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女人杂文系列简书电影

《我的前半生》——思维共振

2017-07-28  本文已影响48人  我爱喝茶水
《我的前半生》——思维共振

第15集有一个情节是这样的,陈俊生要和罗子君换大房子,罗子君提出要求两年内付清50W。这个数目对陈俊生来说也许有点困难,但不会扒皮见骨般难堪。

三姑娘凌玲和子君见面想要子君泄愤,幸好在贺涵的指点下,子君没有失了分寸。随后陈的父母心疼儿子,厚着脸皮求子君放手,让子君让步。

我的心又被提到嗓子眼,深怕子君犯傻妥协于这帮吃人不吐骨头的人渣。还好子君懂得关键时刻让自己抽身出来,换做贺涵的思维模式帮了自己。

子君的旁白是:我不知道该不该答应,我多希望在这个时候还有贺涵的手机在那头教我怎么做。我闭上眼睛,我想如果换贺涵他会怎么做,他会骂我同情心泛滥,容易妥协,他会让我坚持保护自己。

《我的前半生》——思维共振

思维共振

剧情说到这里,我想说的是这种学习方法叫做思维共振。思维共振法是为了克服障碍,产生创造型方案的一种简单方法。

这时的子君无疑是混乱的,面对曾经的亲人不能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但子君并不傻,她懂得把自己完全融入贺涵的语言和逻辑中,既然自己不能做出合理且正确的判断,就不要试图去抵抗,不要试图去寻找自我,不要去挑剔,而是把你自己变成你想要成为的那个人,最终按照那个人的思维模式做出正确选择。

现在很多人学习都带有功利性,以为我学习了就应该过得更好。他们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只有在内心有强烈的学习愿望的时候,才会去成就自我!也就是说,只有当一个内心深处真正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才会真正把这件事情做好,要不然只是做给别人看的,花架子而已。

如同我们小时候读书,如果要是被逼着学习,学习的效率是很低的,而且学习就像是在受罪。这个人在学习的时候,也不太可能专心,总会想着干点别的什么。

我们学习是被逼一时,也许能换得一个好的文凭。很多学生高考后,甚至把书都撕掉,以为高考结束就是一切结束,殊不知人是需要终生学习的事,他撕掉的是书,损失的却是一生学习的东西,真是得不偿失。

终生学习让人视野不断宽广,思想更加独立自由,生活到处充满智慧。

《我的前半生》——思维共振

学习的误区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话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它出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之口。大多数人学习时采用的是分析的态度,打着“我爱吾师,我更爱真理”的旗号。这种以分析的态度学习其实在态度上是非常不正确的。

因为既然我们要去学习某人的思想或者书籍,他必然是比我们在某些领域更高级,更优于我们更值得我们学习,要不然你为什么找他学习?所以你还没有学习他的思想就先去评判可能可能是因为你不理解别人的思维而造成的错误的判断,而你却在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有批判思维,无非是井蛙瞎乐呵。

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入师门,跟随柏拉图达20年之久.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是很崇敬的,师徒二人也是很好的朋友。

我深信经过20几年的追随学习和思考,柏拉图的思想精髓已浸染大脑,这时候发现错误再去辩论驳斥也无可厚非。他并不是一开始就反对老师的呀!

所以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先让自己融入对方的思想,把对方的思想或者思维方式理解透彻你才能超越他,进而批判他的思想。否则你都不知道人家说的什么,你怎么能够打蛇打七寸的把对方驳倒?

对于比自己优秀的人,不要艳羡攀比,多观察学习。

《我的前半生》——思维共振

这个剧情在《琅琊榜》里也有涉及,梅长苏去监狱和谢玉谈判也提到了这种方式。最终梅长苏取胜的关键就是:我比你聪明,我能猜到你的想法,而你却看不透我。这是谢玉失败的根本原因。

罗振宇就说过要想精进提高自己,那就找牛人聊聊。


知识是啥?知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信息网络,它真实的存在场景是牛人的大脑里面,翻江倒海不断在迭代。牛人就是知识的载体,所以我们这代人学习首要的条件就是尽可能和牛人在一起。


人们总是喜欢轻易地作判断、下定论、贴标签,用过于简单的概括来代替细致深入的学习、分析和观察。可是,当你在还没有深入了解一件事情之前,你对他的判断很可能是浅薄的、错误的,甚至有可能出现南辕北辙的理解或者解读。

让自己尽可能的进入作者的思维频率,提升“浸润”深度,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里面,这种思维共振式的学习更容易让自己沉浸在思考中,训练自己的专注力和决策力。

要想达到思维的提升需要不断修炼,与牛人直接交流或者阅读经典间接与牛人交流,需要一次次自省,一次次与牛人对话,一次次改变的自己的思考方式。

记得哦,思维共振——最好的学习方式!不要自作聪明!各行各业,能脱颖而出的一定是精钻学习的结果。我觉得这才是成长、成功最重要的东西。

《我的前半生》——思维共振

读书的功用网上的一段话拿来共享:读书越少对环境越不满;读书越多对自己越不满意。读书少的人,看问题越主观,越简单,越容易对什么都抱怨。书读多了,眼界开阔了,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特别是从前人的经验与分析中,增加了自己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知道怎样看问题,更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哪里。抱怨什么,便知读书多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