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热爱,对抗全世界
新海诚的《天气之子》令我眼前一亮。或许可以用潜意识理论来阐述这部动画。
新海诚逃离家族的期望,决心离家出走,独自一人到东京追寻自己的动画梦想。当时的日本社会充满压抑和阴暗,人们渴望阳光的艺术。一方面怀着对动画的深深的爱,另一方面也是谋生的必要,新海诚为人们制作了一部又一部的温暖的动画,给众人的生活带来阳光,亲密,和慰藉。然而一部部动画只是转瞬即逝的阳光泡沫。实际上,日本社会的阴暗乌云非但没有解决,反而越来越黑暗。然而,尝到动画的愉悦的人们却越发希望动画能拯救他们脱离灰暗的生活。动画从业者们没有思考,默然地接受了这一命运。因此,动画变得越来越商业化,越来越庸俗化。
新海诚痛心地发现动画已然透支其艺术生命力,他开始悔恨自己对于动画的商业性表达。然而此时有人表示,动画就应该这样做。为了全日本人民的幸福和快乐,牺牲动画这一艺术是值得的。动画在这种诅咒或者胁迫下放弃了其存在的价值,构建出了一个灿烂的虚幻世界。新海诚拒绝这种胁迫,反对对于动画的牺牲。他决心把动画从集体的桎梏中解救出来。他直白地喊话,无论日本烂成什么样,都不应该牺牲动画的独立性。如果灰暗压抑是社会演变中的应有命运,那么人们就应该学会接受,而不是无能地自我麻醉逃避。他主张作为艺术的动画要卸下拯救大众的责任,独立地生长发展。至少艺术家要对此有清晰的认识,拒绝社会的诅咒。
且不说,新海诚的观点是否偏颇。他所发出的声音确实是一个独特的艺术态度。艺术家站出来反抗集体社会对于艺术的娱乐化。他痛诉,多少天才被诓骗去制造媚俗的作品;多少艺术沦落为乏味的形式;人们是否还记得,艺术本是通达神灵,天人感应的行动。《天气之子》只是披了一层少男少女青春恋爱的皮,实则是47岁的新海诚写给动画这门年轻艺术的情书。“如果不是你,一切没有意义”。他在影片中寻回了被遗忘了两百年的浪漫主义。结局时刻,男主角简直被雪莱,拜伦,海涅,普希金等诗人附体。
恩格斯说:“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如何处理和社会的关系上,日本的艺术家们依然保持领先。好奇日本接下来会不会有浪漫主义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