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读书简友广场

2021-04-19

2021-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夜栀萱

2021/4/19周一晴《别想太多啦》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精华版解读。

今天我们要讲的书是《别想太多啦》。

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是否总感觉自己很烦?做什么都没意思?做什么都好沮丧?

比如人际关系中你很苦恼有人在你背后指手画脚。

又比如你看见别人都有事可以做,自己却“无所事事”,为自己浪费的时间感到扼腕。

也许你想把人生过得简单点,但不知道怎么过才好?这一生到底怎么过?怎么活才好?

怎么样?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有趣的是,在这个生活步骤加快的年代这种忧虑的现象还非常普遍,甚至不限于个人。

例如今年毕业生就会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通不过而焦头烂额,毕业生也会很失望地感叹找工作太难,作为老师的会感叹自己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

你是不是开始想了,这世间的烦恼怎么这么多呢?难道天生就该我们这样焦虑,烦恼吗?

今天这本书,就将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是名取芳彦,他是日本超人气禅师。

这本书主要是对日常生活中的烦恼,进行身临其境的分析,并提出104个“别想太多”的练习,让人不再忧郁,焦躁,闷闷不乐。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精华内容。

回到刚刚那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总会感觉到忧郁和焦躁?

答案其实很简单,人生本就充满苦难,快乐不快乐都会过完这一天,慢慢的就是一生。

很多人都在说:世界很美好。但生活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这完全是两回事。

只不过,很多人都存在认知上的偏差。他们觉得,既然大千世界繁花似锦,那我的人生理所当然地应该一帆风顺,无忧无虑。

也正因为这样,当许多人遭遇挫折,便会感叹运气不好,命运不公,哀叹连连。

每到这个时候,有的人会选择一直拖延,好像一直拖下去,问题就会消失。

有的人会选择无视,好像问题不存在一样。

还有人干脆借助药物,酒精,甚至毒品等会上瘾的物质来麻痹自己,让自己在恍惚中换得一丝解脱和短暂的愉悦感。

可惜生活并不会因为人的退缩而改变,它只是无情地看着我们。

你越是畏惧不前,它就越是“张牙舞爪”,让你不敢前行。

而许多人之所以退缩,其实原因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害怕未知。

很多人觉得愁苦异常,经常去抗拒,很多人都在忧虑未来,害怕未知。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不害怕未知,也不焦虑未来呢?

答案就是:好好活在此时此刻此地。

其实本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思维方式;第二部分方法方式;第三部分人生公式。

首先,我们来说第一部分:思维方式

心情忧郁该怎么想?

坏情绪任他自由来去。

我们可以像发现礼物一样发现自己的坏情绪,因为这是一次发现潜意识的机会,看是什么一直干扰我们,多问几个为什么?什么原因?

发生坏情绪的时候,我们会不想说话,作者用了三天的时间去与自己的坏情绪共处,并且去发现它产生的原因。

很多人很抗拒这种坏情绪以至于这种情绪变本加厉,让人更加闷闷不乐。

所以,第一个思维方式是去接纳它的存在,并且去分析它存在的原因,这样才会更加让我们接受真实的自己。

第二部分:方式方法

文中作者提供了的104套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练习钝感力

所谓钝感力就是“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而现实是在这个生活节奏加快的年代,我们急着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我们拼命赚钱,我们不断追求完美,不断追求卓越,不给自己停下来喘口气的机会。

日光东照宫的阳明门,所有的柱子都和树木生长的方向相同,只有一根柱子上下颠倒。对于这一特殊之处,导游解说道:“如果太整齐,妖怪就会进入,因此才这一做。”

从导游的解说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越接近完美的东西,越危险。

许多人活或物精准到丝毫不差,出一点出差可能就跟雪崩一样。因此,某种程度的“适度”反而强大,也正因为这种强大,才能做到“适度”。

任何事物都是物极必反的。所以需要我们练习钝感力,把心变得粗糙一点,或许人生会是另一番新天地。

第三部分:人生公式

作者说人生需要活在此时此刻

活在此时此刻是一种人生大智慧,人们只是担心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其实不然,每一天都不会白白度过,生活藏了很多糖果需要我们耐心点去发现。

“无所事事”的日子才是最棒的,我们是否把所有的心都集中在大事上,而忽略了身边的美好。

比如为了赶方案,匆忙吃了饭。

比如为了上培训课,忽略了与家人共处的时间。

活在当下就是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生命发生的事情无论好坏都是由我们自己去定义的,改变思维方式,养成好的习惯,活在此时此刻就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