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的道理,明白得早晚却有天壤之别
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1.
小时候,邻居家有位非常可爱的老奶奶,生平两大爱好:攀比与吹牛。
每逢闲暇,必要走家串户,一屁股坐下,直奔主题:最近又发生哪些领她感到自豪的事情。末了还不忘追问一下对方,你家最近过得如何呀?
久而久之,鼻头没少碰灰。
有意思的是,老奶奶与母亲的关系却一直非常好,她最爱来我们家串门吹牛,母亲也成了她的最佳听众。
那时候我就想不通:别人都烦,母亲就不烦吗?听别人坐在自己家里讲她们家的那些光荣事迹,心里不会不好受?
观察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母亲何止是不烦,反倒还乐在其中。每当老太太像怀里揣着宝贝似的兴冲冲往我们家这走,正在收拾碗筷的母亲嘴角就会扬起神秘的微笑。
接下来就是双方长达两小时左右的亲切交谈了,全程母亲都十分真诚地倾听着对方的牛皮,有时还会对某些细节进行发自肺腑地确认,感叹点赞欢呼声不绝于耳,让老奶奶高兴得唾沫横飞。
更有甚者,每当老太太问出那句:你家呢,你家在这方面怎么样?
我那实诚得令人心疼的老母亲,都会心悦诚服地跟人家说:不行不行,我们家在这方面啊,可真是比不上你们家。
有一次我怒其不争,等老奶奶走后,直接问母亲:妈,咱能有点出息不,对方那么烦人,你不但不怼回去,反倒顺着人家说,何苦这么为难自己呢?
母亲一脸的天真无邪,瞪大眼睛说:妈从没觉得过她烦人啊?更没为难过自己啊。
我不信邪:不可能,所有人都受不了她,你怎么能受得了?
母亲说:我也没感觉遭罪啊,我跟她聊天挺开心的啊。她这人我知道,吹牛能让她感到快乐。妈这人你也知道,跟人说说话就会开心。你看,我们俩井水不犯河水,她吹完了,比完了,开心了,妈和她聊完了,不寂寞了,也开心,大家都开心,你说这多好。
我彻底哑口无言,却也瞬间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一旦找到了自己幸福感的最终来源,就会特别“无敌”。
2.
母亲是个宽厚务实的人,日子过得好坏在她眼里,只取决于一家人到底过得怎么样,跟别人眼里和嘴里的事,仿佛没有丝毫的关系。所以,如果她对别人的夸口表示赞赏,那便是真心的赞赏,同时还不会不扰乱自己的心境。因为她看重的点,不是这个。
老奶奶虚荣心强一些,她的幸福感指向于外在。也就是说,让别人觉得她过得好,比她自己本身过得好,对她而言,更重要。她自己如果开心了,她不会多高兴,但如果有人趴在耳边告诉她:哇,你过得真好真幸福啊,她哪怕喝的是苦水,也会觉得甜。
我一度是看好母亲,鄙视老奶奶的。
后来一点点长大,我竟然觉得,此二人同样值得钦佩。因为她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那就是她们俩都非常非常地清楚,对自己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并且都有勇气去追求;她们都活得特明白,也就是说,都知道自己的幸福来源在哪里。
母亲的一生是幸福的,她拿到了大部分她想要的东西。老奶奶幸福吗?我觉得也同样幸福,我们可以说她活得很狭隘很无聊甚至很愚蠢,但她做的所有事,都在十分精准有目的的满足着自己,一步都没偏。
当然,追逐自己幸福感的同时,尽量不要影响其他人,这是根本前提。
但老奶奶到后来也不会影响其他人了,她只去我家,只和母亲聊,我每次放学回家,看到俩人坐在那一句接一句地说着话,就像看到了两个世界上最有智慧的身影。
3.
前两天在火车上,遇到一位母校的学弟,我们聊了一路,话题打开后,他十分凝重的问我:学长,你们那届的同学里,现在哪个混的最好?
我一愣神,想了又想,说出了一位女同学。他忙不迭追问,这位标杆级别的学姐,目前在哪高就。
我简单说了下这位人生标杆目前的工作单位和任职情况,换来了学弟一声惊讶的“啊?!”
我问啊什么?认识?他连连摇头,反问道:就赚这点儿吗?这能叫混得好?
我恍然大悟:啊,原来你问的是谁赚的最多啊,那当然不是她啦,工资高的也有。
他感叹道:工资高不就是混得好嘛。
我连忙打断:工资高不叫混得好,幸福感强叫混得好。
他笑了:难道不是越有钱幸福感就越强吗?
我原来也这么想,但这么多年来,我发现,幸福感这个词儿,是一个十分个性的词,也是个相对的概念。
说的精确点,幸福感不等于大众标准,幸福感等于一个人所拥有或追求着的,占他想要的百分比,谁的数值大,谁就更幸福。
对于一个家里已经有了足够的盐,并且也不是特别爱吃咸的人,抢盐抢得再多,我也不觉得他幸福。
我提到的那位女同学,她的收入的确不够惊人,但在她所在的小城市来讲,也足够日常开销。并且,看问题要全面,她找到了一位真心喜欢且人也很nice的好老公,俩人过着共同梦寐以求的温馨小日子。
当然,把这种幸福套用在我另一个于某一线城市月入不菲的仁兄上,他会急的直跳脚。
人和人的幸福感来源是不同的,赚的少不可悲,忙成狗也不可悲,本来就爱吃米饭的人,听人家说或者看别人吃馒头香,就狠命抢馒头,往嘴里塞的人,才可悲。
当然,第一件要做的事是,想清楚或者多尝试一下,看自己爱吃米饭,还是爱吃馒头。
4.
我不知花了多长时间,付出了多少代价,才真正明白一句话,那就是:大家觉得好,和你自己觉得好,是有区别的。而且这个区别,很大。
当然,对某一种人来说,这个区别很小,那就是这种人他的幸福感,本身大部分就来自于:他人的看法。这也同样无可厚非,只要他心里清楚这个事实就好了。
我原本就是这样的人,我的幸福感一度来源于他人的评价。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赢得他人的好评,下了很多功夫,做了很多不好不坏的事。
后来我发现这个来源不是太靠谱:一是评价者太多并且太多元了;二是在生命的不同阶段,评价者是换了一茬又一茬,这还得逼着我来回改良,迎合上每一茬的标准和口味;三是评价者本身就不太靠谱啊,他们有的连自己都不清楚啥是好的,今天目光闭塞觉得红色好看,明天眼界大开又改绿的了,让我这个逢迎者幸福感极低。
说到这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之前的我是愚蠢的,转变之后的我才是明智的吗?
我觉得两种都不应该被否定。
之前的我幸福感就是来自于他人的评价,别人夸我,我爽,我就追。
之后的我并没有变得更聪明更高尚,只是幸福感来源不一样了,那就换条道接着跑。
当一艘船不知驶向何方,哪个方向刮来的风对它来讲,都算逆风。
时光短暂,生命宝贵,定要把资源集中起来,坚定且矫健地追求真正是自己想要的幸福。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进一寸,便有一寸的欢喜;否则走在别人的路上,哪怕进一丈,都要算在他人头上,那有什么开心。
希望你别爬到梯子顶端才发现上了邻居家的墙,“哪些是我想从生活里捞取的东西?我的幸福感来自于哪里”,这真的是一个最值得被考虑的大问题,并且,常问常新。
End.
各平台开白等事宜请给我的经纪人bingo_发送简信。(发送方式:点击蓝色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