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 | 敏捷教练工具箱

一次Design Thinking(设计思维)的沙盘实录

2018-03-20  本文已影响21人  Waaaaaaa111

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是一个创意与设计的方法论,为各种议题寻求创新解决方案,并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IDEO设计公司总裁Tim Brown曾在《哈佛商业评论》定义:设计思维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精神与方法,考虑人的需求、行为,也考量科技或商业的可行性。

本文记录了一次将设计思维方法应用于解决一个“提升停车体验”的具体问题的过程,并结合这个案例介绍DT的基本过程(六个步骤,注意每一个步骤都是一个发散-收敛的闭环)。

Step 1Understand(理解)

组建跨职能(最好包含不同领域的专家,鼓励背景和视角的多样性)的问题解决团队

对于我们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团队进行头脑风暴,为接下来的研讨热身

一定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强调移情(Empathy)

可应用简单的框架引导头脑风暴,例如“用户 – 问题/洞察 – 极限用户”,发散后进行初步的收敛,缩小用户群体(一定不是Everyone!)

Step 2Observe(观察)

针对目标用户群体,头脑风暴需要获取的来自真实用户的信息

我们必须去到真实用户身边,常见的方式有3种:实践(如自己去停车)、聆听(如调研用户停车的感受)、观察(如近距离观察用户停车行为)

以聆听为例,整理、归并、排序预期获取信息,形成一个用户调研问卷;确定用户调研的方式、需调研人数、调研地点,然后团队快速分工,分头行动

Step 3Define Point-of-View(定义)

这一步非常重要!清晰的界定我们将着手解决的问题(Problem)!,不是方案(Solution)!

根据上一个步骤“观察”获取的信息,基于了解到真实的用户场景,团队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互相交流信息,然后一起整理、归并、归纳这些信息

创建场景人物(Persona),要的是栩栩如生、如见其人、感同身受

如果你团队里幸运的有个UX牛人,看看下面这个Persona:

最后,定义出POVPoint-of-View),一定要聚焦到某一类细分用户的某一个关键问题点上。不要普渡众生!不要面面俱到!不要把解决方案糅杂进来!

Step 4Ideate(设想)

我们应用了一种“N*3草图法。每个人拿一张A4纸,首先折成N行(N=在场人数),然后折成3列。

基于POV,每个人在A4纸的第1行上,写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3个创意。将A4纸进行轮换,每个人把自己的A4传给右侧的人

每个人从第1行中获取灵感,产生新的创意,在第2行中再写上3个新的创意

依此反复进行N轮,直到A4纸填满

于是,我们得到了N*3*N个创意。假如团队是6个人,我们就得到了108个创意!

对前面发散出来的创意,团队一起进行讨论(包括商业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用户需求等),并进行投票,选出1个或多个最靠谱的创意

Step 5Prototype(原型)

为了最快速获取有价值的反馈,以便验证产品假设,我们需要快速制作产品原型,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白板、幻灯演示

乐高积木

角色扮演、场景演绎

静态页面、低保真原型

人工模拟线上服务

……

Step 6Test(测试)

从真实用户、干系人及专家获取反馈

拥抱失败,尽早失败,低代价失败

从反馈中学习,根据反馈来迭代改进,持续打磨

我们通过“角色扮演、场景演绎”的方式,设计了一部情景剧,将我们的产品设计理念、用户痛点、业务价值融入其中。在欢声笑语中,收获了观众们很多很有建设性的反馈和建议。

最后,作为总结与启迪,我们来看一幅全景图。在产品愿景的照耀下,将设计思考方法与敏捷开发方法相互结合,我们就打通了持续快速交付真正的用户价值的端到端的价值闭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