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身外之物
大量的训练。
我每天在最清醒的时候,通常是清早或者深夜,回忆一些我经历过最情绪化的场景。
我让自己再次入戏,但不同的是,我练习让自己成为一个局外人。
我去尝试识别当时场景下,是什么情绪在支配我。
一开始很艰苦,因为我选择从负面情绪开始。
极端的情绪,你可以理解为,愤怒,羞耻,色欲,迷失这些极端的感受,即使没有百分百复刻,也因为那些经历历历在目,使这种重新入戏的体验变得很真实。
慢慢地,我开始识别出各种情绪。
我识别出突发的情况下,我的耳眼口鼻接触到了信息,第一反应过来的不是理智,而是埋藏在皮肤之下的情绪。
它们五花八门,门派不一,却有着同一个使命,“支配宿主”。
我慢慢去感受每种情绪在发生前,发生时的身体变化。
直到我可以清楚地识别它们的到来。
很多时候,当你被情绪控制住了,你的理智,你的最根本的初衷,都会被打压得死死的,你根本想不起来,你的信仰在一瞬间被切换成那个情绪。
再加上场景的刺激,你成为情绪的傀儡。
情绪会带来情绪化的行为,情绪化的行为,很多时候,是不会带来你最想要的结局。
别急着否定这句话。
回想你这几年,精神状态最好的那段时间,也许是一段健康的恋爱关系,也许是一个向上的职业状态,如果你能一直维持在那个精神状态下来待人接物,为人处事,会不会少了很多因为情绪化造成的后悔?
会不会就不会失去那个宝贵的职业生涯转折机会?
会不会就不会失去那个宽容你到最后一次的女孩?
答案自在心中。
上面的内容,只是练习的第一步,识别情绪。
当我练习了许多次后,作为局外人,我完全可以识别出过往事件的情绪。
接下来的练习,是制造缓冲。
情绪是难免的,因为它本身就是大脑的产物。
情绪并不一定都是坏事,只是度量的问题。
我们想要做到的,无非是,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反过来。
怎么做呢?
很简单。
说一个词,这个词必须让你瞬间联想到平和的画面。
我把这种方式叫做催眠暗号。
在催眠的幻术里,通常会有一个关键词,这个词足够特别,以至于被催眠了的人,一听到这个词,会立马联想到具体的意象,继而清醒过来。
同理,当情绪已经从皮肤里跑出来的时候,因为前面的练习,你已经能知道这些情绪的到来,在它们还没成功支配我之前,我给自己说出一个暗号,让我知道,“好,情绪要来了,这时候不要即刻反应,缓一缓。”
这种练习看似很简单,但练习起来非常困难。
因为顺从情绪的感觉太爽了,但克制情绪会让你感到不舒服,我们倾向于做舒服的事,而不倾向于练习困难。
这种愿意去练习困难,并真的行动起来的人,往往会从每一次经历中,得到最大化的价值。
比起经历了无数事情,却依然不知反省,不知进步的人,前者的空间显然更大。
当我说出一个特别的词,比如说“彩虹🌈”。(不一定要说出声)
我会立马想到彩虹,我的体内会开始产生一个泡泡,从里向外膨胀开来,把情绪推开到身体之外,我就坐在沙发上,看着这些漂浮的小玩意儿,心想“瞧,这是冲动类型的情绪,你看它,鲁莽无理,让它自己玩吧”。
这种缓冲很珍贵,不管是5秒,还是1天,1周,都可以给你提供恢复理智的时间。
理智的时候,你才能按照自己心里的初衷,去对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身边人身上的事情。
我相信很多人因为情绪化,失去了很多珍贵的东西和人。
古人喜欢说破镜重圆,但是镜子都破了,再重圆,也会有裂缝了。
意思不是告诉你,失去的东西还能回来,而且告诉你,犯错之后,要去反省自己,修炼自己,不要每次都把镜子打破。
越发沉迷于,手指在几根琴弦上飞舞的时空。
快的时候像鲁莽的雨点,在指板上坠落出大小不一的尖叫。
慢的时候像阴阳交替的太极,柔和却有力地牵制着琴弦的张力。
窗台上的一杯热水,曲后成了温凉。
时间的方向,怕就是热量流动的轨迹。
空间的介质,除了空气,也充满了意念。
唯独这个时候能感受到自我和意念的交错。
为什么沉浸在了自己创造的时空里?
这个沉浸的主体不就是“我”吗?
这个时空的创造者不就是“我”吗?
想必,有了“快乐”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