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心得”
睡不着,晚上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就看会书吧。去年买书买课都是为了缓解焦虑,拿到手就会填补内心的虚空,觉得这是自己的东西,便丢在一边什么也不做了。今年开始可以真正静心看书了,也可以听进一些课了,尤其《精神分析理论和实务》,这门课买得最满意,是精神分析各大流派讲得最好最全面,我每听完一个流派后,就会买与流派相关的书仔细读读。然后再根据书中一些理论再听一遍课,反正每个流派的课我至少听三遍,第一遍听着新鲜,第二遍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要不走神,只能记笔记了。反正醒来接着听,走神再拉回来,实在不行就写笔记。第三遍的话听出一些味道,有些自己的思考。然后还有关键的就再仔细听听。不过有些理论太艰涩不好吃又不喜欢,那就得听七八遍了,因为每次都能睡着。尤其是失眠时,把灯一关,课一打开,听不了多久总能睡着。这段时间听海因茨.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是徐钧老师主讲的,这个是我最爱的。尤其是镜映移情(我是好的,希望获得认可和肯定),父母双亲理解化移情(从他人那里获得力量,你是好的,跟你在一起我也是好的),密友移情(我们在一起,是一致的,相似的)这三个临床理论深得我心,手机在面前,我也会置之不理。平时我都是把手机丢得远远,要不会经不住诱惑,这里刷刷,那里刷刷,时间全部浪费啥也没干。说实话,我真的很理解那些玩手机的娃娃们,大人都经不住诱惑。以前每次干活时,跟我同龄的小领导都会直接过来伸手,我就知道是要手机了,要不我又刷手机刷开心了忘记干活了,我偏不给,他抢到才那就没办法了,周围同事都哈哈大笑说算了吧,谁叫我是“团宠”,我负责管理他她的后方,谁家夫妻吵架了,找我绝对劝架一把好手,让他她俩和好如初,男同事只要想喝酒了,每次都让我给他们老婆打电话,我最有女人缘了,跟他们老婆,跟女同事是朋友。我说“我给你看着点,不让他跟陌生女人说话,也不让他多喝酒不惹事”。跟女同事老公说“我们保证吃完饭就回家,谁也尽量不耽误辅导孩子写作业"。所以单位的事他她们干,我负责发呆,玩手机,然后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我们那几个女同事真的是好姐妹,一起上班,就算下班也在微信群中聊不完的话,周六周日都是今天你家吃饭,明天轮到她家。只是孩子都上初中以后,大家周六周日都乖乖在家陪孩子,晚上也害怕被打扰孩子学习都安静闭嘴了,真的很幸运遇见她们,一起将近二十年的岁月。从今天开始,再仔细读读关于自体的几本书。
说实话,写东西还是得先让自己开心,不在于有没有人看,至少可以坚持做一件事,有人看是分享,没人看就愉悦自己。明天不熬夜了,后天以后早上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