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桥》:令人唏嘘的真实生活

2020-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暖饭

自从《玛嘉烈与大卫绿豆》后,感觉很久未看到林保怡的作品了,在期盼中迎来的《叹息桥》,一如既往的没有令人失望。

除了延续前部作品的“性冷淡”风外,这次《叹息桥》在构图上,每一个镜头可以说虽生活化却近乎唯美。而比构图更令人惊叹的是时间与情感的流畅切换,看似很杂,实而不乱。

很多人反应看不懂或者看不下去。大概原因应该有两个:一是平时快餐影视看的过多,以至于无法静下心来看,甚至连人物的过往和现在都无法切换清楚;二是剧情太过写实,实到那么多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里其实掩盖了无数的内心波涛汹涌或无可奈何,在剧中旁观别人的生活是一种放松或反思,而在一部赤裸裸直面自己的剧里,有些人真的会选择逃避。

剧中每个人都看似平淡无奇,却都带有“很强”的个性,细想起来无一完美,就像是自己的某位同事、邻居、朋友甚至是自己。李子勇和方小薇都是看重“做”多于“说”的人,也都很会替对方考虑,却唯独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与委屈,总期待自己不说对方亦懂得,然而结局事与愿违。何乐儿与胡启源都是在温室长大的人,父亲的宠溺与母亲的严格是两种教育的极端,但两个人的个性却都看似与世无争的简单,其实纯粹的自我自私。无论是胡启源长期住在何乐儿家,还是何乐儿迫切的选择与胡启源结婚,所有的选择都来自于如何让自己更加省事,而非发自内心的爱与付出。梁淑媛的病态感情与病态个性成为一种恶性循环,让人看不到任何所谓希望的光,但那个身有病,心明亮的儿子却照亮了生活的阴暗面。

作为旁观者,总是可以清晰的看透怎样的选择更幸福,而处于当事人的位置时,每个人的选择都被自我个性增加了局限的束缚,比起逃避,似乎接受才是更应该做的事情。人生那有那么多如果,不过是一条串联自己无数选择的路,也许往前看永远是未知,但往回凝视,你总可以看到自己过往的心境。

想起方小薇满脸笑容接李子勇的越洋电话,李子勇为方小薇还债的奋不顾身,我们其实还是会被感动;看着胡启源和何乐儿婚礼上毫无幸福感、各自的复杂表情,我们其实还是会觉得无奈;而多年后,即使李子勇说出了当年的真相,他和方小薇也只能隔着一道门各自哭泣,我们终于和他们一样,心痛依然要接受。

事情本身是具有三面性的,你的一面,我的一面,还有事实真相的一面。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记忆和描述过往,而当看完15集的《叹息桥》后,才发现,曾经我们竭尽全力去追求的真相,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并没有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在当时,你感知到的是什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不同的感知带来截然不同的选择和结局,只希望最后你更多的感受是幸福,而不是唏嘘的叹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