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到底什么才是你的?
飞机颠簸的那一刻,你怕过吗?
国庆长假前,去了一趟东北,回来时,东北正下着秋雨,从沈阳飞往无锡的飞机,起飞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风雨中颠簸摇晃。
我坐在靠窗的位置,眼睛下意识的看向窗外,事实上,被雨打湿的舷窗一片模糊,根本看不出外面的世界,心中的不安随着摇晃时间的拉长,急剧攀升。
只听到坐在后排的同行者说“飞机每晃一次,背后一身冷汗”,他说的可能略感微夸张,但我的脑中分明也闪着不祥之感,只是没有说出口而已,那一刻,除了听天由命,别无他法。
我们究竟在怕什么?
在颠簸摇晃时脑中早就搜索过一条常识:飞机事故一般发生在起飞和降落的20分钟内,其他的正常航行很少会失事,我们害怕的无非是飞机会失事,那将意味着生命的意外终结。
虽然死亡是这世间所有生物的最终归宿,但面对死亡深感恐惧,置身事外时,我们可以洒脱的说“接受生活的任何安排”,当生活真把变故推到眼前,还有几个人能真正不焦虑、不在乎的呢?
李开复在53岁被确诊为4期淋巴癌后,那支曾为上万册图书签过名的笔,在他手里几乎握不住,4个小时也没写完一页纸的遗嘱。他真正悲伤的不是感到生命马上要终结,而是他健康的时候,把太多的时间给了工作,太少的爱与时间给家人。
护士兼作家邦妮.韦尔在《临终前最后悔的五件事》中提到:许多人后悔过于专注工作,而没用更多的时间陪伴爱的人。她这样写道“生命的最后几周,就只剩下爱和感情了”
中国人对身后事,大部分采取驼鸟政策逃避,不敢直视,从小受的教育,也让我们忌讳提及“死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意识到,还有许多事没有做安排,才意识到带不走世间任何一样东西,相信大家对下面这个故事不陌生。
这世间到底什么才是你的?
有个男人死了,他刚刚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如此短暂,他看见佛祖手拎一个箱子向他走来。
佛祖说:“好了,我们走吧。”
男子说:“这么快?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
佛祖说:“很抱歉,但你的时间到了。”
男人问佛祖:“这箱子里是什么?”
佛祖说:“是你的遗物。”
男人疑惑地说:“我的遗物?是衣服和钱吗?”
佛祖说:“那些东西从来就不是你的,它们属于地球。”
男人又问:“是我的记忆吗?”
佛祖说:“不是,它们属于时间。”
男人猜测:“是我的天赋?”
佛祖回答:“不是,它们属于境遇。”
男人问:“难道是我的朋友和家人?”
佛祖说:“不,孩子,他们属于你走过的旅途。”
男人追问:“是我的妻子和孩子们?”
佛祖说:“不,他们属于你的心。”
男人说:“那么一定是我的躯体。”
佛祖:“不,你的躯体属于尘埃。
最后,男人肯定地说:“那一定是我的灵魂!”
佛祖一笑而过:“孩子你完全错了,你的灵魂属于我。”
男人眼含泪水,从佛祖手中接过并打开了箱子——里面空空如也!
他泪流满面,心碎地问佛祖:“难道我从来没拥有过任何东西吗?”
佛祖:“是的,世间没有任何东西是真正属于你。”
男人:“那么,什么是我的呢?”
佛祖:“你活着时候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你的。”
怕有何用,过好活着的每一个瞬间,才是对生命最好的回应。
《直视骄阳》的作者亚隆在书中指出:对死亡的恐惧常与人生虚度的感觉紧密相关,越感到没有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越强烈,越不能充分体验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
生活有时会突然甩给你一记响亮的耳光,快的让人防不胜防,来不及回应,只要认真的活过,没有敷衍过自己,我相信短暂的慌乱后,把注意力集中到“现在”摇晃的这一刻,不逃避,勇敢直面,终能回归平静。
也许用这句话来总结更合适“人生不过是一场自己说服自己,自己看见自己,自己给自己心安的过程。”
尼采说过,我们是自己人生剧本的缔造者,对待生命,不妨冒险一点,因为我们好歹要失去它。
往期文章
0、夜幕下的哈尔滨
1、过程就是奖励
8、身边的小确幸
9、身边的断舍离
10、除了生死 其他都是小事
11、你找到人生灯塔了吗?
12、四十岁的人生 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