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th之第四十天复盘‖读书分享
活成了自己讨厌的人
————————————读《沧浪之水》有感
读完之后,感慨万千,提到这本书,是新班主任推荐我们公共管理系学生必读书目。
一开始看到这名字,好像没有任何欲望想要打开它,后来读了第一页,就想读第二页,就这样一直坚持下来,还好,完成了自己今年第一周的计划!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博士毕业生因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从一开始的抵触对抗到后来的服从再到最后的同化,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官场的黑暗以及为当今中国反腐倡廉的决心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合上书卷,满脑子都是关于环境对人的影响。作为一名刚博士毕业的大学生,手无缚鸡之力的学者,每当在课堂上,都会特别痛心中国老百姓的生存现状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一开始的池大为是一个善良大方的人,看到路边乞讨的人都会忍不住上前捐赠自己不多的奖金,即使自己过的穷困潦倒;出去调研,看到领导要求虚报数目,都会据理力争。后来当比他年少的人,官职比他高,生活条件比他好,在老婆、内心等等多重压力下,他开始改变自己的初衷,慢慢地变成了一个为了追求利益、头衔都不惧做出卑微的做法。后来随着官职的不断竞升,他慢慢的不为这种行为感到羞耻,而且还从中使家庭变得和睦了,内心也没那么挣扎了。
不难看出,在中国,为什么贪污腐败如此严重?
其次,官场的黑暗问题根深蒂固。为了政绩虚报数目、为了不被推翻自己的成果,选择一个支持自己的人来继承职位。
最后,看到大为在父亲墓前的独白反思“说到青春的信念,这信念曾像日出东方一样坚定。突然,都沉默了。我们今日的成功超出了当年的想象,可真诚和信念却只存在于回忆之中。只要将目光转向现实,思维就本能地驶向另一条轨道。在那里才有成功,而成功就是一切,别的说什么都变得意义暧昧,成为多余。在没有天然尺度的世界上,信念就是最后的尺度,你无怨无悔。而我,你的儿子,却在大势所趋别无选择的口实之中,随波逐流地走上了另一条道路。那里有鲜花,有掌声,有虚拟的尊严和真实的利益。于是我失去了信念,放弃了坚守,成为了一个被迫的虚无主义者。我的心中也有隐痛,用洒脱掩饰起来的隐痛,无法与别人交流的隐痛,这是一个时代的苦闷。请原谅我没有力量拒绝,儿子是俗骨凡胎,也不可能以下地狱的决心去追求那些被时间规定了不可能的东西。父亲,我理解你,你是真实的,这种真实我已经感到生疏,现在又强烈地感到了它的存在。可不知你是不是也能理解另外一种真实?父亲,现在是我,你的儿子,站在这里在世纪末的人生之旅中,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了这样的境地,这简直就是历史的安排,而个人不过是被生存的本能推着走罢了。这是宿命,宿命,无需讨论,无可选择,也无法改变。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失去了精神的根基,成为了悬浮一族。我们在随波逐流之中变成了新型的知识分子,没有“三不朽”的使命意识,没有天下千秋的承担情怀,没有流芳千古的虚妄幻想。时代给了我们足够的智慧看清事情的真相,我们因而也不再向自己虚构神圣预设终极,不再去追求那种不可能的可能性。我们是胜利的失败者,又是失败的胜利者,是儒雅的俗人,又是庸俗的雅人。我们以前辈的方式说话,但本质上却没有力量超出生存者的境界。对世界我们什么都不是,对自己就是一切,我们被这种残酷的真实击败了,从内部被击败了。我们没有力量面对那些严峻的话题,关于身份,关于灵魂,于是怯懦而虚伪地设想那些问题并不存在,生存才是唯一的真实。我们曾经拥有终极,而终级在今天已经变成了我们自己。生命的意义之源突然中断,梦想成为梦想,我们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了永远的精神流浪者。天下千秋已经渺远,自己这一辈子却如此真实。当一己之瞬间成为天下之永恒,我们就与乐观主义作了最后的诀别,毕竟,人只能在自身之外而不可能以自己为目标建构崇高,建构形而上的意义世界。悲剧在时间的巨掌中已经注定,我们还没来得及细想就进入了铺就的轨道。对我们而言,这个事实只能接爱,而无你对世界的理解有着浪漫的崇高,而没有现实的庸人气息。我理解你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姿态,那样从容不迫地走了牺牲的道路,甚至不去细想这种牺牲的意义。在你看来,原则是不能够经过精心计算的,你是大智若愚。”
这引发了我的思考:人生慢慢长路,为生活所迫,我们最后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这真的是我们追求的目的吗?
只希望做好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反思:读书时没有及时做记录反思,导致看到最后有点忘记前面的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