洋捕捞。而英国发起工业革命的,是纺织业。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之一,就是英国人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而且你放眼这200年的现代化过程, 19世纪的法国、德国和美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日本,20世纪中期的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韩国、包括20世纪末的中国大陆,无一例外,全是在棉纺织业引爆的工业化的过程。

那么,为什么棉纺织业就能开启工业革命,荷兰当时的渔业就不行呢?一个支柱产业的选择居然有这么大的影响?

按照文一教授的思路,重点不是支柱产业本身,而是这个产业和周边社会元素的关系。

我们来看两点,第一,规模。

棉纺织业的市场几乎无限大,不管是做衣服、床品、日用还是别的什么,几乎每个人都需要它,而且每一个人可以有很多件衣服。

而且棉纺业的原料,也就是棉花,生命力很强,耐碱耐旱,即使是其它作物都长不成的盐碱地,棉花仍然有收成。

一方面是无穷多的原料,一边是无限大的市场,这就意味着,只要工人够多,设备够用,这门生意我就可以一直做。

这就等于,在原料、生产、市场之间形成了一个彼此促进的正循环,导致棉纺织业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没有上限。

再看看渔业,它依托的是海里的资源,但近海的资源毕竟有限。假如去远海,成本又大幅提升,不划算。况且捕鱼又是靠天吃饭,万一遇上风浪就完蛋了。而且当时没有冰箱,鱼打上来,只能在就近的市场消化,不可能像棉纺织品那样,远销到海外。

所以从规模上看,棉纺织业的赛道无限长,可以一直加速,但是渔业不行,它早晚会到达一个极限。

我们再看第二点,比比两个行业的协作界面和分工的细密程度。

棉纺织业的产业协作链条非常长,就拿英国的棉纺织业来说,原料在印度,加工在本土,市场又遍布世界,中间的环节非常多,这就意味着,它迫切需要商业、技术、手工等等各种各样的人。

环节多、分工细,创新的机会也就多。比如加工需要设备吧,所以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工业化需要动力吧,这又刺激了蒸汽机的改良,然后蒸汽机又应用到冶金、采矿、运输等等各个领域,促成了其它行业的工业化。

纺织业的革新,波及到各行各业,把越来越多的人,不管在全世界哪个角落,卷入到这场大规模的分工当中。

但是渔业就不行,因为海里的资源有限,参与的人越多,人均收入反而越小,它也就没法发起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协作。

明白了上面我们讲的两点区别,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工业革命要发生在棉纺织业而不是渔业了。以及,为什么文一教授说,可惜,荷兰选错了自己的支柱企业了。

今天讲的这个原理,不仅可以解释工业革命,也对我们今天的创新活动有很大启发。

创新,不仅要着眼于做一件创新的事,而且要着眼于为下一步还看不见的创新积累资源和条件。

就像我自己在我们公司内部经常讲的一句话,这家公司的成长,不能拿什么销售额,公司估值来衡量,这些指标只能告诉我们过去干得怎么样。那怎么衡量公司的成长呢?得拿我们公司打造的合作网络,以及这个网络的分工程度来衡量。

如果我们真的如愿成了这个时代最好的知识服务公司,那一定是因为这个时代最优质的知识服务者,上下游的供应商,最好的需要知识服务的用户,都跟我们形成了密切的网络关系。有了这个网络,才会在这个基础上接连发生连我们自己也无法预料的奇妙的事情,下一步的创新才能展开。

文一教授的这本《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的电子版,我们联系清华大学出版社,给到了一个独家特价。点击这期节目的音频文稿,就可以购买,或者到首页搜索这本书《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最近,我们对“得到”电子书的阅读体验做了重大升级,所以建议你更新最新版本的得到APP,一起体验一下。

明天我们继续介绍这本《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明天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