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简友广场

一万小时法则的魔力如何成真

2022-06-11  本文已影响0人  晴天爱写作

      如果我说老司机一定比新司机技术好、老医生一定比年轻医生医术高,你是不是赞同?大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认识,连成语都说“熟能生巧”,有名的“一万小时法则”也是这样说的,对一个技能,只要坚持练习一万个小时,你一定能够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可是,只要练习就可以进步是真的吗?

      我是一个有着十五年驾龄的老司机,可是我老公每次坐我开的车都会抱怨:“你为什么开了这么多年车,还跟个新手一样?”

      不会啊,我一点都不承认。当我是个新手司机的时候,我开车远远没有现在这么放松,我总是挺直了腰,双手握方向盘,眼睛紧紧盯着前方。有一次我开车出远门,开了三个小时的高速,回来我的脖子竟然像落枕一样疼痛,稍微转一下都不行,为此我做了一个星期的肩颈理疗。

      现在我开车已经变成了一件像走路、骑自行车一样自然的事情,我从来不会因为开车而紧张,哪怕是在最拥堵的路段艰难前行。我会舒服的倚在车座靠背上,放松我的腰。我会一只手握方向盘,另一只手可以空出来要么放在档位上,要么调调空调,要么理理头发,随心所欲。我的眼睛不再紧盯着前方,我也会偶尔瞥一眼路边惹眼的美女,看一眼围成一圈的人群,有时候还会瞅一眼手机。当然,我并不提倡大家这样做,我只是说一下我现在开车的状态,是这么放松自在,甚至不用思考。如果我走了一会神,我会发现,我正在沿着平时最常走的路线行进,就像大脑开启了自动导航系统。

      我开的如此熟练,为什么老公说我还像一个新手?

      大约是因为我停车时依旧不能一把倒进那个窄窄的车位,遇到狭窄的通道我依然会拿不准是否可以通过,遇到复杂的路况我甚至会茫然不知所措。

      我可以为我自己辩解一下的,那是因为我平时停车的地方很宽敞,很少时候遇到那么难停的车位,我平时走的路也很开阔,我鲜少经过那么逼仄的地方。我每天两点一线,都是走的固定路线,出门基本不用我开车,实在是没有机会见识复杂的路况啊。

      可是我也似乎觉得,我的车技自从达到熟练之后,就再也没有长劲了。

      为什么呢?

      我们要先搞清楚一个概念:“天真性练习”。当我们开始接触一项新的技能,从不会到熟练掌握,这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练习达到的。但是当我们做的“还不错”后,也就是我们的熟练程度得到了我们的满意,我们再重复做这件事就是天真性练习,我们将很难再有进步。也就是说,老司机也不一定开车技术有多好。老医生说不定还不如新医生,因为新医生刚从大学学习到了最新的科学技术。如果你进行的是天真性练习,那你会发现你没有成为大师,而是成为“熟练工”。

      如何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提高技能,成为专家,“一万小时法则”并没有骗我们,但是这种练习是有条件的,我们要进行“有目的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要有明确的练习目标,练习要是针对性的。比如,我开车知道自己的短板是倒车,那我就反复练习倒车。比如一个学钢琴的学生,在弹奏一首曲子的时候总是出很多错误,如果他只是弹了十遍,该错哪里还错哪里,那这种练习并不能使他弹得更好。如果他针对性的只练习错误的部分,要求自己一点不错的完成这部分,这种练习才是有效的。

      第二,练习要是专注的。这当然容易理解,三心二意是做不好任何事情的。你必须保证每次在做练习时,都是一门心思的,史蒂夫在安德斯·艾利克森记忆数字的实验中,都保持了极高的专注力,最终他做到了一次性记忆82个数字,名声大噪。

      第三,练习需要有反馈,练习时需要有人指出你的不足,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但是因为自己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由别人反馈更有效一些。所以无论是学习舞蹈,学习唱歌,还是学习写作或者制作小视频,你都要把你练习的变成作品展示出来,让它有得到反馈的机会,这对你的练习有很大的帮助,也会成为你继续练习的动力。

      第四点很重要,你要保证自己在拉伸区进行练习,如果做一件事让你觉得轻而易举没有压力,那说明这件事让你在舒适区,如果做一件事让你觉得难,但是努力还可以完成,说明在你的拉伸区,如果做一件事让你觉得特别困难,无法进行,那说明做这件事是在你的困难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一直待在舒适区,但是舒适区做的练习让你无法进步。困难区会打击你的积极性。所以,在拉伸区进行的练习最为有效,可以让你保持不停的突破和进步。

      做到以上几点,一万小时法则的魔法将在你身上实现魔力,你会成为你最想成为的大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