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废柴·美文集简友广场文学创作

我母亲(58)迎面碰上是熟人

2021-10-11  本文已影响0人  寺外小老虎

父亲和母亲一起外出,打招呼的都是对着母亲说话“大娘出去呀?”或是“大娘吃饭啦?”很热情,像是熟悉了很久似的。这种时候父亲便会问他是谁呀?你怎么这么多熟人呀?

如果碰上不主动打招呼的,母亲便会主动和人家打招呼。父亲就会问认识?母亲说打了照面,说句话不就认识了。

父亲对不认识的人一般不会和人家打招呼。母亲恰好相反,只要碰了面一般的都会打招呼。“说句话又不会少了什么。你给别人个笑脸,人家还能给你扳个脸?”这是母亲的理念,她就是这么做的。

在老家村里没有不说话的人,到一个新地方,主动给别人打招呼就是把自己融入了这个环境。这么做不能用对错来评判。因为爱说话,认识的人多,母亲还真是受益过。

父亲出门不迷失方向。而母亲不认路。自己也不敢出门儿,离开了村子的相对距离,就回不了家。

有一次迷路了。看不到村子的房子,找不到回家的路。转了一圈又一圈,越转越迷糊。方向迷糊了心里更着急,越着急越找不到路。母亲想不到就近去找个电话打电话,也记不住电话号。曾经好多次教她记家里的电话号,怎么着都记不住7位数。今天记住,明天忘掉,后来干脆就不记了。

我们开玩笑说,用记钱的本事记个电话号,那还不是小菜?钱能记在心上,电话号儿不入脑子。

就在母亲转圈的时候碰到了村里的一个人。那人问他,“大娘你在这儿转来转去的是要回家吗?回家要走那条路。”人家把路指给她看,又把她送到村边。看到村里的房子,母亲一下就掉过方向了。

母亲好几次用这件事儿说事儿。“要是平常见人囧囧的,像个囧大驴似的,那次人家也不会把我送回来。”

我就做不到母亲这样,有好多次挑战自己,见了陌生人就打招呼,偶尔为之还行,经常就做不到。

前年在五指山过年。大年初一早上我们去爬龙脉山,出发时约定今天见了所有的人都说一句过年好!

上山的人基本都是外地来的。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口音。开始还挺好的,很开心。对方也很开心的回以过年好。看到一株粗大的木棉树,满地火红的木棉花。坐在地上一通拍。爬起来继续往山上走的时候,只顾高兴,竟然把打招呼摔到脑后了。

做一件事情发自内心的能够坚持。像母亲那样走在路上都是熟人。我到现在也没做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