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介宾脾胃论06

2023-08-09  本文已影响0人  乐德乐

又引《本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此之谓气者,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气或乖错,人何以生?此病从脾胃生者四也。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这句话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但原文称引自《本论》,不知《本论》是否就是《六节藏象论》,查《素问·病本论》中则没有这句话。

《灵枢,决气篇》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东垣老人把这两段话联系起来,认为上焦的作用是开发五气,输布五谷精气至全身,以温养肌肤毛发,就像雾露润泽万物一样。五谷精气如果出问题了,人怎么能活呢?这是脾胃不养导致疾病的第四个原因。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依赖于天地之气,五气为天气,五味,即水谷之气,为地气。地气是通过脾胃的运化输布全身的,脾胃如果出问题,人就不可能健康。

夫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实实虚虚,如此死者,医杀之耳。然则奈何?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又曰: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

上文所说的“有余”乃指五脏邪气有余,正气不足,《素问·调经论》列举了五有余病证,即(心)神有余则笑不休,(肺)气有余则咳喘上气,(肝)血有余则怒,(脾)形有余则腹胀、二便不利,(肾)志有余则腹胀,飧泻。

东垣老人认为,情志内伤脾胃,脾胃不和,则水谷精微不能输布全身,进而导致元气得不到充养;外感五邪,则首先伤人体形,即体形受伤,属于有余,这种情况需要用泻法治疗。而五脏受伤,属于不足,需要用补法治疗。明明是内伤不足的毛病,如果误认为是外感邪气之病,反而去用泻法,则身体就会虚上加虚。实证却用补法,虚证却用泻法,这样病死的人,实在是医生杀了他。

正确的治法是,应当用辛甘温的药剂补脾胃,让阳气升上来,同时用甘寒之药泻去邪火,这样病就能痊愈了。《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劳者温之,损者温之。”东垣老人据此提出,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

诸如此论,皆东垣独得之见也。 兹察其所谓苍天贵清净,阳气恶烦劳者,此指劳倦之为病也。所谓收藏令行,故其人夭者,此指阴盛阳衰之为病也。所谓春气升则万物安者,此指降则无生之为病也。所谓气或乖错,人何以生者,此指阳气受伤之为病也。东垣此言,其垂惠后世,开导末学之功,诚非小矣。

 张介宾说,以上这些观点都属于是东垣老人独到见解。 东垣老人所说的“苍天贵清净,阳气恶烦劳”,乃是指劳倦致病;所说的“收藏令行,故其人夭”,乃是阴盛阳衰致病;所说“春气升则万物安”,乃指精微之气不能上升滋养全身而致病;所说“气或乖错,人何以生”,乃是阳气受伤而致病。东垣老人的这些见解,对后世帮助很大,对开导后世学医者,作用实在不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