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有没有必要办婚礼?

2017-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白露笺

Part 1

P小姐和Z先生,是大学同学,相恋七年,去年底扯了结婚证。

两人都喜欢旅行,商量说,要不旅行结婚吧!省时省力。办过婚礼的过来人好朋友们都说,很难行得通的,父母那关就过不了。事实证明,过来人说的是真的,估计也是吃过的教训。

现在又过去快一年了,婚礼还没有办。倒也没怎么耽误过日子。

一年间,父母、亲朋,总有人问及,不消说,指的是大操大办。客观来说,小两口目前办婚礼确实有难处。

好在父母都是通情达理之人,幸得不曾苦苦相逼。但来自社会的无数声音仍然可以淹没两人,即,这个仪式总要有的,这个流程总要走的!

这些观念让P小姐有时软弱、有时愤怒,这些都还好消化,最为难的是对父母的愧疚。

P小姐的一个好朋友跟她说,她和老公的婚礼,主要就是办给父母的,父母怎么高兴怎么办吧,深深的无奈。如果父母听到这些话,不知道会作何感想,是深深的悲哀呢,还是觉得,嗯,我家孩子真听话、真懂事,甚至看不到子女无声的妥协。

Part 2

《奇葩说》有一期辩论的话题叫“有没有必要办婚礼?”

这期节目曾引发热议。说明什么呢?关于办婚礼,很多人都有些话想说,都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想让这个社会听见。

有意思的是,四位导师中,有两位没办过婚礼——罗振宇,张泉灵。当期嘉宾,是位办过两次婚礼——黄磊。而他们都不约而同提到一个词,“仪式感”。

张泉灵说,她和老公的约定是,“如果平时他打呼噜,我可以上客房睡,我晚回家,我可以上客房睡,但是,如果我们当天吵架了,晚上必须上同一张床,这就是我们仪式。”

罗振宇说,“我跟我老婆每天的约定,就是谁先起床,谁给对方挤牙膏。”

黄磊和妻子当年结婚,没有大操大办,2015年,两人在一起20年,带着两个女儿的婚礼,甜倒了一众人,他们也是在2015年,才有了刻着两人名字缩写和数字20的结婚戒指。

瞧,如果没办婚礼,以后后悔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和同一个人,补上呗。

Part 3

说到底,没有人会反对神圣美好的婚礼,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有办不办婚礼、如何办婚礼的权力,用什么样的仪式纪念婚姻、见证爱情,而不是,只有倾尽财力大操大办一场风风光光、体体面面的婚礼这一条路。

婚礼,是一种仪式,但是当仪式变成必要的、不许错过的,就成了礼数对人的捆绑和约束。

婚俗,千百年来也在发生着变化,那些让人不舒服的婚俗,如果是必须遵守的,就成了一场堂而皇之的闹剧。

随着人口流动,一个小家的组成,可能是一人来自于南方,一人来自于北方,不同省份、相距甚远。风俗习惯的差异,在办婚礼时不知道难为了多少真心相爱的小两口。

相比较婚礼,婚姻才是更重大的人生课题。相比较婚礼这个仪式,婚姻生活更需要具有仪式感。这个仪式感的来源,是两个人彼此的关爱和尊重。可以是吵架当天两人一定上同一张床的温暖约定,可以是谁先起床,谁给对方挤牙膏的甜蜜举动,可以是上班出门前的一个拥抱,可以是出差在外每天的平安电话或消息。

有谁愿意抱着一天美好的婚礼,来过并不幸福的婚姻呢?如果婚姻真的很幸福,又有谁会计较当年婚礼的隆重与否呢?

Part 4

P小姐,是个俗人,也幻想过,成为美丽的新娘。

Z先生,也是俗人,也希望能给爱人一场难忘的婚礼。

P小姐,泪点低,每次参加朋友婚礼,都要掉几颗金豆子,有时是被爱情故事感动的,有时生生被煽情环节煽哭的,P小姐想,如果自己办婚礼,一定不要这么煽情,明明是大喜事,要开开心心的,不能哭花了美美的妆。

他俩都是俗人,传统婚礼,应该还是会办的,他们也想接受亲朋好友祝福,但是他们不想总被催促,不想办一场自己做不了主的婚礼,不想办一场只为演给别人看的婚礼。

旅行结婚如果不被接受,他们也许会补给自己一场只有彼此知晓、认可的拥有特殊意义的旅行。

婚礼,还没有办,有时他们想想这事,也有点儿着急,觉得对父母没有个交代,但大部分时间,他们忙碌着小日子,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

P小姐想,如果以后自己孩子说,想这样结婚、那样结婚,甚至是不想办婚礼,都能够坦然地、没有负担地告诉自己,因为知道父母会支持的,只要他们生活得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