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不凡的人设
购买《许三观卖血记》是因为之前读过余华的另一部作品——《活着》余华用最通俗易懂的文字,却能给我们最深刻的感触。
初读这部作品感觉文中有些文字对白太过粗鲁,让我惊叹,如果朗读,恐怕所有人都羞于开口吧。后来转念一想,如果不是这样怎能逼真的刻画出人物鲜活的性格,还原人物本色。
经典著作,有的精于文字本身,斐然的文笔令读者惊叹。另一种就是用最通俗,最简明的文字,却能让给读者留下挥着不去的感动和震撼。《许三观卖血记》完全属于后者。《许三观卖血记》不凡的人设
许三观丝绸厂的普通工人,回到农村叔叔家,发现当地竟然以卖血来评定男子是否合适作为结婚对象。在阿方和根龙的带领下到城里医院卖血,赚得三十五元,拿到钱后发愁应该干什么,思量后决定要用这笔钱结婚,而结婚对象锁定为许玉兰。此时的许玉兰正和何小勇处象,并且许玉兰的父亲对何小勇也甚是满意。许三观以孩子出生后姓“许”这个有力条件说服了许玉兰的父亲,决定把玉兰嫁给许三观。因为许玉兰的父亲没有儿子,选择把女儿嫁给许三观,完全是为了香火能够得到延续。玉兰却没有反驳的余地,只能听从父亲的话,他们之间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
这是许三观第一次卖血,用得到的三十五元将许玉兰娶回家,婚后10年里生活也相对平静,生下三个儿子。在得知自己最宠爱的儿子一乐是许玉兰和和何小勇的儿子时,许三观愤恨难平,眼前这个儿子令自己丢进了颜面, 许玉兰让自己做了九年的乌龟。家中所有的家务都扔给许玉兰,自己则每天躺在椅子上,理亏的许玉兰也不敢多说什么。
一乐打伤了何铁匠的儿子,面对无力承担的医药费, 许三观出于男人的颜面,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承担,自己替何小勇养了九年的儿子,如今再为别人的儿子掏这笔钱,别人会笑掉大牙的。许玉兰无奈带着一乐去找何小勇,何小勇结婚后只有两个女儿,面对突如其来站在自己面前的儿子,何小勇不仅不愿意承认,夫妻二人还狠狠羞辱了许玉兰一番,看着因无力偿还医药费而被搬空的屋子,许三观选择再次卖血,赎回自己点点滴滴拼凑起来的家。
转眼就是饥荒年代,看着面黄肌瘦,食不果腹的一家人,书中留给我最温馨的就是夜里孩子们饥饿难眠,许三观给嘴(口技)给全家烹饪丰盛的晚餐,可以完全由读者想象出那样温存的画面。
看着躺在床上的孩子,许三观决定再次卖血带孩子去吃碗面条,唯独给了一乐点钱让他去买红薯,许三观郑重的对一乐说:“平时的吃穿用度,你和二乐三乐一样,但是唯独我许三观卖血的钱绝对不能花在你身上一分钱。”看着全家一起去饭店吃面条唯独少了自己,一乐哭着出走了,并且边哭边说:“谁给我买碗面条吃,我就给谁当儿子。”许三观听闻一乐出走,边骂边焦急寻找,看到在墙角哭泣的一乐,许三观再也没办法坚持自己的底线,告知一乐:“你爬到我的背上。”然后背着一乐向饭店的方向走去。
在看到许三观对一乐放下最终的底线后,留给读者的完全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乐是他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饥荒年代过去后紧接着就是文化大革命,那是个所有中国人都要把心提到嗓子眼的岁月。因许玉兰被人指控作风不检点,被当中当众游街,被众人羞辱唾骂,被迫剃“阴阳头”。就连三个儿子也因为受到母亲的影响被嘲笑欺负,不愿意为许玉兰送饭。许三观偷偷的把肉掩藏在米饭下面,给许玉兰送饭。他不管众人怎么议论,怎么指责,也要照顾自己的妻子,他们两个从开始没有爱情的婚姻,十几年的相伴和风雨都原谅了对方对婚姻的不忠,最终成为了相互扶持的亲人。
经过漫长的文革结束后,一乐二乐响应国家政策下乡,三乐留了城里。许一乐回城探亲时为了一乐在乡下的日子能够过得好点,许三观又去医院卖血,给了一乐三十元,让他在乡下可以好过一点。刚刚送走一乐,二乐的队长要来家中做客,为了讨好二乐的队长,争取二乐早日调回城里,无奈之下许三观选择再次卖血,为队长买礼物并且盛宴款待。此次和许三观同去的根龙因为卖血最终死在了医院。许三观也开始惧怕,不到两个月许三观为了儿子两次次卖血,为了二乐的前途,卖血后的许三观陪队长玩命的喝酒,头疼欲裂时脑海中一直浮现着根龙躺在医院的情景。当年带着许三观卖血的两个人,一个坏了身体(因为卖血前喝水太多撑破了膀胱),一个死在了医院,许三观也害怕自己会死在医院。
然而并没有给许三观停歇的机会,一乐在乡下因为肝炎晕倒,几经周折的送回到城里,却因病情耽误太长时间必须送到上海大医院就诊,许三观为了一乐的医药费和去上海的路费,再次去医院卖血并且四处借钱,但是仍然是杯水车薪,许三观决定一路卖血到上海。其中经过六站,许三观决定上岸卖血。一路上许三观因为卖血晕倒在大街,被好心人救助回家,还是因为卖血浑身冰凉,借住乞丐的铺盖取暖。还有一次在医院因为抽血过多,差点死在医院。许三观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为了儿子多次卖血,最终拖着自己几乎奄奄一息的身子来到了医院,以为一乐救治无效的时候开始失声痛哭起来,再得知一乐已经抢救成功,再次哭起来,许三观称一次哭是以为一乐死了,二次哭是因为看到一乐还活着喜极而泣。到上海途中几次卖血险些丧命的艰辛和恐惧只有自己能体会到,却对家人只字不提。
余华塑造许三观完全是个平凡又伟大的人,得知养了九年的儿子不是自己的,许玉兰让自己在全村人面前颜面尽失,却对一乐视如己出,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其他两个儿子,几次声明自己卖血的钱一分都不能花在一乐身上,却多次突破自己的底线为一乐卖血,对文化大革命被批斗羞辱的妻子,呵护备至,二人相互扶持走过最艰难的岁月。为了二乐的前途,卖血后还拼命地喝酒,只为了儿子能早日调回城,为了生病的一乐,命都可以不要。余华塑造的三观,是当时社会中最普通,最底层的人,确是为了家,多次不顾性命卖血的父亲、丈夫,对家庭而言他是一个家的支撑,一生中多次为了支撑这个家庭去卖血,甚至差点送命。他就是那个平凡却又不凡的人物。他代表了那个时代所有的人民。
老师说小说是为了映射某个时代的社会,或许许三观就是那个时代的贫穷人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小说的目的也是为了警醒读者要珍惜。珍惜现在的生活,现在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