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时代的枣庄国学与传统文化人文社科

这片土地,曾经见证过神与神的战争 | 神话时代的枣庄

2018-01-16  本文已影响19人  枣庄档案

中国文化气象万千。一般来说,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准确地说是由华夏族与“四夷”族创造的。

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历程中,三代文明的轴心是沿黄河中下游流域而东西向的。这一大势,造就了整个中国古代史,就是夷夏的融合史。在满天星斗般的中国早期文明中,东夷人创造了“大中国”的早期文明。

李乃慰《黄帝战蚩尤》

从枣庄北辛遗址的北辛文化开始,至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是恢宏悠远东夷族团的完整文化谱系。这个谱系,弦诵着东夷族人的生命之歌,奔腾着东夷族人生生不息的川流,一点一点地回放着东夷族人金质般的文化性格底色。这些精神上的东西,也许早已化入了我们的骨髓和血脉中了。

所谓东夷族文化上的概念,从广义上说,“凡在殷商西周以前,或与殷商西周同时,所有在今山东全省境内,及河南省之东部、江苏之北部、安徽之东北角,或兼及河北省之渤河岸,并跨海而包括辽东朝鲜的两岸……诸姓,全叫做夷”。

从狭义上讲,东夷是商末“征尸方所至之地有在淮河流域者,则殷代之尸方乃合山东之岛夷与淮夷而言。”多数学者认为,“东夷族”的概念是指生活在今山东省及其周围地区的原住民族。

前掌大遗址“史”字铭文铜爵

有关东夷族称的确切记载,迄今最早见诸商代的甲骨文,初写作“尸”,是古人蹲坐或踞坐习惯的摹写。到西周春秋之际,“尸”字才演变为“夷”字。不过历史学上的“东夷”概念,为上古海岱居民的总称,是与西戎、北狄、南蛮相对而言的。史载族称虽晚,但东夷历史源远流长,上溯到远古,下贯至两周,博大和气派如钟子期所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东夷族的发源地和聚居地是山东。

但是,东夷族人分布范围很广,大量的考古发掘资料证明,在整个新石器时代,东夷人的史前文化不停地向周围传播。到了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东夷人足迹不仅踏遍今山东省全境,以及与其相邻的苏北、皖北和豫东交界处,还进入到今日的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北等省地。在这一时期,东夷人还直接参加了中原文化的建设和文明的缔造工作。大汶口文化遗址在今河南的洛阳、周口、许昌、信阳、驻马店、平顶山等地区的大量发现,是东夷族人参与这一缔造工作的直接证明。

“五帝”时代是中国正史的开端,大体相当于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时期(距今4600年-4000年)。“五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的转型期。这个转型期就是人类社会开始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期。这一时期,各大集群逐鹿中原,一系列部落战争把各部族和部落文化相交汇,华夏民族共同体即滥觞于此。

当时有实力争霸中原的是东夷、北狄和西夏三大集团。东夷集团总代表是蚩尤,北狄集团总代表是黄帝,西夏集团总代表是炎帝。

南朝画像砖上的蚩尤

传说时代的部落战争规模最大的有三次,华夏混一的先声始于此。

第一次战争,是在代表西夏的炎帝与代表东夷的蚩尤之间展开的。结果炎帝大败,一战“九隅无遗”。此前部落战争频繁,其作战兵器大都是木头、石头,所谓“民固剥林木以战矣”。此战,蚩尤发明并使用了铜制兵器,取胜是必然的。

第二次战争是代表北狄的黄帝与代表东夷的蚩尤之战。这一战,黄帝部胜利,蚩尤丧身于“冀州之野”。黄帝之胜,是黄帝使用了蚩尤所发明的兵器之故。

第三次战争,是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此战,黄帝部大胜。

三次大规模的部落战争之后,黄帝部势力趋盛,黄帝也成为东夷、西夏、北狄、南蛮各民族的共同祖先。尽管这时黄帝之名是人格和神格并存的,但这并不影响民族祖先崇拜的文化意义和宗教活动意义。黄帝无疑是中国文明社会正式产生之前中原部落联盟的第一位领袖。

“五帝”时代后期,三大集团无战事,并轮流主盟,中原部落大联盟稳步向前推进发展。

这一时期,东夷早期文明曙光初现,其标志是东夷古国的诞生。这时国家不多,据考古资料证明,基本出现在泰沂山周围地区。学者公识,滕州薛河流域的薛国部落产生于北辛文化晚期,大发展于大汶口文化中期,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诞生了国家,国土面积达到1300多平方公里。到龙山文化时期,薛国聚落成倍增长,国土迅速扩展,由薛国遗址扩展到今滕州的东南部和西南部,成为具有5000年文明的东夷古国和中华古国。

夏时期海岱区域图

整个夏代,民族同化步伐加快,夏朝移民东迁,揭开了夷夏关系的新篇章。

夏与夷融合早期是以掠地为先声的。夏禹把他的“车正”封为薛国的始君,这时期的枣庄先民就成了夏朝移民与东夷土著居民的聚合体了。

商王朝的部族本源在东夷,出于上古东夷太昊集团的帝喾部,其始祖契居于“蕃”,即今滕州市。商王朝的建立是以征伐开辟道路的。商灭夏之前,商汤主持景毫之会,海岱东夷诸方国参与其盛,成为商汤伐夏桀的同盟与后盾。《后汉书·东夷传》载:“桀为暴虐,诸夷内侵,商汤革命,代而定之。”薛国的仲虺,不仅是商左相、治国平天下的忠臣,还是一位饱受东夷文化孕育成长的伟大的政治家。从仲虺为左相和诰辞中,折射出海岱东夷社会政治文化的发达程度。这也使我们认为,商朝初年夷商关系是和谐的。商代中期,在今滕州市东南一带的“蓝夷”一直与商王朝有来往。商后期,商人对东夷大举征伐,周人趁机“吊民爵罪”,一举灭商。

西周王朝开始,下大力气经营东方,诸如实行分封统治等,而后期又力征东夷,致使战乱不停。尔后,百年硝烟鼓角争鸣,国无宁日。到了战国时代,越人灭郯,东夷古史终结,华夏民族共同体最终确立。

如果从距今8500年算起,至公元前567年齐灵公灭莱夷止,东夷族共有5933年的历史,近6000年。东夷族从小到大,从蒙昧走向文明,是有其动力或依赖的基础的。考古发掘成果告诉我们:距今七八千年前,东夷族原始农业已有相当发展。这个文明成果联结之后各个时期农耕经济的发明和积累,共同奠定了东夷人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

东夷人在中华民族的起源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其精神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

东夷集群的太阳崇拜,是东夷人文化发轫期的太阳文化意识。原始东夷居民背依大陆,面向海洋,沐浴阳光,于是渐渐认为自己氏族部落产生在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毫不怀疑自己是太阳的子孙。东夷人的氏族部落,以传说中的太昊、少昊部落最早。“昊”,指太阳高照无边的天。太昊、少昊之名,起源于太阳崇拜。太阳崇拜不仅限于东夷族团,炎帝、黄帝的名号也由此而来。《白虎通义·五行》说:“炎帝者,太阳也。”这是西夏集团的太阳神。“黄”字古文写作“晃”,本义指日之光明。在古籍中,黄、光二字通用。因此,黄帝是北狄集团的太阳神。

金乌负日图

图腾崇拜,是我国古老的宗教形式之一,也是部落的组织生活基础。这种崇拜既赋予了图腾之神意,又体现了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的传统。

不过东夷人最普遍的图腾崇拜是鸟图腾崇拜。鸟图腾崇拜,可以从郯国君郯子所讲述的少吴部落“鸟名官”机构而推知大概的脉络。这个“鸟官”机构由4个类别的24种“鸟”组成,分别是以凤鸟氏为首的“五鸟”官,掌管历法;以祝鸠氏为首的“五鸠”官,掌管执政;以尊鸟雉氏为首的“五雉”官,掌管手工业;以春扈氏为首的“九扈”官,掌管农政。少昊部落这个“鸟官”组织结构,使我们能够深刻认识东夷族的“百鸟”共同体。

羽人凤鸟图

在东夷人的原始宗教观念中,众多部落都认为自己的氏族源出于鸟,习惯以鸟名为姓,如太昊氏以“风”为姓,由于“风”与“凤”古时读音相似,因此被看做“凤凰”的“凤”。这种鸟崇拜对后世文化有着深厚的影响。中国民间流行的龙凤相配观念,以及民间经常以凤凰形象为艺术表达的题材等,追求根源,都是东夷人鸟崇拜的延续。

崇拜桑树,是东夷族原始宗教观念的又一突出的特点。在东夷族太阳神话里,桑树的形象经常与太阳相伴出现。《山海经·海外东经》说:在东方海外的一个汤谷场上,有一棵大桑树,这个地方是十个太阳经常洗澡的地方。这棵桑树生长在太阳洗澡的地方,所以是神树。

东夷人桑树崇拜和桑树神话,对后世文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比如:商代有“桑林”之祀,是一种全民参与的特大祭礼。商族如此崇拜桑树,显然是继承了东夷原始部落的文化传统。

其实,东夷族的原始宗教意识,还有更丰富的内容。这些观念的存在和发展,对东夷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仙境图

东夷历史,还与东夷族的文化英雄事迹紧密连系在一起。相传太昊、少昊、蚩尤和舜都是东夷族的风云人物,他们的功绩在古文献中都有记载。

回望东夷历史,东夷族主要在古山东地区形成。而枣庄北辛遗址,则是东夷人最早的活动中心。因此,以枣庄北辛先民为代表的东夷人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成员之一。

西周时称中原人为夏族,春秋时称中原人为华族,汉代以后才“华夏”连称。而“中华”一词,则是中国和华夏的合称。这些词语的演变,都与东夷紧密相关。王献唐先生在《炎黄氏族考》一书中说:“中华民族起于东方,东方尤以泰岱一带为故土,木本同源,血统所出,泰山巍然,同族仰镜,故凡得天下者,异姓而后,必告泰宗,示不忘本,犹其祭告宗庙之义。”

黄山谷有一句诗,说“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东夷族,巍然不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