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商业模式

面对不在行的商业,如何尖酸刻薄地吐槽

2015-08-17  本文已影响16人  自由骆体

文/骆海涛(微信公众号:自由骆体)

在一个名为“在行”的网站上,我注册成为了“行家”——对我的介绍之一是:尖酸刻薄第一人。

得到这一称号,源自我一个星期前的吐槽。

在行是一个经验交谈平台。按照网站的官方介绍:当你遇到任何领域问题,都可以在这找到合适的行家,交付一点费用,获得一对一见面交谈机会,让行家为你答疑解惑、出谋划策。

也就是说,一旦我进驻在行,成了行家,对我的经历和背景感兴趣的人(被称为“学员”),约好时间后,付钱来见我,而我要分享知识和经验,并想学员之所想。

注册成为行家的程序颇为繁琐。为了证明自己是某个领域“行家”,必须在网站上填写越详细越好的资料。

包括我的求学、工作经历,尤其要说清楚自己有哪些“独门秘技”,可以用来传业授道解惑。

在此过程中,我介绍自己的主要能耐就是“交流媒体角度的商业创新”。

网站说好两个工作日会通知我,但我两个星期后都没获得答复。

那么,没获得回应,说明我没成功进驻吧。那是什么原因呢?起码给我个反馈——这个网站才上线4个多月,用户体验应该要重视起来。然而,它没有。

在行把“行家的认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很笨。

新浪微博鼎盛的时候,投入不少人力来给用户作身份认证;而微信公众号暂停了个人认证,我在与其团队交流后得知,原因之一是“腾讯微博不再为微信提供个人认证接口,而微信自己也暂不投入人力加重负担”。

在社交媒体上,个人身份认证需要“官方认定”,这似乎无可厚非。但能力或知识也需要由网站来官方评判,这真的有点吃力不讨好。

说到这里,我好像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还真没有。对于初创企业或项目,快公司FastCompany向来鼓励激进的创新,热情拥抱失败——并为屡败屡战者加油。

以下我的这些想法,并非刻意吹毛求疵,而是一些思考和探讨。

说回“行家能力认定”,可以参考婚恋、交友网站的做法,行家和学员都按照格式化来填写资料、描述自己。这样彼此才是平等的,线上交流对上眼后,才会线下见面。

这样一来,人们既可以成为行家,也可以成为学员——现在,在行对行家和学员之分,似乎暗含了知识有等级之分,让学员付钱来朝拜行家。

简单地说,手握行家判定大权的在行,高高在上地告诉求知若渴的人们:“我为你们找到大师了,来行礼吧。”

互联网拒绝老大哥,知识的等级也早已消弭。从百度知道到知乎(海外模式是Quora),人们有知识或经验上的疑惑,会广泛求助,而热心的网友四面八方聚来,会为各种“你看起来是天书,别人看起来是小白”的问题解答。

真心不喜欢“学员”这个词,还不如叫“学家”——好学的人自成一家。

学家可畏,焉知学家不如行家?专家可以成砖,行家就一定很行?

但大伙认可的行家们值钱啊,要体现他们的尊贵啊,这也是尊重知识的价值啊。

我当然同意。然而,现在的在行,让注册行家者先报价(例如每次见面1—1.5小时,收费500元),收费见面后,学员给行家打分评价。

这种模仿淘宝店的收费模式,值得商榷。“拍卖行家”,让学员竞价的方式是否更好呢?竞价成功见面后,双方再作相互评分,是否更符合平台规则呢?

因为这样可以区分“好行家”和“差行家”,也就是说,行家好坏最终让市场说了算,而不是一个网站死板的认定。

古语云良缘天赐,但现在开口就说大数据,只要涉及“缘分”的东西,都可以考虑利用大数据来提高匹配度。这不是什么难事,很多社交媒体早已有“你感兴趣的人”之类的推送。

哦,初创企业的数据还不够大?那就搞大呗。没看人家滴滴、快的、Uber烧了多少钱,给了司机和乘客多少补贴?做大数据、做大市值,前提是大烧钱——但这个前提的前提是你要有大胸怀和大想法。

我说点小家子气的话,在行上的行家报价是否便宜,见仁见智。举个例子,我的同事、快公司FastCompany执行主编柯志雄(微信公众号:创新柯学家,江湖上人称“一品带刀夺命医生”)进驻了在行,每次见面一小时,收费666元,专治“创新不孕不育二十年”。

由于我跟柯学家熟悉,觉得这价格一点不贵,保证物有所值(貌似广告时间强行插入,哈哈)。然而,基于信息不对称,估计多数人不会掏钱“又见”一位媒体人——目前,在行上的行家有相当部分是媒体人或媒体出身转行的,一不小心就“又见一帘幽梦”了。

因此,这时候是资本强行插入的时候了——由在行出面,给予行家和学员双方补贴。

假如,为了见一次柯学家,学员们竞价的结果是666元,而在行承诺给予学员333元的补贴,这样一来,柯学家得到了时间价值上的尊重,学员也得到了实惠,而在行快速获得更多的用户、更多的数据。

在行还应该把LBS(基于位置的服务)用起来。目前,在行是按照城市来划分行家所在地,而且行家每月一般只可约几次的时间。

其实,当行家和学员数量足够庞大时,大可以设定“附近的行家”或“附近的学家”,甚至手机摇一摇找行家。

如此能够让双方的时间资源“随时随地”用起来,既证明互联网是无地域界限的,也证明共享经济的无处不在。

对于商业运营细节,还可以说很多。营商不易,可以说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忠言逆耳利于行,况且这些都已经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本做法了,不仅仅是在行,来自清新原始时代web1.0恐龙呼吸不了后工业浑浊而急速的空气。

得网者多助,失网者寡助。互联网的商业工具丰富得琳琅满目,要学会去用,而且用好。

早知道,我注册在行时,强调自己的核心能力就是:面对不在行的商业,如何尖酸刻薄地吐槽。

就这样,我的注册行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