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用户眼里的得到品控手册
品控手册的第一次发布引来的大量内容创业者的关注,他们希望可以在品控手册中找到这个产品成功的一些内在逻辑。也有很多行业人士对品控手册做了不同角度的解读。这一次,我想从一个非资深用户的角度,来谈一谈这份品控手册给我的一些启发。
简单介绍一下背景,我2016年8月开始订阅得到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2017年12月订阅《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精品课《有效打造个人品牌》,累计的学习时常是200个小时,相比动不动就上千小时学习时长的人来讲,只能算是一个非资深用户。
最显而易见的,帮助自己快速的理清了得到APP上不同产品的定位,对于之前没有用过的产品也有了一定认识。得到的产品中,罗辑思维和李翔商业内参可以看做是一个免费的引流产品,有信息量,有广度,但是并不成体系。年度订阅专栏是重点打造的产品,通过一年时间的持续学习,体系化的掌握某一学科知识。年度订阅专栏时间长度过长,用户使用频次会逐渐降低。后来就有了大师课,为期一个月到三个月。这种课程信息量更大,也有体系化的专业知识,用户在短期的投入后也能获得充分的认知升级,应该会成为后续得到的重点产品。
还有之前一直比较排斥的每天听本书。我一直觉得这个产品只会降低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能力,是懒人才会去做的事情,如果真的要自我提升,这个产品完全没有必要用。看到得到对这个产品的打磨之后。解说者对于书籍的解读会放在一个在更广阔的的知识谱系中,实际上和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和现在《一千零一夜》有类似的功能,更容易理解一本书,同时视野会更开阔。
因为得到最初定位的一群人,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他们在自己专业领域都有一定积累,但是在通识和博雅上不一定足够,在最新的商业趋势上也不一定看得清,这个产品能够满足这个多样化的需求。
对于我而言,如果后续要订阅这个产品,更多的考虑可能就是背后一套读书的方法论,这可能是对自己在阅读能力的提升上有一个助推作用。
得到是一个碎片化时间段进行体系化学习的有力工具。年度订阅专栏就是这么一个产品,体系化的知识在优秀导师的课程中,分割成大的模块,大的模块再进一步分割成每天10分钟的音频,在加上文字稿。可以在每天持续的学习中,获的一个个封装好的小知识点进行交付。最重要的,订阅专栏本身的设定里面对于课程就有一个导航的要求,就是说,要定期的让读者知道自己在一个知识体系中的什么样的节点上。互联网拉近了普通人接触这些知识的距离,得到的用户思维把这些知识打造的更加有体验感。问题点就是一个人的持续学习你吧,就拿我之前订阅的两个专栏,刚开始的三个月都很兴奋,但是后续注意力就会移开到别的领域,这就很麻烦。不过这应该是自身需要去完善的地方。
另外的三个启发,存量知识和增量知识的分类给了自己大的轮廓去理解自己的认知盲区,大师课和每天听本书的可以成为一个的工具,快速进入一个陌生领域,掌握最少必要知识。新的知识城邦模块,留言可以成为自己利用学习扩展社交,增强弱连接的手段。
谈两点不好的地方。
得到很强调内容产品的交付感和用户的获得感。这很容易给用户造成一种错觉,就是听完就是学到。但是,但凡学习从来就不是这么愉悦的过程,如果仅仅只感到愉悦,可能只会有学到知识的幻觉。得到的内容打造有一个核心的原则是为用户的认知升级赋能。但是知识的掌握并非是仅仅有了一个获得感就是一个结束,而需要更多的理解分析和思考,要避免用他人的思考,代替自己的思考。这个是得到做不到的事情,即使可以做到,也需要自我的更多训练,就是反复琢磨作者的思路。
得到以音频作为载体,是碎片化时间学习的很好载体,在这件事情上,得到的团队进行了十分细致的打磨,甚至做了一个自然语言的内容打磨体系。理由是口语化交流存在了上百万年,而书面化的表达也就几百年的事情。音频有更强的用户体验感,自有道理,但是也要防止跌入的陷阱。文字作为知识载体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更多的主观能动性。音频内容越是打磨的精细,越是强制性的在占用一段时间,因为声音转瞬即逝,不像文字可以让人更加关注。他只能作为一开阔视野的工具,需要配合文字阅读。听得懂,用得上,帮用户省时间,增强时间密度,这些理念都没有错。但是对于一个真正想要获得认知升级的人而言,得到从来都是一个窗口,而不应该成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