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之八:八十年代的光阴故事
我从小生在乡下,长在南方农村的大山脚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恰恰是我上初中的阶段,依稀记得当年的生活经历。
吃最多的食物:红薯
南方农村的早饭多以稀饭加咸菜为主,若是在农忙季节,一般在下午下地之前,要加一次餐填饱肚儿,以有力气干活。
午餐和晚餐是大米加玉米粒、红薯块等等。若是客人来了,可以吃到大米饭。要吃到鸡鸭鱼肉想都不要想,连自家小鸡下的蛋也是要拿到市场上换点零花钱,能够买点盐回来用。
最让我们停留记忆深处的是看露天电影,那时,农村的文化生活非常枯燥,电视机还不怎么普,接受到新鲜的媒体信息多以听收音机。唯一让我们比较兴奋是是,乡政府每年轮流到生产队放电影,一个大队一年能够轮流到一次都很不容易,所以,儿时的我们看上一次电影也很难。
最兴奋的时刻:看电影
晚上,看电影是我们最快乐的,我们提前吃好晚饭,准备火把,火把的一般材料是干竹麦块、或干向日葵杆。等到看完电影结束之后,用火把照着路回家。
天没有黑之前,大家得用肩膀杠上木櫈子赶到放映现场,排成一排一批坐着,一般二个多小时才结束。
有时候,我们要跑10公里的路,虽然路程有点远,但就为了看上一部电影。
我们看过的电影名字有:一江春水向东流,铁道游击队,李向阳,渡江侦察记,三打白骨精。
收听收音机,我们一直坚持了许久时间,收音机固定设置:天气预告,每周一歌,小喇叭少儿节目,长篇小说连载、
我上初中时期读的小说篇目有: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儿女英雄传》;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还看了琼瑶的《彩霞满天》《烟雨朦朦》《几度夕阳红》。
我们看的小人书有:《岳家小将》《巴山夜雨》《庐山恋》《牧马人》《戴手铐的旅客》《霍元甲》《陈真》
百家争鸣,大众电影和大众电视随之兴起,涌现了刘晓庆、陈冲、张渝、潘虹、斯琴高娃一批电影明星,他们成为那个年代的宠儿。
那个的歌星蒋大为、张明敏、港台歌星,推动了收录机的兴起,市场上有了录音磁带。
1984年,我的父亲从伯父哪里够买一台三洋牌录音机,虽然是二手货化费100元,但成为我们村庄第一家买录音机的家庭。
我们家随时能够听到大歌星的演唱,歌曲有:童年、外婆的澎湖湾、酒干淌买无、滚滚红尘、赶问路在何方、小城故事、北国之春、铁血丹心、难忘今宵、大海啊故乡等等。
最昂贵奢侈物:手表。
人们身上佩戴是上海牌手表,那时候购买一块上海牌手表,一般都是生活在工人家庭才有条件,我母亲在农村教书不吃不喝四个月才买一快上海牌手表。
1984年,大陆和台湾三通,当时经济发达的台湾有亚洲四小龙之称,电子手表开始流向大陆,价格比机械表便宜,所以人们佩戴电子表时兴4—5年的时间。
抽的香烟牌名:夔门,重庆,牡丹,红塔山,黄果树。
家庭流行家电:电风扇、录音机、电视机。
日常用的粮票:全国通用粮票,重庆粮票。
男女头发发型:烫短卷卷头。
男女时髦佩戴:哈镜
胸膛流行跨包:橄榄色书包。
脚上时髦鞋子:尖头黑皮鞋。
日常穿的鞋子:解放牌球鞋。
男士流行上衣:橄榄色解放军式衣服,毛料西装、中山服。
男士时尚内衣:海军衫。
时尚女士下装:健美裤。
男女流行下裤:喇叭裤。
夏季时尚外衣:花点、花格衬衫。
冬季保暖外衣:毛领橄榄色军用棉衣。
男士流行手艺:砖、石、木匠,理发匠,照相师。
最吃香的户籍:城市户口。
最羡慕的身份:国营企业工人、政府工作人员。
最自豪的称呼:万元户。
最流行的房屋:宽敞的一楼一底砖结构楼房。
最火爆的老板:建筑包工,地摊卖百货,货车运输。
最不起眼生意:鸡蛋换粮票。
最时髦的烟火:气体打火机。
最向往的学历:中等专业学校毕业。
最努力的梦想:在城市里有一份稳定的职业能够养家糊口。
最想看的城市:北京天安门。
外出交通工具:长江河轮船。
闲暇主要玩具:纸风车,木老虎,推铁环,三角板,弹石弓 ,火药枪,叠纸船。
闲暇之余游戏:斗鸡,拱猪,打升级,跳皮筋,猜谜语,打K十五,七鬼五二三,藏猫捉迷藏。
广场流行舞蹈:交谊舞,迪斯科舞曲。
业余时间读物:少年文艺。
课外流行读物:言情与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名家:金庸,梁羽生。
言情小说明星:琼瑶。
家喻户晓影视:《渴望》电视剧。
看第一部武打:《少林寺》。
大陆武侠明星:李连杰。
港澳台大明星:林青霞、翁美玲、张明敏、齐秦、张曼玉。
武术传奇人物:海灯法师。
四大名著上影:《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
接受红岩精神:重庆渣滓洞、白公馆、重庆革命烈士纪念馆。
读书写字工具:上海牌钢笔。
写字工具墨水:上海英雄牌。
经历重大事件:粉粹四人帮。
崭新名词提出:农民工,包工头,下海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