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航:如果孩子可以选择,TA还会选你做TA的爸妈吗?
任何一个孩子都无法选择谁做他的父母,无论我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是美丽,还是丑陋,是不称职的爸妈,还是优秀的爸妈,孩子对我们都是那么的依赖,那么的不舍不弃,因为他无权选择。
但我们还是应该思考这样二个问题:
——如果我就是我的孩子,我会选择我自己做这个孩子的爸爸或妈妈吗?
——我觉得我自己是一个称职的爸爸或妈好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看看在孩子三岁以后,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有没有以下一些言行:
你怎么这么笨呢,简直比猪还笨;
你没长记性啊?
你真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像你现在这个样子长大了就只有去扫大街;
你只要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用管;
我怎么就生下了你这样一个不争气的孩子?
……
有没有平时又搂又抱,一做作业就鸡飞狗跳,又吼又叫这样一些现象。
有没有以工作忙为由,很少去陪伴孩子。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的,我们巴不得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奉献给孩子。
重要的是我们有爱自己孩子的能力吗?就像上述现象,孩子是很难感受到我们的爱的,不仅如此,我们还在不断的摧残孩子的自尊、自信,为孩子今后的成长、学业、人生埋下太多的隐患。
我们从未学过如何做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却成了把握孩子命运的重要角色。
一位陌生的妈妈通过微信加了我,说看了我在网上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以后,感觉很受启发、很受益,也非常喜欢。并把这些文章都收集起来了,准备等孩子再长大一些,再好好的用这些方法去教育孩子。
当我听到这话以后很是吃惊。这位妈妈和我在同一个群——简书的婚姻育儿专栏群。这个群应该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是要在婚姻育儿这个栏目里发表了文章才能进。由此可以判定这位妈妈应该是一位有一定教育观念,有知识的女性。
我问她孩子多大了,她说孩子现在还小呢,才两岁多。
听了这话,我当时就想到了一个小故事:
一位英国妇女,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可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教育为好,便去请教伟大的学者达尔文。
妇女问:“达尔文先生,您是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请问,你说孩子什么时候开始教育最好呢?”
达尔文问:“你的孩子多大了?”
妇女说:“她还小着呢,现在才2岁半。”
达尔文叹了一口气说:“唉,夫人,你对孩子的教育已经晚了2年半了。”
婴幼儿有巨大的学习潜力,3个月就能进行多种学习活动,1岁就能学会辨认物体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和方位。同时,婴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想象力和创造力,2~3岁是儿童图像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时期。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指出:孩子错过了成长敏感期,就像在打毛衣时漏了一针,是难以补救的。
中国也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这句话再直白一点,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七岁前所形成的一切,就已经决定了他的终生了。
虽然这是一句老话,但的确已经被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所证实。
无论从大脑发育的角度,还是性格、习惯形成的角度讲,0到6岁期间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无论对他今后的学业,还是人生道路都具有超出我们想象的重大影响。
而这之前只有家人才能影响到他们,所以我们才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终身班主任,而且是无论多么优秀的老师都不可替代的老师。
可就是这个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第一任老师、重要老师却不经过任何培训就可以上岗。
都是些无证驾驶的马路杀手,也难怪老师们都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父母们都说管一个孩子怎么就这么费力呢
我在一篇文章中曾说过——孩子今后的人生命运是好、是坏全由父母决定。苦不信这话,就先看看这样一个孩子。
八九岁能自由的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希腊语等六种语言;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
9岁考入哥廷根大学;
14岁获哲学博士学位;
16岁获法学博士学位;
23岁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之后一直在德国的著名大学教学;
有这样传奇经历的人,一定是个天才吧?
可恰恰相反,他就是一个先天不足的孩子。一生下来就四肢抽搐,呼吸急促。婴儿期,他的反应相当迟钝,显得极为痴呆,甚至他的母亲也绝望的说:“这样的傻孩子怎么教他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只是白费力气罢了。”
他的父亲也曾哀叹:“这是遭的什么罪呀!上帝怎么给了我这样一个傻孩子呢?”
但他的父亲没有绝望,他坚信只要教育得法,大多数孩子都会成为非凡的人才,对孩子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因此,他决定要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最后他终于用他坚定的信念,正确的教育方法方法改变了孩子的命运,成就了自己孩子的一生。
他就是老卡尔威特,这个孩子不用说是谁,大家也一定都知道了。
我们再看一个女孩的经历:
三岁半开口说话,六岁认识2000多汉字;
八岁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十岁,与父亲共同完成了12万字的童话故事《从哑女到神童》;
11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
16岁,以优异成绩提前学完高中课程考入辽宁师范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她的毕业论文被指导教授称赞为“可载入史册的精品”;
1997年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受到江泽民同志的接见;
2001年被美国劳德特大学录取,在这所世界一流的聋人大学攻读心理咨询专业硕士学位。
谁又能想到,取得这些成绩的竟是一位从小双耳全聋的女孩!而帮助他创造这些奇迹的父亲周弘,原来只是一家工厂的普通技术工人。通过他艰辛的付出,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由一个教育的门外汉,一跃成为新时代的教育专家,他创立的赏识教育理念,也让许多父母走出了家庭教育的误区。
这样的故事我们时常都能听到。
而我们自己所谓的非常聪明的孩子,怎么就那么厌学,甚至弃学了呢?
我常常在悔恨当中想象——如果我是我的孩子,我一定不会选择曾经的我做自己的父亲。
虽然现在看到自己的学生一个个发生逆转的时候,也有成就感,有欣喜,但怎么都无法换回对自己孩子的亏欠,因为那是一笔永远都无法偿还的债务。
经历了以后才像很多父母们一样悟到:
——什么样的成功都换不回教育孩子的失败。
我现在正在征集我写的《影响孩子一生的30天》新书内测读者。
如果你家有3到17岁的孩子,且愿意提前享用六个高效教育工具,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和谐,让孩子早日实现逆转,请与我联系。 微信号gzh0030
分享是一种美德,如果你喜欢本文,也请分享给你的朋友们!
行动才是一切改变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