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篇第十四(二)
14.25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①,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注释】
①蘧伯玉:卫国的大夫,名瑗。孔子在卫国时,曾住过他家。
【译文】
蘧伯玉派使者去拜访孔子,孔子请使者坐下,然后问道:“先生近来在做什么呢?”使者回答说:“先生想要减少自己的过失但还没能做到。”使者出去之后,孔子说:“好一位使者呀!好一位使者呀!”
【解读】
此章塑造了一位不卑不亢、反应敏捷、忠诚正直而又谦逊有礼的使者形象。蘧伯玉是卫国的贤大夫,当时已经退官赋闲在家,从使者的言语中,我们可知他仍然保持着不断努力、不懈怠、永不自满的精神。使者的答话体现了蘧伯玉的修养和境界,又体现了使者自身的修养,故孔子称赞说:“好一个使者,好一个使者!”
14.26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①。”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注释】
①这两句重出,见《泰伯第八》第十四章。
【译文】
孔子说:“不在个职位上,就不去谋划那个职位上的政事。”曾子说:“君子所思虑的不越出他的职权范围。”
【解读】
君子思不出其位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观点,孔子在《泰伯》篇中已经提出过一次,不再多谈。这里主要说一下“君子思不出其位”,就其字面意思来解释,就是对每个有职位的人来说,只考虑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孔子所要强调的是,做官要安分守己,做好本职工作,在什么职位就做什么职位的事,既不要越位,更不要越权。
14.27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①。”
【注释】
①而:用法同“之"。
【译文】
孔子说:“君子把说得多做得少视为可耻。”
【解读】
以言行一致为美德,以言过其行为可耻,这是孔子一贯提倡的做人准则。要么不说,要么说出就一定要做到。如果言之凿凿,却不能付诸实践,徒有华丽的言辞,那也只是假道学罢了。君子是行动胜过言语的。
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翻译】
孔子说:“君子所循的三个方面,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子贡说道:“是老师对自己的描述。”
【解读】
孔子提出仁、智、勇三条作为君子的标准。仁爱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之一。
14.29 子贡方人①,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注释】
①方人:有二解,一是郑注'“言人之过恶",即讥评别人;二是比也,同别人比而较其短长。两说均通,今从后说。
【译文】
子贡议论别人。孔子说:“端木赐什么都好吗?我就没有这种闲暇(去议论别人)。”
【解读】
所谓“方人”,就是议论别人的是非短长,孔子不屑于子贡的这种行为,就毫不客气地批评了他。孔子对弟子的教诲,很容易让人想到《格言联壁》里的一副名联,“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在沉静下来的时候,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过失,进而以是克非、以善祛恶;与人闲谈的时候,不要论别人的是非短长。这种严于自省、宽于待人的观念,是儒家修养的重要方法。
“常思己过”即重视自省。“吾日三省吾身”,“内省不疚”、“见不贤而内自省”都是儒家提出的有关自省的名言。
14.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
【解读】
这一章告诉我们,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加强自身修养,要有真才实学,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整天叹息怀才不遇,是一种消极情绪,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所以不要急切地去寻求自我展示,而是要返回自身,寻求了解自己的优劣长短,努力加强自身的修为。
14.31 子曰:“不逆诈①,不亿不信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注释】
①逆诈:逆,事先预料。逆诈,据颜师古:“谓以诈意逆猜人也。"
②亿:通“臆'',主观臆测。
【译文】
孔子说:“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不凭空臆想别人不诚信,却能先行察觉,这样的人才是贤者啊。”
【解读】
孔子这里谈的是贤人在人际交往中不去凭空怀疑和臆测,又有知人之明。多疑往往是因为自身不明,明白人事的人自然心中无所疑,能如明镜一般体察万物,不会为人所蒙蔽。
14.32 微生亩谓孔子曰①:“丘何为是栖栖者与②?无乃为佞乎③?”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④。”
【注释】
①微生亩:姓微生名亩,隐君子。
②是:副词,当“如此"解。栖栖(xī):不安定的样子。
③佞:花言巧语。
④疾:痛眼,讨厌。固:顽固不化。
【译文】
微生亩对孔子说:“您为什么如此奔波忙碌呢?不是为了显示您的才辩吧?”孔子说:“我不敢显示我有才辩,只是讨厌那种顽固不化的人。”
【解读】
这里提到的微生亩是一个有才能的隐士,生逢乱世,才能得不到重视,他便选择了避世而居。在他看来,那是一个不可为的时代,做什么都不能改变这个乱世,因而不如退而求其次,管好自己。孔子不顾社会现实的做法,在微生亩看来是不合时宜的。因而他讥讽孔子说:“在这乱世中,你还奔忙什么呢?你如此奔忙又是为了谁呢?谁能接受你那套主张呢?看你终日凄凄惶惶,四处碰壁不说,忍饥挨饿还不知悔改,你恐怕别人不知道你孔丘有辩才吗?”孔子答复他说:“我不是夸示自己的辩才,只是觉得那些顽固不化的人太可气了。”
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为实现理想四处奔走,他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思想,屡屡碰壁,饱受困厄。尽管一直不被周围的人理解,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
14.33 子曰:“骥不称其力①,称其德也。”
【注释】
①骥:千里马。
【译文】
孔子说:“对于千里马不是称赞它的力气,而是要称赞它的品德。”
【解读】
孔子重视个人修养,认为道德是一切行为的基础。在这里,孔子以马为喻,指出千里马虽然善跑,但是被人们称道的不是善跑的特性,而是有马德。而一个人能被当作人才为人称道,很大程度上也要取决于其品德是否高尚,而不是看其是不是有能力。
14.34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翻译】
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解读】
这里,孔子探讨的是如何对待他人的问题,具体地说,是别人对我们好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对待他;别人对我们不好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对待他。在情感上,中国人普遍主张“以德报德”。别人对我们好,我们当然也要对别人好,于情于理都应该是这样。至于如何“报怨”,则有争议,有人问孔子“是不是应该以德报怨”,孔子给出了“以直报怨”的观点。所谓以直报怨,就是在对待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人时,以直道而行。分析他们为什么对自己不好,如果是自己的问题,就去修正自己的行为,而如果是对方的问题,我们也没有必要委屈自己讨好别人,事情该怎样处理就怎样处理就行了。
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①,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②!”
【注释】
①尤:责怪。
②其:前句中“其''字是用于句中的助词,无义。本句中“其''字用于拟议不定,可以译为“大概'或“恐怕'。
【翻译】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不埋怨天,不责备人,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
【解读】
《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周游列国不为所用,晚年返回鲁国教育学生。鲁哀公十四年,孔子七十一岁时,鲁君在大野泽狩猎,获一怪兽,孔子以为是麒麟,不禁流泪,他感叹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了,但他“不怨天,不尤人”,显示出伟大的人格。怀才不遇而抑郁感叹,孔子亦不能免。
14.36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①。子服景伯以告②,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③,吾力犹能肆诸市朝④。”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注释】
①公伯寮:鲁人,字子周,也是孔子的学生。愬(sù):同“诉”,告发诽谤。季孙.鲁国的大夫。
②子服景伯:鲁国大夫,姓子服名伯,“景''是他的谥号。
③夫子:指季孙。
④肆:陈列尸首。
【译文】
公伯寮向季孙氏控诉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还能让公伯寮的尸首在街头示众。”
孔子说:“道将要实行,是天命决定的;道将要被废弃,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
【解读】
暴力不能解决问题
孔子所在的时代,鲁国政权掌握在季氏手中。公伯寮在鲁国比较有地位的人,他可能是因为妒忌子路的才能,就跑到季孙面前说子路的坏话,挑拨是非。孔子的学生子服景伯当时在鲁国当大夫,对公伯寮的无耻行为看不惯,就跑去告诉孔子:“公伯寮在季孙那里说子路坏话,这会给老师带来麻烦的,现在我手中掌握的权力,可以将其置于死地,让我去处理这件事吧。”他这是要杀掉公伯寮,以绝后患。但是孔子不同意这种做法,他说:“我所推行的是大道,行不行得通,都是有定数的,是不会因为公伯寮这样的小人搞鬼就能改变的。”孔子的意思是,不要去实施暴力,暴力不能解决实质问题。
14.37 子曰:“贤者辟世①,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②。”
【注释】
①辟(bì):通“避",逃避。
②七人:即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鲁少连。
【译文】
孔子说:“贤人逃避恶浊乱世而隐居,其次是择地方而住,再其次是避开不好的脸色,再其次是避开恶言。”孔子说:“这样做的人有七位了。”
【解读】
孔子在这里说"贤者辟世",这个「辟」就是同回避的避那个字。贤者是次于圣人的,还没到圣人。圣人不辟世,就在这世间出污泥而不染。甚至就像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来救世,他不会辟世,孔子是圣人。贤者他的定慧没有圣人那么高,但是贤良,也有智慧,如果不能改变这个世间,他就选择辟世。所以贤人在乱世当中,他不要名、不要利、不做官,远离名闻利养。自己的言语、行为一切都很谨慎,避免了灾难,这就是讲「贤者辟世」。在《皇侃义疏》里面他引用了坤文,坤卦的文言讲到「天地闭,贤人隐」,在乱世当中贤人就会隐居了。
次一等的贤人这叫『其次辟地』。要知道在这个乱世当中,要去隐居也不容易,你要有所选择,在哪隐居。孔子也曾经说过,「乱邦不居,危邦不入」,这就是「辟地」的意思。辟地就是择地而居,选择一个比较适合自己修行的地方,能够清净下来,能够好好的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再次一等,『其次辟色』,贤人在为君主尽忠,可是不一定君主能够信任他、重用他。那贤人很懂得察言观色,看到君主颜色上似乎已经不太愿意跟这个贤人交往了,或者是在礼数上已经疏远了,态度上也变化了,这时候贤人很聪明,就了解,赶紧得走了,再不走恐怕就有灾祸来临了。所以「辟色」,看到颜色不对,赶紧离开。
七人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14.38 子路宿于石门①。晨门曰②:“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注释】
①石门:地名,鲁国都城的外门。
②晨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
【译文】
子路在石门住宿了一夜。早上守城门的人说:“从哪儿来?”子路说:“从孔子家来。”门人说:“就是那位知道做不成却还要做的人吗?”
【解读】
孔子毕生奔波,周游列国。身处春秋乱世,所推行的“大道”却不为人们所理解。多次碰壁后,明知“大道不行,礼乐难兴”的现实了,但是他仍然没有停止奔走的脚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累累如丧家之犬”而不改初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坚守理想,为自己的信念献身,精神不朽。
14.39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①,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②!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③。深则厉,浅则揭④。''子曰:“果哉!末之难矣⑤。”
【注释】
①蒉(kuì):土筐。
②硁(kēng)硁:抑而不扬的击磬声。
③斯己而已矣:就相信自己罢了。
④深则厉,浅则揭:穿着衣服涉水叫厉,提起衣襟涉水叫揭。这两句是《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中的诗句。这里用来比喻处世也要审时度势,知道深浅。
⑤末:无。难.责问。
【译文】
孔子在卫国,一次正在击磬,有一个挑着草筐的人经过孔子门前,说:“这个磬击打得有深意啊!”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真可鄙呀,磬声硁硁的,没有人知道自己,就自己作罢好了。水深就索性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走过去。”孔子说:“说得真果断啊!真这样的话,就没有什么可责问他的了。”
【解读】
此章继续说明了孔子知难而进,为了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隐者以水深水浅为喻,建议孔子应当知其不可为而不为。孔子不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为了理想,明知不可为也要去奋斗。
14.40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①,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②,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③。”
【注释】
①高宗:殷高宗武丁,是商朝中兴的贤王。谅阴:古时天子守丧之称。
②薨(hōng).君主时代诸侯或大官死叫薨。
③冢宰:官名。听于冢宰是说百官都听命于冢宰,继位的新君可不理政事。
【译文】
子张说:“《尚书》上说:‘殷高宗守丧,三年不谈政事。’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只是殷高宗,古人都是这样。国君死了,所有官员都各司其职,听从冢宰的命令长达三年。”
【解读】
三年之丧的丧礼在孔子以前的《尚书》中就有记载,孔子认为这是孝道的体现。
14.41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译文】
孔子说:“居上位的人遇事依礼而行,民众就容易役使了。”
【解读】
本章是在说明上行下效的道理,这是孔子反复向执政者讲解的为政之道。
14.42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①。”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②。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③!”
【注释】
①安人:使別人安乐。
②安百姓:使百姓安乐。
③病:这里有“难"的意思。诸:“之于''的合音。
【译文】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以做到恭敬认真。”子路说:“像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并且使别人安乐。”子路又问:“像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并且使百姓安乐。修养自己,使百姓都安乐,尧、舜大概都担心很难完全做到吧!”
【解读】
此章孔子谈的仍是君子要注重修身的道理。从自己做起,自己心诚,对人尊敬,这是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根本。
14.43 原壤夷俟①。子曰.“幼而不孙弟②,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③。"以杖叩其胫。
【注释】
①原壤:鲁国人,孔子的老朋友。夷俟.伸腿蹲着等待。
②孙弟:同“逊悌",孝悌。
③贼:害人的人。
【译文】
原壤叉开两条腿坐着等孔子。孔子说:“你小时候不谦恭不敬兄长,长大了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老了还不死掉,真是个害人的家伙。”说完,用手杖敲击他的小腿。
【解读】
此章孔子用带有恢谐的口吻,批评了一生无所作为而又不尊重人的人。他与原壤关系不错。原壤是孔子自幼就熟识的故人,为人放浪形骸,不守礼法。孔子前去拜访他,原壤依礼应当出门迎接的,可他不但不出迎,反而两腿平伸,坐着迎客。孔子注重礼仪,故见到原壤如此行为,就不客气地数落他的不长进。
14.44 阙党童子将命①。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②,见其与先生并行也③,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注释】
①阙党:孔子在鲁国所居地名,又叫阙里。
②居于位.据《礼记.玉藻》:“童子无事则立王人之北南面。''可见居于位不合乎当时礼节。
③并行:据《礼记.曲礼》“五年以长,则后随之。"童子和先生并行,也不合礼。
【译文】
阚党的一个童子来传信息。有人问孔子:“这是一个求进益的人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坐在成人的席位上,看见他和长辈并肩而行。他不是个求进益的人,而是一个急于求成的人。”
【解读】
此章表明孔子特别注重教育年轻人要注重礼制,长幼有序是儒家的道德规范之一。孔子从阙党童子的言行举止上判断出他不是一个追求上进的人,而是一个急于求成的人。因为真正追求上进的人,会注重自己的德行修养,表现在外就是待人谦逊,处事恭敬,行为举止都在规矩法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