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的最好方式是输出,输出是输入的最好途径

2016-10-06  本文已影响0人  Rabbit622
输入的最好方式是输出,输出是输入的最好途径

六月份,我第一次报名参加了好报写作班,那时候,我将近三年没有进行写作了,长年累月中有意无意地积累了一些素材,有些甚至是不吐不快,所以六月份的写作,我显得底气十足,元气淋漓,也基本完成了三年来所有想说的话;

我觉得坚持一个月写作时间已经够长了,所以完成这个月以后,七月份我就停了。也不是说完全不写,只是想,没有群组约束,我的写作可能会更自由一些,可以更自由地看书,深入地想一些问题,而不必拘泥于每天不得不交的作业;但是实践证明,那个月我基本上没看什么书,也没写什么字。也就是说,没有群组约束的状态,就是会放任自由的状态,没有输入,也没有产出。

八月份,又开始了一个月的写作,但这个月,底气就没有那么足了,真正有质量的文章不到五篇,其余都是流水账似的应付性文字。这让我甚至对写作产生了厌倦,勉强完成了最后一篇作业,就溜之大吉。

九月份,基本上一个字也没写。逃出了写作任务的我,每天回家就是葛优躺在沙发上,看看电视,消遣的时间居多。虽说看了电视剧想写观后感,但在没有作业任务的约束下,一直拖延着。同样的,当初信誓旦旦要在没有作业任务的情况下,自由深入地看些书,尤其是想看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方面的书,但不知道为什么,也并没有看下去,读后感也就自然不用再提。

而在我闲散消遣的日子里,群里的姐妹却一直坚持写作,尤其握瑜姐应该已经坚持了八个月,鲁娜也至少有五六个月了(经确认她比握瑜姐少一个月)。她们一天也不间断地写,不仅有数量,而且多数都是上乘之作。让我这个对她们的写作只是抱着观望态度的人,也不禁肃然起敬。

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多的东西可写呢?他们就没有素材枯竭的时候吗?我遇到的问题他们有遇到过吗?他们是如何解决内在输入和向外输出的问题呢?

带着内心的愧疚感,和微蓝一起,又报了十月份的写作班,是因为不想再懒惰下去、也是因为自己不服输、想突破自己,更是为了寻求答案。

握瑜姐前两天写了一篇话剧观后感《京味大戏<银锭桥>上演一出精彩的生活流》,里面引用了很多对白,我忍不住问了她一句:瑜姐,你是边看话剧边记录吗?怎么能记住这么多台词?她回答说:不是,我买了剧本,看了两遍,才开始写的。其实,她能写这么好,做这么充分的准备原也在意料之中。有足够的输入,才可能有相应的输出。而如果对一件事情感兴趣,输入的最好方式就是输出,因为你想输出,才能更专注地输入,所以也可以说,输出是输入的最好途径。

群里的璞玉温润姐姐最近几天都在做关于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读书笔记。看起来这是一本非常复杂难懂的书,但璞玉姐姐每天认认真真做笔记,而且获得了简书首页推荐,对她来说是劳有所得。 我想这也是因为她有输出的愿望,所以才会认认真真地去读书吧。而借由输出这条途径,她会输入(获得)更加扎实的知识。

在这几天写作业的过程中,每天脑子里飘忽着一些不可捉摸的题目和思想,如果不写下来,就永远都抓不住。只有每天晚上坐在电脑前,理清思路,把脑子里那些想法一个字一个字地打出来,才觉得那些想法是真实存在的。看着脑子里那些想法变成文字,深深地感觉到输出的喜悦和重要性。而只有在输出的时候,才能感知到,有些东西是自己确确实实拥有了的。输入和输出此时变得密不可分。

在我们小时候,老师经常会提醒我们,如果想要很好地掌握新学的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找机会给小伙伴们讲一遍,你在给别人讲的过程中,自己也会越来越明了,对知识的理解越来越深。这个过程,其实也说明了,输入的最好方式是输出,输出是输入的最好途径。

本文仅对输入和输出的时效性生发讨论,用以抵抗自己拿来作借口的拖延症和惰性。至于有人说,即使输入了也不必那么急于输出呀,本人亦深感同意。那些潜藏在你的气质和谈吐里的潜移默化的输入,无论何时输出,都会一样动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