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经常咽不下那口气
有一次早上,我要到超市买些东西。一对母女走在我身后,似乎也要去购物。
两母女说话很大声,她们的对话自然飘到了我的耳边。
母:这么早就有人买完东西啦。
女儿:哪里有,你没看到大家都是朝着进超市的方向的吗?
母:你看超市门外的手推车那么多,不是人们买完东西后放在这儿的是什么?
女儿:那也可能是昨晚没来得及放好的车子呀。
母:不可能。管这些手推车的工作人员每晚都要把手推车整理好,要不然他们就等着被炒鱿鱼吧。
女儿:那昨天也有可能是他们最后一天上班呢。
……
后来,母女俩的音调越来越高,直接吵了起来。再后来,我便没有再听下去了。
也许你会觉得,举的这个例子未免太普通了。但我认为,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素材最接地气,最能引发我们深刻的见解。所以,即是是再普通的日常,只要我们深入思考,还是能从中发现不少问题。
其实,母女俩的说话方式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那位母亲显然把话说得过激了,这可能会是女儿在后来说话“针锋相对”的导火索。而这个女儿,当遇到妈妈言辞过激的时候,为何又咽不下那口气,也要说话这么冲呢?
那位母亲的这种说话方式今日暂且不谈,我想谈的,是女儿的这种说话方式。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子的经历吧:与别人起了争执,明知道继续说下去一点意义都没有,还是咽不下那口气。一定要恶言相对,非得弄得对方回不了嘴,心下十分爽快才罢休。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争强好胜的心理在作祟。什么都要追求成功,学习上要成功,事业上要成功,甚至,认为成功就是连在吵架上,也要将别人怼得没有还嘴的地步。
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呢?除了那一时的爽快,恐怕得到的也只有双方感情降温,以及旁观者对你的评价:不可理喻吧。然而,这“爽快”就这么重要吗,让你宁可不要自己的修养,甚至要接受伴随而来的一系列“副作用”。
其实,有句话说得好:把无谓的成功让给对方,自己获得的是更宽广的胸怀。
总有一些人,他们在一些无理取闹的吵架中从不还嘴,看似在吵架中“吃亏”了,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大赢家”,因为他们拥有了无价的“修养”,以及他人良好的评价。然而很可惜,如今能达到这么高境界的人实在少之又少。是整个社会都太浮躁了。浮躁的社会让我们更加迫切地追求可以轻易获得的东西,而我们对那些更重要的,但要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获得的东西的热情却慢慢冷淡了。
让我们回到那对母女的对话中去。母亲的言辞过激也许不可避免,正如生活中总有些人会有意无意地“挑起战争”一样,但女儿该怎么回应母亲的话,却会对接下来事态的发展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一句话之差,将导致两种不同的结局。这句话说得真恰当。
面对无谓的争吵,学会“咽下那口气”,我们收获的,可能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