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的家庭教育课:不能随意对学龄前儿童说话
本文摘要:
今天是《郑渊洁的家庭教育课》的第二十九课,我们为大家继续解读。我们着重聊一聊,父母对孩子行为的正向强化和负面强化。希望对你有启发!
^_^ 欢迎大家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以及作者,谢谢您的关注!^_^
图片来自网络-01- 先从郑老师吃面的故事讲起
郑渊洁老师很喜欢吃面,却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从未碰过面条。
小时候郑老师去姥姥家吃面,因为面条太咸,他基本没吃;妈妈来的时候,姥姥和妈妈说:“渊洁不爱吃面。”妈妈牢记,并在以后也多次和他人提起此事;当兵时,他的这一习惯,全队人都知道,并且会在吃面条时,为他准备其它面食。直到50年后的某一天,有人问题郑老师为什么不喜欢吃面条,当真去尝试面条时,才发现自己原来这么爱吃面条。
这是一个发生在郑老师身上的故事,但毫无疑问,这样的事情很具普遍性。
我本不如此,奈何外界认定我该如此,最终我便果真如此!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自我实现的预言(也叫自证预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试验:知名心理学专家罗森塔尔对一所乡村小学进行“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事后将一份最具“发展潜力”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老师,并且叮嘱对方务必保密。8个月后,罗森塔尔进行复测实验时发现:凡出现在名单上的孩子,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而事实是,这份名单上的学生都是随机挑选的,罗森塔尔根本没有对学生进行过任何人为的筛选。
一个物体会在外力的驱动下沿着一个既定的路线前行。
人,虽然有一定的自主性,但是当这个外力足够大而自己又太弱小时,譬如父母对孩子,我们就如同没有生命的物体,毫无抵抗的被这股力量推着往前走。
图片来自网络-02-
权威的力量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孩子,老师、父母都是他们的权威,所以在孩子面前我们必须谨言慎行,目的在于用正确的方式强化他们正确的行为。
基于这样的研究,派生出“鼓励孩子”的教育理念。
据说,孩子如果能从父母那里获得5000次的夸奖,他就能获得自信。
这足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除了负面的影响需要被控制外,我们还可以充分的利用正面的影响去引导孩子。
譬如,很多家长认识到吃糖、喝可乐、吃雪糕对孩子的身体不好。就可以利用这个强化,以先入为主的方式告诉孩子这些东西不好,在他们接受正确的观念之前,先让他们避开错误的饮食习惯。——郑渊洁老师就是用的这个方法,效果很好。
/
可能有人会问:对于孩子吃蔬菜的问题,我强化了多少遍,告诉他多少次,就是不管用!还是挑食,爱吃肉肉。
这是怎么回事儿?
因为很多父母是这样和孩子进行强化的:蔬菜比肉好,吃蔬菜可以吸收维生素A、B、C……。
但实际情况是,蔬菜就是不如肉好吃,这是大脑基因决定的,父母非得睁眼说瞎话,说蔬菜比肉好,你说这得多尴尬!
当然看的这里,家长们一定也知道正确的解决方式了。就是先入为主,让孩子先接触有益的食物,尽量先避开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形成饮食的正向强化。
图片来自网络-03-
关于孩子习惯的强化,一个是正强化,希望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获得好的品质;一个是负强化,负面因素对孩子的影响,具体讲,就是自己的坏毛病在孩子身上展现。
但不管那种强化,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都需要不断的刺激才能最终形成。这虽然不利于正向强化的形成,但也为负面强化留下了缓冲的时间。
好的强化需要家长不断的坚持,自身问题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也无需过多自责,意识到问题本身已经是最大的进步——这句话和各位家长共勉!
关于强化,我们再做一个补充,因为可能有人会说到另一个极端——给予孩子一个不切实际的强化,比如希望孩子成为大明星。这种强化,因为离孩子太远,除了打击他的自信、让孩子显得一毛不值外,没有任何正面作用。
由此,我们就得到了以下结论:
(1)强化很重要,对孩子习惯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2)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都可以被用来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
(3)强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为自身不良习惯对孩子产生的必不可少的负强化,也不必过于自责,要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慢慢改进;
(4)要和孩子做切合实际的强化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