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一些感悟,一些期待。
真的羡慕现在的小朋友,生活在物质条件充裕的年代。但与此同时,他们被父母赋予了更多的期望,生活状态完全和我小时候有所不同。
小时候因为是女孩的缘故,不太受爷爷奶奶待见。没有老人帮忙带,家里又有两个姐姐,父母还要为了生计而奔波。因此,印象中的小时候,爸妈总是忙,他们没空带我出去走走看看,旅游什么的也都是成年后自己出去的。姐姐后来因为照管不过来只能暂时让远在他乡的外婆还有姨妈帮忙照看。每天放学到家,父母还没回来,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无聊的我就自己爬到二楼的卧室一个人打开音乐课本,从一年级的歌曲唱到现在这学期教的歌。或者把语文课本,思想政治课本之类的拿出来躺着看,坐着念,唱着读,总之就是无聊到只能拿课本打发时间的状态。因为我也没啥玩具,电视机在一楼,节目那个时候也不太丰富,除了刚放学能看个动画片,其他也没啥让人留恋的了。周末在家也很无聊,还要被爸妈叫起来给他们做早餐,索性就去学校参加免费的硬笔书法班,或者是学校的军乐团,合唱团之类的。那个时候是真的喜欢写字,喜欢唱歌,所以跑老远去学校,不睡懒觉也超开心。
初中以后,周末的消遣就是老妈给我买的复读机了,把英语课本磁带翻来覆去地放,或者就是约着小伙伴一起跳皮筋,丢沙包。平时则是放学后和同学在乒乓球台上大战几百回合再回家,偶尔也逃课去打球。什么课外辅导书,不存在的,我都没有意识到还要额外学习这个事情,以为学习就是上课听讲,下课完成作业。连什么是预习什么是复习都没太搞明白。父母也只会说,要好好学习,考大学。怎么学?需要考虑哪些?平时时间怎么规划?他们给不了答案,我也无从知晓。甚至连自己的年级排名我都浑浑噩噩不知道!能不能考上重点高中,也没人帮我我分析过,我自己好像也是晚熟得很,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只听数学老师每天发火,说是班里同学成绩太差,作为班长的我却也无能为力。
高中时,才算是知道什么叫课外辅导书,听同学介绍,在校门一家书店买了一些,还和同桌交换着看,我买物理、英语,他买数学、化学。互相答应不要在上面写答案,不然对方就不好做题了。辅导机构嘛,那个时候也不太流行。至于消遣,娱乐什么的,就是周末和舍友吃两串烧烤,或者每人从家带一道菜然后聚餐,或者去同学家自己买菜做饭,吃饭聊天,听他们吹笛子,弹吉他唱歌,口琴也是在那个时候自己看着说明书学会的。钢琴那种高大上的玩意儿,我是没有这样的朋友圈的。要不就是几个同学一起去爬山,然后放风筝,或者打篮球之类不花钱的活动。假期里就是写写作业,看看各种电视连续剧,有时候就是和姐姐轮流做一家人的三餐。那个时候没有手机,不然还能打打网游啊之类的。要不就是听姐姐讲一些大学里的趣事。
成长过程中,父母并没有事无巨细为我谋划什么,那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层次,他们的条件不允许,但他们给我的底层代码注入的一直都是自强不息的正能量。他们管我比较少,但无形中培养了我的独立自主。学习上操心很少,但他们每天繁忙的为生活奔波却在我的内心树立了奋斗的榜样。要我假期里给他们做一日三餐,这个要求也让我体会到了做饭的乐趣和父母的不易。课后和同学一起的活动,父母也只是说不要回来太晚。给了我享受自由的空间。
而我的孩子呢,从出生就受到那么多双眼睛的关注,每个阶段都有全家人的充足陪伴。我在他身上倾注了极大的爱心、耐心与陪伴。这是我婴幼儿时期绝对没有享受到的待遇。我觉得他真的很幸福!但这种幸福,应该慢慢演变成一种放手。随着他的成长,他需要有更多自己的空间与自己独处,与父母以外的人相处,也需要面对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太过周到的照顾,已经不太适合这个阶段的他了。因为,这会让一个孩子失去体会自我探索与尝试的乐趣和成就感。因此,在新的一年,我将在心理上持续倾听,情感上持续关注,态度上持续耐心的同时,在事务上,与小朋友做更进一步的分离。希望你在妈妈给你的放飞自我中快乐成长,受伤后不忘身后的怀抱,充电完毕继续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与拥抱。也希望我,一如我的父母每年都有他们的奋斗计划一样,我能实现自己2020年对自己的承诺。希望,我会是你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