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论读书和写作的技巧
毛爷爷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看过一本书,觉得这真的能提高初学者的写作和读法水平。书中将读法和作法打成一片,不但指点方法,并且着重训练,定能够极大帮助初学者。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几方面是最容易犯的错误:第一,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初学者不容易认识到实际需要,生活中无所用处;第二,读的方面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第三,写作的方面,思想上总想创作,又急于发表。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初学者易忽略的问题,而这却是读与作的根基,需要稳固学习推进,扎实积累方可以获得写作的成就!
1
曾有人坐在书房里彻夜不眠,苦读篇章,反反复复地读写,苦思冥想终不得其中奥义。反而学者对于新书,新篇章能做到一眼看透,一眼读懂,遂究其原因!
根据时代来划分,书总分为古代书籍与现代书籍,为什么现代人有时无法读懂古人的作的篇章呢?
如同十岁小孩想要读懂大人所写的文章,他需要了解大人的内心处境,时代背景,掌握大人的知识储备等等,这都是影响孩子去理解文章的因素。所以,当我们反复读写古文时,应该先去了解作者的背景故事,然后再去读文章!
读法不单单如此,鲁迅的《秋夜》中曾有写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还有文章中表现出萧瑟的寒意,凋落的枣树,枯萎了的花草,避冷救火的小虫,是文章中的一些景物描写。通常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于景物之中,往往分为外面的经验和内部的经验。外面的经验是指景物的状况,内部的经验是所写作的人对于景物的感想。
2
对于初学者来说,先从景物的状况描写做起,将自己所见的景物,通过语言叙述出来,再进一步便是以自己的感觉来描写景物的状况,犹如用画笔作一幅画一般,这就是‘ 印象描写’。
“描写”比“记叙”具有更深远的感染力,一般的初学者在不懂印象的描写前,总是会说美丽啊,悲痛呀,有趣呀,可恨呀,然而这些词并不能表现出事物的感觉。必须把“怎样美丽”“怎样悲痛”“怎样有趣”“怎样可恨”用真实的印象描写出来,人家才会感到美丽,悲痛和可恨!
游记中最多使用的就是印象描写,如柳氏山水记本中有一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文章里头没有讲天有多么的辽阔,而是给读者自我的想象。平远的原野的尽处,明蓝的天幕一起不皱地支垂下去。不需要过多的文字来形容,给读者想象的画面。
3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量的阅读书籍获得知识储备,肚子里才有墨水,下笔自然有文章,如何去阅读书籍是关键的。许多人拿起文章就看,见到书就翻,这样没有系统和逻辑地去阅读带来的收益是小的,最终你还要去整理思路,一来二去,浪费时间精力,也不会有大的成果。
建立自己书柜就成了比较重要的一件事!而今手机时代,更多人愿意用手机来看书,也是随时随地阅读的便捷方式,。因此,人们会在手机软件里放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到书架上,小说类,管理类,文学类,美食类等等,这么多的书如何进行有效阅读,获取更多有价值信息就显得格外重要!
首先,做自我的身份定位。
然后,依据年龄大小。
最后,按照兴趣爱好选择。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排序?要明白自己的身份是很重要的,学生应该读的书并不适合职场人士,科研的书籍不适用于文学创作之人。你想要有效的阅读,就要从符合自己的身份书籍开始,将专业内容学习好了,再进行下一步的阅读也就顺利许多!
年龄虽然不是唯一的标准,但是科学上这是有一定数据表明的。小时候我们会看寓言故事和童话故事的小说,长大了我们开始看哲理和逻辑的小说,大人的思想不会和小孩的一样,高中生的思想自然和初中生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才是重要的。硬阅读是效果很小的!
最后兴趣很关键!兴趣意味着阅读的动力,喜欢一本书,才会买下它,把它放在身边随时翻阅。如果你喜欢诗词,可是它并不能作为你生存的工具,反而会拖累你,这个时候你会面临着两个选择,该何去何从!
一切的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写作和读法的能力,可一切的前提是坚持,能够坚持写作和阅读的人才会领会其中书籍的内涵,否则得到只是片面意思罢了!
曾经读过一本书,书上写道世间没有什么一个人的必读之书。因为我们阅读趣味像一颗树那样生长着,或像河水那样流着。只要有适当的树液,树便会生长起来,只要泉中有新鲜的泉水涌出来,水便会留着。当水流碰到一个花岗岩石时,他便从岩石的旁边绕过去,当水流涌到一片低洼的溪谷时,他便在那边曲曲折折的留一会儿,当水流涌到一个深山的池塘时,便恬然停驻在那边,当水流冲下急流时,它便赶快向前涌去。
世人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
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或阴阳注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