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一年半,我想与你分享这些感受

读研,大概是我做得最后悔的一件事,没有之一。
为什么我会得出这个结论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当初实习的时候,觉得自己没有核心技能,以后不能在工作中有所作为,于是,辞掉工作想建立自己的核心技能。无奈,工作辞了,核心技能也没有get 。
毕业之际,辗转中,我决定考研。在发毕业证的前一个周,我拉着行李回到家乡,跑到人生地不熟的大学城,租房找自习室……
备考那半年,我花了家里很多钱,而且还浪费了自己一年的时间。
我以为,进入研究生生活后就会变好。可是,事与愿违,我以为的永远是我以为的,一切没有变好,反而越来越脱离自己预想的轨迹。
硕士阶段一周大概5节课,其余时间自由支配,研一就在我的迷(瞎)茫(搞)中过去了。
好在研二上学期,我开始醒悟,做了很多自己喜欢做和想做的事。可是,没有一个与论文相关。
其实,我本是喜动不喜静的人。如果你让我组织一次活动、做一份策划、写一篇文章,我会觉得很轻松,完成度也比较高。但如果你让我窝在实验室看文献、写论文、做实验,你还不如要了我的命。
简单来说,我不是做科研的料!换句话说,就是太任性,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不喜欢做的一拖再拖,直到拖到无法再拖……
硕士一年半,我的思想、整个人的状态、职业规划等,我都有了非常清晰的目标和计划,这是我的收获。
可是,这个收获是我用4年的时间换的,值吗?这个问题,我自己也不知道答案。
我不敢去想象,如果这4年我都在职场打拼,会是什么样的情景,至少不会太差。可是,我却苟且活了4年。
我忘了我考研的初衷是什么,只是在混吃等死,浪费生命。人,在无能为力的时候,就感觉掉进了人生的最低谷,从此再也走不出来。
很多朋友在工作与考研之间徘徊不定,作为做出选择的过来人,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01 研究生生活苦不堪言
我把人分为两种,一种是适合读书的,一种是适合工作的。
如果你是适合读书的人,那么走科研这条路就非常适合你;如果你是适合工作的人,那么直接去工作就是你最好的决定。
但是,如果你是适合读书的人,却选择了工作,或者你是适合工作的人,却选择了读研,那么你的生活会脱离你预定的轨迹。
刚好,我属于第二种,适合工作却来读研。于是,整个研究生生活,就在无限挣扎纠结中度过。一边想自食其力,一边又想好好学习,结果就是一事无成。
一定要清楚你是什么类型的人,然后做出正确的决定,不要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
02 确定方向,就不要停下来
对于我目前的状况,我是这样解决的。
既然不喜欢做科研,也知道自己毕业后不会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那就先找到自己以后想做的工作,确定目标后,就马不停蹄的为之奋斗。
当我确定自己最终的目标是「自由职业者」后,我学习的技能、阅读的书籍、每天的时间安排等,都围绕着这个目标出发。充分利用现在的时间去丰富自己。
对于论文,也是不能放弃的,只有完成要求才能毕业。对于学业,我的最低要求就是毕业就好。
解决好这个矛盾,研究生生活就不会再是虚度光阴,你会抓住重心,也会认清自己。
03 我想分享这些建议给考研的朋友
因为痛,所以深刻。
从那些让我痛苦的事中,我总结出这些建议,送给现在正在参加复试的学弟学妹,和那些正在读研的战友。
1.选择一个有课题的导师非常重要
每个研究生都会分配到导师,但是导师质量参差不齐。千万不要顺其自然,也不要怕麻烦,提前联系导师,尤其是有自己课题的导师。
有课题的导师,意味着你不用自己选择方向,只要跟着导师的课题走就可以了。
没有课题的导师确实自主选择性高,但是什么都是自己做,很难很慢,到最后就会担心害怕自己无法按时毕业。
2.开学前做一个研究生规划
虽然,规划做了也不一定严格执行,但是,至少你不会盲目,也能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做一份详细的规划,能让你少走弯路。
确定一个大目标,再分解成无数个小目标,逐个击破,脚踏实地,总能走到毕业那天。
3.研一时就确定好毕业论文选题,定了就埋头干
研究生是好考不好读,基础扎实总是好的。提前选好毕业论文的题目,做好充分的准备,研三时就能提前去实习。
用2年读完研究生,用一年积累经验,何乐而不为呢?
这些建议,都是我吃亏后的惨痛教训,因为自己没做到,同时不希望其他人重蹈我的覆辙。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章来源(作者的个人公众号):遇见叶子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